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了拿出讓人信服的結論,國家電網公司的論證工作更加認真細致。 本著重大問題必須科學民主決策的方針,國家電網公司首先建立了重大技術問題由專家院士顧問組審核把關的機制,并與國內外特高壓領域的機構和專家交流研討,廣泛聽取社會各界的意見和建議,積極委托中國工程院、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等權威機構就發展特高壓的關鍵問題進行咨詢論證。 與此同時,國家電網公司充分利用公司所屬的科研力量,中國電科院、武漢高壓研究院、南京自動化研究院、國網北京經濟技術研究院和電力建設研究院等科研單位都成立了特高壓關鍵技術攻關小組,認真開展特高壓研究和論證工作。 很多時候,為了確保結果的可靠,一個課題的研究,經常由幾個單位同時展開,通過比對甄選最佳方案。 特高壓電網的各項環境指標受到廣泛關注,國家電網公司專門組織了電科院、武高所和環境研究方面的權威專家進行研究,公司領導多次召開專題會議,反復研究,得出這樣的結論:通過采取設計技術措施,特高壓線路的電磁環境影響將控制在與500千伏輸電線路相同的水平。 試驗示范工程對驗證特高壓電網的各項特性至關重要,國家電網公司認真開展這一工程方案的制定和比對工作。經過反復斟酌,廣泛聽取意見,最終形成了晉東南—南陽—荊門的首選方案。 據不完全統計,共有2000多人直接參與和承擔了特高壓電網的研究咨詢工作。其中,院士30多人,教授及教授級高工300多人,高級工程師及博士800多人,工程師、在校研究生及其他人員超過1000人。黃毅誠、史大楨、趙希正等很多電力行業的老領導、老專家也以不同的方式參與和支持著特高壓工作。 “如此的研究規模,如此的慎重與嚴謹,這在國內的研究領域是不多見的。”一位參與咨詢的工程院院士對此頗有感觸。 2005年6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組織的特高壓輸電技術研討會在河北北戴河召開,持各種觀點的專家齊聚一堂,共同商討特高壓發展問題。 會場上,擺在每個人面前的國家電網公司提供的論證資料厚達半米。這些研究匯總材料,對特高壓涉及的問題都作了深入細致的闡述,并提供了1986年以來我國關于特高壓的研究報告和數據資料。很多老專家感慨地說,“且不論特高壓本身,論證過程就體現了國家電網公司作為一個負責任的特大型國有企業所擁有的寬廣胸懷和科學精神。” 之后的兩次會議,對工程的認可和支持已成為絕大多數專家的共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