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風的基本常識解答
中風也叫腦卒中。分為兩種類型:缺血性腦卒中和出血性腦卒中。中風是中醫學對急性腦血管疾病的統稱。它是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伴發口角歪斜、語言不利而出現半身不遂為主要癥狀的一類疾病。
由于本病發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殘率高、復發率高以及并發癥多的特點,所以醫學界把它同冠心病、癌癥并列為威脅人類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預防中風的重要性已經引起國內外醫學界的重視,醫學家們正從各個方面探索中風的預防措施。
【概念】
因發病急驟,癥見多端,病情變化迅速,與風之善行數變特點相似,故名中風、卒中。本病常留有后遺癥,發病年齡也趨向年輕化,因此,是威脅人類生命和生活質量的重大疾患。
西醫學的急性腦血管病,如腦梗塞、腦出血、腦栓塞、蛛網膜下腔出血等屬本病范疇。西醫學將本病主要化分為出血性和缺血性兩類,高血壓、動脈硬化、腦血管畸形、腦動脈瘤常可導致出血性中風;風濕性心臟病、心房顫動、細菌性心內膜炎等常形成缺血性中風。另外高血糖、高血脂、血液流變學異常及情緒的異常波動與本病發生密切相關。頭顱ct、核磁共振檢查可確診。
中風并發癥
腦出血或大面積的腦梗塞后,常會并發身體其他臟器的疾病,常見的有急性消化道出血、腦心綜合征、肺部感染和急性肺水腫、褥瘡、中樞性呼吸困難、中樞性啊逆、腦卒中后抑郁等,分述如下:
(1);肺部感染:腦部病報可能導致肺和呼吸道血管功能紊亂,肺水腫淤血;較長時間不翻身,會導致肺部分泌物墜積;以及嘔吐物誤吸入氣管等,都會促使肺炎發生。應加強護理,如每3-4小時輕輕變動病人的體位并輕拍背部,使肺部分泌物不至于長期積貯,并使它容易排出。喂食時要特別小心,盡可能防止肺炎發生。
(2) 褥瘡:由于癱瘓肢體活動受限,骨頭隆起部位容易受壓,局部皮膚血液循環與營養障礙,故容易發生褥瘡,好發部位在腰背部、能尾部、股骨大轉子、外踝、足跟處。為避免褥瘡發生,可幫助病人每2小時更換1次體位;在易發褥瘡的部位放置氣圈、海綿墊等。以保持皮膚干燥;還可進行局部按摩,以改善血液循環。
(3)急性消化道出血:大部分發生于發病后1周以內,半數以上出血來自胃部,其次為食管,表現為嘔血或黑便。
(4)腦心綜合征:發病后1周內檢查心電圖,可發現心臟有缺血性改變、心律失常,甚至會發生心肌梗塞。
(5)中樞性呼吸困難:多見于昏迷病人。呼吸呈快、淺、弱及不規則,或呈嘆氣樣呼吸、呼吸暫停,是由于腦干呼吸中樞受到影響,說明病情嚴重。
(6)中樞性呢逆:見于中風的急、慢性期。重者呈頑固性發作,也是病情嚴重的征象。
- 偏癱的常識
- 中風的基本常識解答
- 面癱護理常識有哪些?
- 中風偏癱病因病理癥狀等基本常
- 偏側驚厥后出現持續偏癱
- 偏癱的癥狀
- 中風偏癱的癥狀中風偏癱有什么癥
- 偏癱都有哪些前兆?
- 中風偏癱的癥狀都有哪些?
- 中風的前兆究竟有什么呢
- 偏癱的治療
- 偏癱的治療方法有哪些患者需了解
- 中風偏癱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 偏癱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 中風偏癱后遺癥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 偏癱的病因
- 什么是偏癱,其病因又有哪些?
- 中風的病因?
- 造成中風偏癱的原因是什么?
- 偏癱的原因
- 偏癱的預防
- 偏癱患者自我按摩
- 偏癱的三級預防
- 中風、偏癱如何預防
- 中風偏癱怎樣預防?
- 偏癱康復訓練
- 中風病人如何康復訓練
- 中風偏癱患者家庭康復訓練全指導
- 偏癱的康復訓練怎樣做比較好?
- 偏癱的簡易康復訓練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