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島觀察】這條通道打通后 青島將變身鐵路樞紐城市
【青島新聞網獨家】
(記者 任俊峰)
對經常坐高鐵往來上海的青島人來說,漫長的旅途常常讓人感到“煎熬”。
長達七個半小時的旅程,坐得人腰酸背疼,而且,如果算上往來車站和候車的時間,去趟上海基本上要耗費一整天,這種經歷的確算不上友好。
究其原因,是因為從青島出發至上海的高鐵,基本都要繞行濟南-徐州-南京一線,這種圓弧狀的線路設計,不符合“兩點之間直線最短”的基本原理。但對青島來說,受限于地理位置和交通條件,也是沒辦法的事。
如今,事情終于有了轉機。
青島融入上海五小時交通圈
12月17日,中國鐵路濟南局集團有限公司青島站副站長龐學華做客《行風在線》時介紹, 12月12日至15日,初步驗收委員會對鹽通高鐵進行了全面驗收,將進入安全評估階段,為實現高質量開通目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官方消息稱,鹽通高鐵將于今年年底通車運營。
鹽通高鐵的開通,意味著青島可以通過青鹽-鹽通-滬通鐵路直達上海,青島至上海間動車組列車的運行時間將因此而壓縮兩個多小時。青島,即將真正進入上海5小時交通圈。
此外,還有另一條好消息傳來。近日,連淮揚鎮鐵路正式開通運營。連淮揚鎮鐵路是國家“八縱八橫”快速鐵路網的組成部分,也是國家規劃的京滬第二通道組成部分。
連淮揚鎮鐵路開通后,將與青鹽鐵路青連段實現連接,二者連通后,從青島坐高鐵出省可以到達江蘇的連云港、淮安、揚州、鎮江,并接京滬高鐵到常州、無錫、蘇州、上海,起到溝通環渤海和長三角、山東和江蘇直至上海的作用。
以上兩條鐵路通車后,青島南下寧滬地區,可以不必再繞行濟南、徐州一線,除了大大節省時間之外,更意味著青島與長三角之間的產業、人才、資本等可以實現更廣泛、更便捷的流通和對接,這種變化對開放的青島而言,又是一次重大的戰略機遇。
建設沿海大通道勢在必行
鹽通鐵路的通車,宣告中國東部沿海鐵路大通道大部實現了貫通(渤海灣跨海通道有望進入十四五規劃)。
近年來,多位專家紛紛指出貫通鐵路沿海大通道的必要性。首先,可以將中國的鐵路系統與各大港口做有效的銜接,進而搭建起全方位、立體的交通體系,增強各港口的輻射能力,提升中國沿海城市的開放水平。
同時,建設沿海快速通道,還可以大大減輕京滬線的通行壓力,增強沿海各城市之間的聯系,并為未來對接遼東半島鐵路系統打下良好的基礎。
“雙節點”下的城市價值
沿海鐵路大通道的貫通,對青島而言意義尤其重大。
過去,我們是始發站、終點站,鐵路只能服務于本市人民,我們去北京、去上海,去鄭州、必須繞行濟南。
沿海通道貫通后,青島將成為重要的鐵路樞紐城市。北上,可通過環渤海鐵路直達京津;南下,可通過青鹽鐵路對接江蘇、長三角和江南廣闊的區域。再加上青島已有的港口、航空優勢,一座立體開放的“海陸空鐵”樞紐城市呼之欲出。
當前,中國正全面打造“雙循環”新發展格局,青島既是內外循環的“雙節點”城市,又是國內南北、東西大循環的“雙節點”城市,戰略機遇前所未有。
從內外兩個循環看,對外,青島是東向日韓、西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新亞歐大陸的重要節點城市,上合示范區是推動上合組織18個國家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多邊合作的開放平臺。青島是山東對外開放的橋頭堡,是黃河流域九省區的經濟出海口,在統籌內外兩個循環中,就有了“雙節點”的價值。
從國內大循環看,國內大循環必然是打通南北、東西互濟的循環。通過這樣的循環,推動我國經濟南北、東西的區域均衡發展,從而釋放內需的空間。通過大循環,北方將進入一個較快增長階段。青島,既是東部沿海發達地區,又是長江以北地區第三大城市、黃河流域的經濟出海口,在打通南北東西的國內大循環中,具有“雙節點”作用。
也正是在這種背景下,打通沿海南北大通道,可以大幅提升青島的“雙節點”城市價值,進而讓青島更深入地融入“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施展更大的作為。
膠東經濟圈的新機遇
當前,加快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也是貫徹新發展理念、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山東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區域協調發展,將其作為八大發展戰略之一,明確提出構建“一群兩心三圈”的區域發展格局。膠東經濟圈地處我國對日韓開放的最前沿,是山東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發展潛力最大的區域,在山東乃至全國區域發展格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未來,膠東經濟圈將擔當起推動活躍黃河流域乃至更大范圍的北方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責任。
膠東經濟圈的一體化,首先是交通的一體化,這已經成為膠東五市的共識。在膠東經濟圈交通一體化方案的指引下,互相之間打造軌道交通網,多向融入國家干線鐵路,是膠東經濟圈開放式發展的必由之路。
在沿海鐵路系統貫通后,對煙臺、威海和整個膠東半島來說,在南下時也不必繞行濟南,可經青島轉入青鹽鐵路或連淮揚鎮鐵路,青島將成為膠東半島南下重要的出口和樞紐城市。
未來,在渤海灣跨海通道建成后,膠東還會成為東北地區南下的必經之地。屆時可北接大連、沈陽、長春、哈爾濱等城市,向南則可連接連云港、合肥、南京以及蘇錫常、上海、杭州等長三角發達地區,進而輻射整個華東地區。
在經濟全球化、區域一體化的時代,未來的競爭,不再是單個城市實力的比拼,而是所在城市群、都市圈之間綜合實力的角逐。
可以預見的是,隨著交通樞紐作用的顯現,青島將成為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的核心和龍頭城市。而疊加了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范區、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中韓自由貿易區地方經濟合作示范區等多個優勢資源的膠東經濟圈,有了交通這個重要的支撐,城市之間的結合和對接將更加緊密,資源和要素的流動將更加暢通。
這對于膠東五市聯手打造山東高質量發展強勁引擎,和中國經濟新的增長極,都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