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情]
青島膠州灣隧道是位于膠州灣灣口海底之下,是連接膠州灣東西兩岸的重要通...[詳情]
據市公路局負責人介紹,今年我市圍繞建設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努力構建大城市公路主框架,加快推進環灣發展重點項目,實現環灣濱海公路與橋隧全面對接,為拓展城市發展空間提供支撐和保障。在擁灣發展上共有5個...[詳情]
一直以來,青島都是山東經濟發展的“龍頭”,如今又成為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的核心區。但是,青島傳統的經濟、政治、文化中心都在膠州灣東岸的老市區。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青島老市區的空...[詳情]
膠州灣海底隧道和海灣大橋將正式通車,一隧一橋連三島,天塹變通途。橋隧的開通,將徹底結束“青黃不接”的歷史,開創大青島建設發展的、一體化的、新的橋隧新時代,將改變整個城市的發展格局與發展機遇...[詳情]
步入新世紀,戰略性的經濟重心西移,讓西海岸積蓄起更為強悍的能量:前灣港、董家口港,構建起無可匹敵的口岸優勢;跨海大橋、海底隧道,打破著青黃不接的交通瓶頸;開發區、出口加工區、保稅港區,則讓它站在了開放的最前沿……...[詳情]
黃島作為山東最主要的國家級開發區,以青島市3%的土地創造了30%的工業產值。在政策優勢急劇退卻的今天,舉世矚目的跨海大橋和海底隧道即將開通,黃島正在凝聚新的優勢,打造引領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崛起的龍頭。...[詳情]
一橋連三島,天塹變通途。橋隧的開通,將徹底結束“青黃不接”的歷史,開創大青島建設發展的、一體化的、新的橋隧新時代。...[詳情]
2010年4月,海底隧道全線貫通,今年年底,海灣大橋主體貫通,青島、黃島、紅島快速交通連成一體,市區實現了大青島規劃版圖。...[詳情]
新交通帶來新變化,也改變了原來的時空概念,更為重要的是它將徹底改變傳統的居住習慣和居住理念,從而重構青島房地產市場格局。...[詳情]
記者重走海底隧道,兵分兩路從薛家島出發,分別探訪兩條主隧道,記者于9時35分進隧道,13時40分走出隧道,全程近8公里,除去采訪時間等,走完全程用時約1個半小時。...[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