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治療的4種食療方法
時間:2011-12-29來源:青島健康醫療頻道
(一)佛手花疏肝湯
[用料] 佛手花9克,素馨花9克,白芍30克,炙甘草6克,黨參30克,白術10克, 茯苓15克。
[作法] 水煎服,每日1-2劑。
[功效] 疏肝健脾,行氣止痛。
[主治] 肝郁脾虛型肝硬化。證見神疲乏力,食欲減退,胸腹悶脹,兩脅脹痛,噯氣不舒,急躁易怒,時惡心嘔吐,舌質淡紅,苔白,脈弦。
(二)紅花化瘀湯
[用料] 紅花6克,桃仁9克,丹參30克,穿山甲9克,當歸10克,赤芍10克,丹皮6克,白術10克,澤瀉9克,素馨花9克,牡蠣30克(先煎)。
[作法] 水煎服,每日1劑。
[功效] 行氣活血,化瘀通絡。
[主治] 氣滯血瘀型肝硬化。證見兩脅悶脹,脅下痞塊,蜘蛛痣,肝掌,或腹壁青筋暴露,食欲減退,舌質紫暗或有瘀點,瘀斑,脈弦細澀。
(三)紅花燉豬胰
[用料] 紅花9克,素馨花9克,豬胰1具。
[作法] 豬胰洗凈,切塊,入紅花、素馨花隔水燉熟,飲湯食豬胰。
[功效][主治] 同紅花瘀湯。
(四)四花利濕湯
[用料] 木棉花15克,雞蛋花9克,蒼術9克,厚樸花6克,茯苓30克,澤瀉9克, 蕪花9克,甘草6克。
[作法] 水煎服,每日1-2劑。
[功效] 運脾利濕,理氣行水。
[主治] 水濕內阻型肝硬化。證見腹脹如鼓,按之堅滿,如囊裹水,納呆,脘悶,惡心嘔吐,小便短少,舌質淡紅,苔白,脈細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