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0條三文魚在池中逆時針游動
????三文魚對于普通青島市民來說,印象最深的是商場內的三文魚切片,很少有人真正見過活的三文魚。11月20日,記者實地探訪了省內最大的三文魚養殖基地,三文魚就像孩子一樣,不僅要喝恒低溫海岸地下巖隙水,吃高蛋白飼料,而且它們情緒不好時還會使“臉色”,并且有洄游習性。養殖三文魚不僅需要各項環境指標達標,還得模擬極晝極夜環境進行馴化。高技術養殖出來的三文魚年產能達700噸,憑著鮮活的特點,在市場上可以和進口三文魚叫板,價格要高出30%左右。
????心情不好,三文魚也會“擺臭臉”
????11月20日下午,記者來到煙臺開發區大季家鎮山后李家村,這里是東方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秘密養殖基地,在這個依山傍海的基地里面,養殖的就是被稱為“冰海之皇”的挪威三文魚。這種三文魚生長于北極圈內,性情剛烈、攻擊性強,并且終生游動,具有洄游的天性,每一個養殖環節都是對技術的挑戰。
????進入三文魚養殖基地的車間,記者立刻感受到了一絲涼意,14℃的恒溫條件雖然對人來說有些涼,但這是三文魚生長發育的最佳溫度。從水池旁往里看,記者發現滿滿一池的三文魚逆時針不停游動,時不時的還會有幾條魚躍出水面,像是跟陌生人打個招呼。“別看水池只有94立方米,但里面一共養了1300條三文魚,而且個頭都很大。”江鑫博士說。
????但是記者發現,雖然三文魚看上去整齊劃一地游動,但是這些魚的膚色卻深淺不一,江鑫笑著告訴記者:“三文魚就像小孩一樣,容易鬧情緒還任性,它們憤怒、恐懼,或者不舒服時,皮膚會自動變成深顏色,這也是我們判斷三文魚狀態的依據之一。”記者這才發現,不少深色的三文魚明顯活動不規律,還有不少三文魚眼部受了傷,“情緒不好就脾氣暴躁,去攻擊其他的魚或者撞墻,很容易把眼睛撞壞。”
魚池周圍的防護網是為了防止三文魚跳出池外
????“養殖三文魚首先要解決吃的問題,以往的投餌方式都是用手,憑著經驗或者感覺來喂食,達不到對飲食的精確控制,所以我們研制了投餌系統,這是我們值得驕傲的一個成果。”在江鑫博士介紹投餌系統時,記者恰好看到了投餌系統的工作情況,在魚池正上方鋪有軌道,餌料放在容器中,利用離心力原理均勻撒下餌料。這套看起來并不復雜的投餌系統卻花了1年多的時間來研究。
????“全程都是電腦操控,餌料數量多少,如何均勻投餌,這都需要很復雜的計算。”江鑫博士告訴記者,由于三文魚具有超高的記憶,一旦餌料投放不均勻,三文魚就會搶占餌料多的地方,這會直接影響三文魚的成長,“由于三文魚為肉食性魚類,并且終生游動耗費能量較多,所以對人工飼料中的蛋白質含量要求較高,一般情況下,飼料中動物蛋白含量不低于50%,并需添加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等。”
????記者了解到,2010年,東方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從挪威引進了20萬尾魚苗,從此,開始了漫長的養殖技術研發之路。第一步是選址,要解決好養殖三文魚水源的問題。東方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養殖技術專家于凱松經理介紹說:“我們之所以選擇煙臺開發區大季家鎮作為成魚的海水養殖基地,是因為這里滿足了三文魚基本的成長條件,我們需要從大季家鎮植被豐富的海底抽取恒低溫(12~15℃)的海岸地下巖隙水,這樣才能保證它們正常生長。”
????為什么一定要抽取海岸地下巖隙水來養殖呢?于凱松告訴記者:“大季家鎮獨特的巖石片層構造是地下海水天然的過濾系統,其豐富的滑石礦脈又具有抑菌效應,這正是三文魚需要的生存環境,我們要做的就是把深水環境打造到陸地上,小的方面說這是養殖技術的突破,大方面說這就是海洋生物進軍大陸的開始。”記者了解到,這種封閉循環養殖系統在世界水產界已經興起。
????在車間內,記者發現每個水池中有很多不同的管道,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水池邊的管道和池中心的管道 ,江鑫博士給記者詳細介紹了三文魚排泄物清理的整個流程:“這個系統學名叫做雙排渦系統,簡單理解就是清水引入和污水排出相結合的系統。”江鑫博士介紹說,池邊管道引入清水,池中心的管道負責排污。
????“其實這個系統有兩個功能,一方面通過引入清水和排出污水,形成順時針的水流,這樣三文魚才會逆流而上,另外通過水流內部的壓差將三文魚的排泄物集中到水池中的排污口,將糞便經過三級過濾后排出。這個過程需要一直進行,也就是說我們一直在給三文魚‘沖廁所’。”江鑫博士介紹說,由于現在對三文魚糞便顆粒大小把握還不是很確切,糞便能處理90%左右,通過電腦周期計算以后會達到更好的效果。
挪威三文魚
????比進口三文魚價格高3成
????江鑫博士告訴記者,為了迎合三文魚的成長特性,還要模擬北極圈內極晝極夜的現象來馴化它們。“具有洄游習性的挪威三文魚,幼年期順著淡水河流成長,順流而下到達海洋環境后,慢慢開始性成熟,然后就會逆流而上回到淡水區域排卵。根據這個習性,我們要在三文魚進入成熟期后進行馴化,這樣三文魚才能本能的逆流運動,正常成長。”
????據介紹,所謂的馴化,就是調控光照時間,長時間讓三文魚處于“極晝”環境下,這個時候三文魚就會慢慢從順流游動變為逆流,“整個馴化的過程就是三文魚洄游習性適應時期,在這個過程中會有15%的三文魚遭到淘汰,淘汰后的三文魚一般都拿去做魚粉或者寵物飼料了。”
????國內三文魚市場一直有個缺憾,就是難保鮮活,江鑫博士介紹說:“目前國際市場上的三文魚均來自挪威、丹麥、蘇格蘭、智利等地的大規模網箱養殖。三文魚以鮮活最優,在歐洲,高檔餐廳一般選用宰殺不超過2~3天的三文魚,隨著時間的延長,其價格會逐漸降低。我國進口的冰鮮保存或冷凍產品,由于遠途運輸與海關檢疫,到達國內時,已至少過了5~8天,此時的魚肉因肌肉細胞破裂細胞液流出,損失了大量的彈性,口味層次感與部分營養因此喪失。”
????正是由于對市場的分析,東方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從2010年著手籌劃,經過2年的努力成為省內最大三文魚養殖基地,“以前大家吃的三文魚都是冷冰冰的,因為這都是冷凍保鮮的三文魚,現在有了活體三文魚,市場缺憾彌補了,市民可以吃非冷凍的三文魚片了,這個改變甚至有可能改變市民對三文魚的飲食習慣。”
????目前東方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每年可以產700噸三文魚 ,并且批發價格比進口三文魚的價格還要高,“目前國內三文魚進口價格大概在90元一公斤,而東方海洋批發的價格在120元左右一公斤,我們花這么多的心血養殖出來三文魚,就是為了彌補市場缺憾,和進口冷凍三文魚叫板。”(記者 寇峰)
上一篇:揭秘法醫解剖室:記者5分鐘嚇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