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生素E可治療胃潰瘍
時間:2011-12-30來源:青島健康醫療頻道
維生素E是一種良好的天然脂溶性維生素,在體內可保護易被氧化的物質,減少過氧化脂質的生成。新近有研究表明,潰瘍病患者胃粘膜抵抗力差與脂肪過氧化作用紊亂有關。維生素E可起調節脂肪氧化、清除氧化自由基的作用,而保護細胞不受氧化劑的損害。同時,大量的維生素E又可促進毛細血管和小血管增生,并改善周圍血液循環,增加組織中氧的供應,從而給潰瘍面愈合創造良好的營養條件。此外,尚可抑制幽門螺旋桿菌的生長,使潰瘍病愈合后的復發率降低。
有研究報告,用維生素E膠丸,每次400毫克,每日兩次,佐服胃舒平2片,每日3次,4周為1個療程。結果胃鏡檢查顯示,應用維生素E治療后有效率達89.6%,其效果與用雷尼替丁治療(83.8%)相仿。在治療中,僅有少數病人出現腹脹、頭暈等輕度不良反應,均不影響繼續治療。
維生素E在谷類、小麥胚芽油、棉子油、綠葉蔬菜、蛋黃、堅果類、肉及乳制品中,均含量豐富。維生素E的作用,可減少維生素A及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的氧化、控制細胞氧化、促進傷口的愈合、抑制皮膚曬傷反應及 FK1癥之產生。一般來說,維生素E及維生素C若能合并使用,二者可相輔相成,增強其作用。維生素E為脂溶性,若長期服用超過安全用量,則會導致靜脈炎、肺栓塞、血脂肪過高等副作用,須謹慎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