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對糖尿病的治療方具體有哪些
糖尿病腎病是糖尿病腎小球硬化癥,是與糖代謝異常有關的腎臟合并癥,也是糖尿病最主要的微血管并發(fā)癥之一。由于屬于繼發(fā)性腎臟病,目前尚缺乏有效治療手段而導致治療困難,預后差。中醫(yī)藥治療本病,若辨證準確,用藥得當,對早中期病人可取得較好療效,對晚期病人亦可起到改善癥狀、減少透析并發(fā)癥的良好作用,從而成為深受該病患者青睞的有效治療手段。
現(xiàn)將我們對該病的辨證治療經(jīng)驗體會總結如下:
1.“消渴失治,陰津耗損,陰損及陽”為主要病理
消渴病腎病必從消渴病發(fā)展而來。臨床以糖尿病癥狀加蛋白尿和(或)水腫為主要表現(xiàn)。消渴之病,本系陰虛燥熱,若遷延日久,治不得法,或失治誤治,則陰津愈耗,陰傷耗氣,陰損及陽是其基本的病理機轉和發(fā)展趨勢。且消渴病多稟賦虧損,《靈樞.五變》謂“五臟皆柔弱者,善病消癉”,而“五臟之傷,窮必及腎”,若腎陰不足,肝失所養(yǎng),常致肝腎陰虛,陰虛火旺之證;陰傷不止,同時耗氣,則成氣陰兩傷之候;氣虛失攝,精微外泄,則出現(xiàn)尿多尿濁;久則陰損及陽,陰陽兩虛,精微外泄增多,水濕氣化不利,水液潴留,泛溢肌膚,從而尿濁浮腫并見;若病情繼續(xù)發(fā)展,腎體勞衰,腎氣失司,氣血俱傷,血脈瘀阻,濁毒內停,則諸證迭起,最終導致腎氣衰敗,五臟受損,三焦阻滯,升降失常,水濕濁毒泛濫,轉為氣機逆亂之“關格”、“腎衰”。
相關閱讀:
中醫(yī)治療糖尿病的意義 中醫(yī)治療糖尿病的特點 糖尿病的中醫(yī)分型分期
2.“虛多實少,補虛為主,瀉實為輔”為辨治原則
糖尿病腎病多發(fā)生于消渴病的中后期,消渴病的基本病機是陰虛為本,燥熱為標,據(jù)筆者觀察,糖尿病腎病患者其陰多虛,且陰虛氣耗,甚則陰損及陽,燥熱或濕毒之邪亦多兼見之,總之以虛證多見,虛多邪少。故治療多以補虛為主,瀉實為輔。臨床當根據(jù)不同的病程階段,予以不同的治療方法。糖尿病腎病早期,多為氣陰兩虛,燥熱夾瘀證,多見神疲乏力,口干咽燥,手足心熱,煩渴多飲,多食消瘦,尿頻清長,腰酸乏力,舌質暗紅苔干,脈細稍數(shù),治宜滋陰益氣,清熱活血,用知柏地黃湯加丹參、桃仁等;如系肝腎陰虛,氣虛夾瘀證,多見雙目干澀,五心煩熱,口干苦飲,腰酸腰痛,大便干結,舌紅少苔,脈沉細數(shù),治宜滋養(yǎng)肝腎,益氣活血,用左歸飲或一貫煎或杞菊地黃丸加當歸、丹參、鬼箭羽等;若系脾腎氣虛,瘀濁內蘊證,多見其短氣乏力,納少腹脹,四肢不溫,腰膝酸軟,夜尿清長,舌體胖大,質淡齒痕,脈虛弱,治宜補益脾腎,益氣活血,用濟生腎氣丸合四君子湯加當歸、川芎等;若系脾腎陽虛,瘀濁內阻證,多見畏寒肢冷,少氣懶言,口淡不渴,高度浮腫,脘腹脹滿,時有嘔吐,尿少,大便秘結,舌淡胖,脈沉弦,治宜溫腎利水,化瘀泄?jié)幔脺仄辖饏T腎氣丸加減。上述各證,均以正虛為主,邪實次之,故均以補益之法為主,祛邪為輔。
3.“肝脾腎同補,獨重補腎;陰陽均補,偏重滋陰”為治療要點
消渴病發(fā)病的病理關鍵當首責之于脾,脾為病變啟動病位。主要由于患者嗜食肥甘厚味、煙酒炙煿,及勞倦內傷等,導致脾胃受損。而過度情志刺激,導致肝氣郁結,郁而化火,消灼浸液,亦引發(fā)消渴。而“五臟之傷,窮必及腎”,腎失固攝封藏,精微外泄,日久精元流失,陰損及陽,水飲內聚,濁毒內生,而成為“關格”、“腎衰”之危候。故消渴病腎病多責之肝、脾、腎。治療時當據(jù)證或偏補一臟,或二臟、三臟同補。但三臟之中,獨重補腎,故臨床多用六味地黃湯為主加味治療,即體現(xiàn)治療該病當以補腎為首務。但腎乃水火之臟,藏真陰而寓元陽,故治療或補其陰,或助其陽,或陰陽并補,但臨床偏重滋補其陰。上述所言知柏地黃湯、左歸飲、一貫煎、杞菊地黃丸、濟生腎氣丸均是以滋補腎陰為主,即便是溫補腎陽之金匱腎氣丸亦是六味地黃湯加附桂而成,體現(xiàn)“善補陽者必于陰中求陽,則陽得陰助而生化無窮”之旨。
- 糖尿病常識
- 糖尿病腦血栓怎么回事
- 冬天糖尿病引發(fā)高血壓吃什么好
- 糖友如何巧飲食可緩解糖尿病
- 捕捉糖尿病的早期癥狀
- 糖尿病癥狀
- 兒童2型糖尿病癥狀
- 全面解析糖尿病癥狀
- 糖尿病的先兆癥狀
- 老年糖尿病的分期癥狀
- 糖尿病治療
- 中醫(yī)對糖尿病的治療方具體有哪些
- 走路是最好的糖尿病的治療方法
- 糖尿病治療方法 糖尿病帶來的危
- 小兒糖尿病的治療方法
- 糖尿病飲食
- 糖尿病患者飲食四誤區(qū)
- 糖尿病患者怎么飲食
- 糖尿病患者 飲食記住“1234567”
- 糖尿病患者如何飲食才有好處
- 糖尿病并發(fā)癥
- 糖尿病可以并發(fā)哪些疾病?
- 糖尿病并發(fā)癥有哪些?
- 哪些檢查可以發(fā)現(xiàn)糖尿病微血管和
- 糖尿病疾病有哪些常見并發(fā)癥?
- 糖尿病預防
- 如何預防糖尿病
- 哪些方法可以預防糖尿病
- 糖尿病的預防方法有哪些
- 怎么預防糖尿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