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不要誤讀以為養老金投資運營就是進入股市,我們會有多種投資方案的組合。安全是第一位的。”人社部部長尹蔚民在今年全國“兩會”上表示,養老金投資運營實現保值增值的方向是非常明確的,關于養老金具體的投資運營辦法還在論證過程中。 “‘入市’的概念是什么?股市、債市、PE、國內市場或海外市場?”劉昌平也認為,個人賬戶養老基金是“養命錢”,所以個人賬戶養老基金投資應該遵循“穩健、審慎”的原則。“入市”的概念應該不是單一市場,而是在不同的市場、銀行存款到權益投資之間的組合投資,并且還要遵循一個從“嚴格定量限制”到“審慎人”監管模式的演進過程。 股市的波動風險,也是“養老金入市”屢遭質疑的原因之一。 在今年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杭州娃哈哈集團董事長宗慶后表示,養老金的保值增值不宜入股市,因為股市不確定因素多,風險很大。 “從規模看,如果個人賬戶全部做實將達近萬億元,加上每年個人賬戶結余,總體規模可能會達數萬億元。僅按照20%的比例進入股市,就會有好幾千億元。金融市場為養老金入市做好準備了嗎?管理層為養老基金入市做好監管準備嗎?廣大參保職工為其個人產權所有的個人賬戶養老基金入市做好心理準備了嗎?”劉昌平說。 劉昌平稱,(人社部社會保險)基金(監督)司的監管能力非常有限,保險有保監會、銀行有銀監會、證券有證監會,即使這樣還是問題不斷。一旦個人賬戶養老基金入市,加上企業年金基金、全國社會保障基金,以及政策性社會保障基金,規模非常龐大的,僅憑基金司可以監管嗎?所以關于監管權與監管能力的問題需要考慮。 不過,對于養老金入市,證監會主席郭樹清表示市場準備好了。而尹蔚民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則表示,在整個養老金投資運營方案沒有確定前,會選擇個別省市進行投資運營試點,“兩會”后開始運作。 由誰操盤 養老金入市的另一個難點,在于由誰來操盤。 據悉,目前主要有三種方案,其一是委托給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來管理,其二是人社部牽頭組織專門的管理機構,其三則是交由地方來管理。 劉昌平認為,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和人社部均不太適合。因為“目前養老保險還沒到全國統籌層面,都是各地管理”;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是為應對人口老齡化高峰期和轉軌成本償還高峰期,財政補助壓力過大時的缺口應對風險,實質上是一個過渡性機構。 業界認為,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要實現一流社會保障資產管理機構的目標,需在管理體制方面從事業單位向具有企業法人地位的資產管理機構優化。 這意味著,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要“做大”托管養老金個人賬戶資金盤子,首先須進行企業化改制。 對于是否成立專門管理養老金的投資運營機構的問題,尹蔚民在今年全國“兩會”上表示,現在研究方案。他說,這是一個全面的方案,大家都在論證,現在并沒有任何比較完整的意見,要在調查研究、充分論證的基礎上提出方案,“現在還沒有一個很確切的時間,但我們積極地推動,會認真地研究。” 而個人賬戶養老基金交由地方管理有利有弊,劉昌平稱,一是增加了受托人數量但又保持相對集中,增強養老金受托市場競爭性;二是使基本養老保險管理權限與省級統籌保持一致。 缺點則是,“一是省級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的職權是否具備受托人職能;二是地方管理機構的管理能力建設需要提高,特別是對金融市場的認知水平和對投資管理人、賬戶管理人、基金托管人的監督管理水平有待提高;三是增加了人社部和金融監管機構的監管難度。”劉昌平說。 另外,劉昌平還提供了一種信托模式的管理思路。 “結合信托型的優點和企業年金的示范,我們的個人賬戶養老基金管理模式也應該采取信托型。由省級社會保險經辦機構作為受托人承擔個人賬戶養老基金管理職責,然后將養老基金的投資管理人職能與托管人職能委托給商業性金融機構,而賬戶管理人職能可以由各級社保局承擔,也可以委托外部商業機構負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