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滄區的產業格局中,蜿蜒著商業血脈的中部舉足輕重。隨著數個城市綜合體的次第崛起,其釋放出的非凡的商業能量將大大改變青島的服務業版圖——
去年,中海、萬達、銀座、蘇寧、偉東、寶龍、百通等一線商業巨頭紛紛在李村商圈落子,投資總額高達300億元。
今年上半年,華外酒店改造項目、新澳酒店改造項目、楊哥莊二期舊村改造項目、東北莊舊村改造項目、琴牌乳業地塊、金水路南側東西大村地塊 、風機廠改造項目等相繼完成簽約,其中過10億元項目5個,產業涉及商業地產、總部經濟、酒店餐飲等。
同期,蘇寧Expo旗艦店、百通大廈國美新活館等商圈新貴已先期在維客廣場周邊拉開商戰大幕;位居連鎖零售第一梯隊的華潤萬家則傳出消息,將在李村商圈“花開兩枝”……
顯然,重量級的商業大項目頻頻落子,為李滄服務業發展注入的不僅僅是資本的動力。作為李滄區城市功能升級、產業結構轉型的首戰高地,中部地區以打造半島地區一站式“購物天堂”為旗幟,已為李滄從城鄉結合部走向城市核心區提供了充分的先發優勢。
新版圖擴張出數個李村商圈
李村商圈是李滄中部發展服務業的核心區域,令人側目的巨變將從這里開啟。
國內商業地產領軍——大連萬達在青島投資的第三個萬達廣場選擇了李村河以北、黑龍江路以東、中嶗路以南、青銀路以西區域——這里并非李村商圈的核心位置,但與之毗鄰。
“我們有信心在李村商圈的邊緣地帶新拓出16.71萬平方米的商業中心。”在萬達廣場售樓處,工作人員頗為自豪地介紹,他們推出的80-110平方米的商鋪當月內就售罄。
萬達廣場只是李村商圈迅速擴張的一個側面。李滄區現代商貿辦向記者詳列了李滄中部目前正在開工的商業項目:百通大廈3.41萬平方米,寶龍城市廣場16.68萬平方米,蘇寧膠東半島總部8.75萬平方米,偉東·樂客城11.83萬平方米、銀座廣場7.39萬平方米,中央公園項目5.61萬平方米……據了解,李村商圈現有商業面積40萬平方米,3至5年間預計新增商業面積160萬平方米。
當然,數字的背后即是決策者的愿景:借助新商業項目的全新布局,改變現有的“商貿血統”,并向高端服務業伸出橄欖枝,觸發城區的功能之變、經濟發展的方式之變。
以偉東·樂客城為例,這個項目力邀美國 Mix Stu-dioWorks、日本福岡地所等國際級大師團隊主持規劃,通過在購物環境中融入河流、峽谷、陽光、植物等自然生態元素,旨在打造國內首個水景主題的國際河谷購物公園,精品百貨、國際影院、餐飲美食、兒童游樂等主題業態也是劍指高端。
商業百態化“掌”為“拳”
今年10月,李滄首個商業綜合體寶龍城市廣場將開業,明年10月、11月,萬達廣場、偉東·樂客城也將相繼納客……商業綜合體項目正以全市少見的高密度在李村商圈林立。
“目前,高端市場是李村商圈拉長‘短腿’的主攻方向。”李滄區有關負責人指出,李村商圈是島城著名的老商圈,人氣、商氣毋庸置疑;但是,商業形象比較平庸,缺少引領消費潮流的大商業。商業綜合體項目是打造緊湊型城區、實施城市形象和產業發展方式“雙轉變”的一條重要路徑。
謀定而后動。2010-2011兩年間,李滄通過調整商圈內部肌理,將單元產值低的業態送出去,騰挪出80萬平方米商業用地,然后引進商業綜合體項目。這“一送一引”之間,經濟面貌將是一次華麗轉身,商圈潛力也將再度“加碼”。
當然,晉級并不是完全割裂原有的商業傳統,畢竟在李村商圈的歷史功能中,有一點非常重要——這里是溝通城鄉物資交流的一個商業集中地帶,同時這又是它區別于島城其它商圈的比較優勢之一。因此,這一“城鄉功能”不能被忽視,相反還要保留它作為旅游區、城鄉交易區的功能定位。
李滄區有關負責人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在李滄中部的棋盤布局中,我們要以‘全’求勝,總部經濟、金融證券、中介信息等高附加值業態筑巢引鳳,電子電器、服裝百貨、酒樓賓館、休閑娛樂等高中低端的商貿業應有盡有,最終化‘掌’為‘拳’領跑全區的經濟結構升級。” “雙城記”打造商圈晉級新樣板
有一種聲音來自那些前來搶灘的商業大鱷:搶占青島交通變局帶來的商機。具體來講,一是青島地鐵北上,李滄與城區核心的距離有效縮短,主城區一體化經濟體系的融合步伐加速;二是青島北客站、青煙威榮城際鐵路開建,令李滄的區位優勢迅速上行,可與膠東半島及其它地域形成半小時經濟圈。
外來的交通機遇策動了商圈內部交通組織再調整的決心。目前,李滄區現代商貿辦正在積極推進關于李村商圈的交通組織規劃,一場關于地上、地下的“雙城記”即將在這里上演。
據了解,以地鐵M3、M2號線匯集李村為契機,結合維客廣場改造項目,李村商圈擬打造地鐵、公交、出租等立體化無縫換乘交通樞紐,使百通大廈、銀座廣場、偉東·樂客城、蘇寧、利客來等商業設施實現地上、地下聯通,同時在維客廣場周邊建設空中二層連廊,有機連接周邊商業設施,為老商圈有效疏解商圈人流、車流打造一處新樣板。
“交通布局與城區發展框架有機結合,才能獲得長遠發展的可能性。李村商圈地處老城區,交通擁擠、停車場不足,占道停車、人車混行等問題是發展過程中繞不開的一個屏障,更何況,這個商圈的新定位是鎖定半島范疇的消費群。因此,我們必須向交通問題‘開刀’。”李滄區現代商貿辦負責人的一席話從另一側面道出了李村商圈可以預期的增值空間:隨著青島北客站等外圍交通設施擴大輻射半徑,內部交通系統提升客流疏散功能,這里的能量將面向半島得到進一步釋放。 本報記者 張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