痛風患者的飲食要注意些什么?
痛風是人體內尿酸濃度長期升高引起的疾病。尿酸由嘌呤代謝而來,正常人從飲食中攝取的嘌呤僅占20%,其余的嘌呤是在機體代謝過程中產生的。從食物攝取的嘌呤雖少,但極少被機體利用,大部分分解轉化為尿酸,所以從飲食中獲取的嘌呤對尿酸水平影響不容忽視。
痛風患者面對眾多的食物通常會走向兩個極端。有人聽到尿酸過高就過分強調限制飲食,因而失去了生活的樂趣,有人則置之不理,導致更嚴重的并發癥,過猶不及都不是正確健康的態度,唯有耐心堅持長期調理才是關鍵。
第一,限制飲食所減少的嘌呤攝入的量可能比由于營養不平衡導致的體內自身嘌呤增多的量少的多。
蛋白質不平衡會造成尿酸增多。我們吃的食物中,不僅要有足夠的蛋白質,還要有平衡的必需氨基酸。人體所需的八種自身無法合成的必須氨基酸均來自于蛋白質,如果攝入的食物中缺乏這八種氨基酸,如此,才能合成組織細胞,如果缺乏必須氨基酸,那么人體就無法合成細胞所造成體內細胞分解產生的嘌呤無法被利用,引起尿酸增多。
蛋白質攝食不平衡,會造成細胞營養不夠而破壞,從而DNA大量被破壞,而DNA部份主成分的嘌呤即會造成大量尿酸產生,易造成尿酸過多。無法合成蛋白質的氨基酸有的會代謝成尿酸,甘氨酸(glycine)是最平常且量多的氨基酸,當吃得不平衡時,甘氨酸會變成尿酸。
蛋白質攝入導致嘌呤增多的原因,主要是食物中的核酸多與蛋白質結合形成核蛋白存在于細胞內,食用蛋白質不可避免地攝人核酸,例如如肉類的肌肉細胞中含有大量的細胞和線粒體,其中含有大量的DNA和RNA等遺傳物質,細胞破裂后,導致嘌呤增高,而不是蛋白質導致的尿酸升高。
第二,對于食物中含嘌呤的量,目前國內外發布了各種版本的嘌呤含量,均有不同,有的還自相矛盾,讓人無所適從。
實際上,同一種食物,品種不同,種植或者飼養的方式不同,成熟度不同,加工方式不同,儲存方式不同,烹飪方法不同,食用的部位不同,嘌呤的含量均不同,通過一個表格來概括所有的食品是非常困難的。至于吃的量更難控制,由于烹飪后狀態變化,而且和其它食物搭配食用,食用者很難把握自己每頓到底吃了多少,每天吃了多少。
所謂高嘌呤飲食主要與食物中嘌呤的含量和進食的總量有關,所以不管食物中嘌呤含量的多少,適度進食才能減少痛風的發作。當然嘌呤含量高的食物更應加以嚴格控制。
例如過去豆類過去歸為高嘌呤食品,但測試各種豆類的嘌呤含量不太高,但也有人因進食半斤以上的豆制品而誘發痛風。
第三,每個高尿酸者個人體質的差別很大。
有的人尿酸很高也沒癥狀,有的人尿酸不高,但痛風很嚴重。同樣對攝入食物中的嘌呤的代謝也千差萬別,同樣的量的某種食物,有的人對該種食物吸收的好,有的人吸收的差,吸收的好,會發作,有的人吃了不吸收,就沒反應。千差萬別。
該怎么辦?
第一,身體里面有20-30%的尿酸是由食物攝取來的,80%的尿酸才是由身體的廢物生產而來,飲食控制大多只能使尿酸下降60 μmol/L。所以如何讓身體不去繼續分解身體的廢物來制造尿酸才是對付痛風的重點。
第二,通過控制尿酸,盡快地縮短與中止痛風性關節炎的急性發作,最大限度地減少復發次數,從而防止慢性痛風性關節炎的形成與關節損害,保證關節功能正常。防止痛風性腎病的發生與泌尿系統尿酸結石的形成,以保持良好的腎臟功能。控制或糾正其它并存的代謝紊亂和疾病狀態,例如高脂血癥、高血壓病、糖尿病、肥胖、動脈硬化及冠心病等,使人能正常的生活與工作。
- 痛風的常識
- 痛風與糖尿病什么關系?
- 痛風的一些病理知識和藥理治療保
- 痛風病理
- 關于痛風的病理知識
- 痛風的治療
- 痛風的治療方法
- 痛風病的中醫治療!
- 家庭中痛風的護理措施是怎樣的
- 從中醫的角度來了解下痛風的治療
- 痛風的癥狀
- 痛風的臨床癥狀有那些
- 痛風病患者的癥狀表現
- 痛風發病的四個分期分別是怎樣的
- 痛風早期患者有哪些明顯癥狀
- 痛風的偏方
- 不只是藥才能治痛風病
- 痛風民間偏方是什么
- 治療痛風的偏方,可信嗎?
- 治療痛風的偏方都管用嗎 偏方治
- 痛風的飲食
- 痛風患者的飲食要注意些什么?
- 痛風的治療和飲食?
- 痛風患者合理飲食調理
- 痛風患者日常飲食上面需要注意些
- 痛風的預防
- 夏天痛風患者應從哪些方面注意預
- 防治痛風的方法
- 預防痛風復發怎么做?
- 中老年人如何預防痛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