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世紀80年代以來,以馮敏教授為首的靈芝抗腫瘤課題攻關小組,依托中科院強大的科研、設備、技術和人才優勢,將現代科研介入到傳統中醫藥領域,研制出一系列對抗腫瘤的生物制劑,為人類抗腫瘤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
????進入21世紀,科學界對于靈芝以及靈芝孢子油在抗腫瘤中的作用又有了廣泛而深刻的認識。
????2002年,中法科學院在靈芝抗腫瘤領域首次攜手
????2002年 9月法國科學院
????Amu Therwath教授對南京中科集團研制的中科靈芝破壁孢子粉和靈芝孢子油贊不絕口,并將大量的中科靈芝孢子油帶回國進行研究。
????次年,法國科學院完成了中科靈芝孢子油病理實驗,并認定:中科靈芝孢子油可提高患者在整個腫瘤治療、康復期間的免疫能力;減少手術傷口感染,促進愈合;減少放化療帶來的毒副作用;增加體力和新陳代謝,使人體較快接近健康水平。
????2004年Amu Therwath教授又一次造訪了南京中科集團,雙方就靈芝孢子油抗腫瘤研究事宜簽定了《中法科學院共同研究中科靈芝孢子油抗腫瘤計劃書》,這標志著雙方合作研究由此進入了實質操作階段。
????2004年,18天在軌運行讓靈芝研究步入太空時代
????2004年,我國第20顆返回式科學與技術試驗衛星在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征二號運載火箭發射升空,經過18天的在軌運行,返回艙安全著陸。
????中科靈芝被中國科學院選作衛星搭載物之一,在太空遨游了18天之后被請回實驗室進行下一步的深入研究。
????中科受邀參加本次返回式衛星科學試驗,旨在研究太空射線對靈芝孢子、菌絲體等不同生長階段的影響,并就靈芝三萜、多糖的富集和優化及有效異構體中抗腫瘤成分的深入研究達成新的成果。
????2004年的中科一號太空靈芝升空,標志著我國靈芝的研究進入了太空時代,這對于我國在靈芝領域的研究提出了新的課題,對擁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靈芝新品種將有重大意義,也讓中科肩負歷史使命將為人類征服腫瘤及中藥現代化事業做出更大貢獻。
????2008年,《分子科學》刊登靈芝研究最新成果
????2008 年世界雜志《分子科學》披露:美國科學家丹米爾博士最新研究發現“靈芝提取物‘靈芝總三萜類(俗稱靈芝孢子油)’具有抗腫瘤、抗炎癥特性”。
????文章就丹米爾博士的靈芝三萜類研究結論進一步指出:含有靈芝酸F的靈芝總三萜部分在體外實驗中發現可限制腫瘤血管形成。靈芝酸X可以激活細胞外信號調節激酶和雙特異性激酶,從而誘導腫瘤細胞凋亡,促使人類肝腫瘤細胞的死亡。
????《分子科學》最后指出丹米爾博士的研究結論:靈芝這一天然的“靈芝三萜類物質”可以發展為一種具有抗腫瘤用途的新物質。
????美國靈芝學者對“靈芝總三萜類物質”抗腫瘤、抗炎癥特性”的新發現,為中國科學家在進一步研究靈芝孢子內豐富的“靈芝三萜類(俗稱靈芝孢子油)抑制腫瘤、炎癥的藥理作用,提供了非常寶貴的世界科學依據。
????2010年,靈芝制劑抑制腫瘤干細胞取得突破性進展
????2010年,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教授楊柏華關于靈芝孢子油抑制腫瘤干細胞研究取得突破性進展的報告引起高度關注。
????楊柏華認為,從腫瘤發生的條件來看,干細胞是病變的萌生處和持久的載體。根據腫瘤干細胞理論,腫瘤中只有一小部分干細胞具有增殖和轉移浸潤能力,腫瘤源于這些細胞,而其余部分腫瘤細胞并無增殖和轉移能力。
????換句話說,真正危害人類身體健康的只是腫瘤干細胞,這部分細胞雖然占全部腫瘤細胞的極少數,卻是腫瘤形成、發展和惡化的根源。
????楊教授表示,小分子RNA是一類能高效調控腫瘤生長的內源性遺傳物質,在調節腫瘤干細胞的功能中發揮作用。楊柏華所在實驗室證實靈芝孢子油能誘導多種腫瘤細胞死亡。其最新研究表明,靈芝孢子油還能夠調節miRNAs的表達,選擇性地誘導腫瘤干細胞死亡,但對正常細胞沒有任何影響。
????2011年,《靈芝抗腫瘤促免疫的研究》報告問世
????2011年8月16日,中科創新牌靈芝孢子油正式發布,發布會現場,南京大學醫學院候亞義教授公布其最新研究成果——《靈芝抗腫瘤促免疫的研究》報告。中科院研究員馮敏教授評價候亞儀教授關于“靈芝抗腫瘤促免疫”的研究論點將靈芝抗腫瘤的研究“再次提速”。
????報告中指出:靈芝孢子油可改變荷瘤小鼠的免疫功能;靈芝孢子油可抑制多種腫瘤細胞的增殖和遷移;首次從miRNA角度探討靈芝孢子油的抗腫瘤機制,發現靈芝孢子油可顯著上調抑癌微小miRNA分子,從而改變其靶基因的表達;首次檢測了靈芝孢子油影響腫瘤細胞TLRs的表達;首次研究了靈芝孢子油對惡性胸腔積液中原代腫瘤胞的細胞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