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業和機關養老支出大 目前農村低保僅為城鎮居民最低生活待遇的1/3,甚至更低;而企業職工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待遇僅為機關事業單位退休養老金待遇的1/2至1/3。 根據《報告》,加劇中國養老體系財務問題的還有一個“中國特色”的原因。那就是事業單位和機關單位離退休人員收入偏高的現實。 在中國養老金總支出中,企業部門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支出9410億元,占89.15%,事業單位和機關單位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支出為1145億元,占10.85%。而根據人社部數據,2010年,全國事業單位參保離退休人數為411萬人,大約占參保離退休人數的6.52%,機關單位參保離退休人數為77萬,大約占參保離退休總人數的1.22%。全國事業單位和機關單位的參保退休人數占所有參保離退休人員總數量的7.74%。 7.74%人數占比與10.85%的養老金支出占比,反映出全國事業單位和機關單位離退休人員收入更高的現實。這也引發社會關于中國養老金制度不公平的討伐熱潮。 中國目前實行的是“養老金多軌制”的退休制度:機關和事業單位的退休金由國家財政統一發放;城鎮企業職工實行由企業和職工本人按一定標準繳納的“繳費型”統籌制度;而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試點工作于2009年才開始,中央確定的新型農村社會基礎養老金標準為每人每月55元,地方政府可根據情況適當加發。 民盟中央副主席、清華大學學術委員會副主任歐陽明高即在今年政協第十一屆全國委員會第五次會議上提出,農村低保僅為城鎮居民最低生活待遇的1/3,甚至更低;企業職工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待遇僅為機關事業單位退休養老金待遇的1/2至1/3。 人社部部長尹蔚民3月7日就中國企事業單位的退休待遇差表示,從長遠來說,要解決這個問題還是要推進機關和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的改革。現在已經在五省市開展事業單位養老保險改革試點,將來我們在總結試點的基礎上要完善這一制度,到合適的時候會在全國范圍內推行。 但有報道指出,2008年就確定在山西、上海、浙江、廣東、重慶等地進行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試點。大致思路是:對事業單位進行分類,有行政職能的納入公務員的勞動保障體系,具有經營性質的事業單位,將參照企業職工保障制度進行改革。然而,改革一直停滯不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