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真人视频网站直播下载,国产男女免费完整视频,亚洲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精产国品一区二区区别

青島新聞網手機客戶端下載 | 青島天氣 | 更多網上媒體 | 疾病查詢 新聞中心> 國內國際 > 正文

富士康機器人上崗取代人:24小時工作 智商8歲

來源:經濟參考報 2012-01-13 15:23:45

    機器人制造成本如何?

    制造一臺機器人需要多少花費?富士康一位內部人士透露說,由于機器人所應用的工種不同,制造成本也有所區別,約在幾萬、幾十萬甚至幾百萬元不等。

    富士康晉城工業園區一位人士認為,目前機器人“智商”的世界水平可用“二十多歲”來形容,但富士康晉城園區已研制并得到應用的機器人智商僅為“七八歲”。

    “它們只能從事一些簡單、重復的勞動,售價在14萬元至16萬元之間,體積大小不一。從外觀而言,準確一些更應被稱作‘工業機器人’或‘機械手’。”這位人士說。

    另據富士康內部人士分析,機器人在工業領域的普及顯然還要經歷一個漫長的過程。他說:“在德、美、日等國家,人力成本比中國要高得多,中國尚未踏入高人力成本國家之列。如果使用機器人更合算,日本等高人力成本國家會先大面積采用。”

    那么,究竟是機器人好用,還是人力好用?這位人士認為,與人力相比,肯定是機器人好用。具體來講,機器人的優勢可以體現在準確度高、承載壓力大、適宜高危險環境、工作時間長等多個方面。

    目擊富士康“機器人”:外形各異動作單調

    “2010年開始,富士康研發出的首批機器人已經在山西晉城園區投產,2011年這一園區的機器人產能將達到一萬臺。”

    在考察富士康晉城科技工業園區時,富士康總裁郭臺銘向《經濟參考報》記者證實了富士康將在“三年內造百萬臺機器人”的計劃。

    當日,《經濟參考報》記者跟隨郭臺銘一行,與神秘的富士康機器人謀得一見。

    郭臺銘說:“我們希望人不再被機器控制,而是人來控制機器,把單調重復的工作交給機器人,讓員工解放出來。”

    機器人24小時不間斷工作

    富士康晉城工業園區位于山西東南部的晉城市,是富士康近年在山西太原、大同等地設立的園區之一。然而,不同于別處的是,這里卻成為了富士康歷史上實施機器人戰略的首塊“試驗田”。

    在園區一處廠房的入口處,記者看到了一臺兩米多高的卡通機器人。棱角分明的四肢,方形的腦袋,他正伸出一只手,在向來客招手歡呼。

    走近后仔細辨別,記者才發現,原來這是一臺模型機器人,硬紙殼做的外形,而后被刷上綠色的油漆。

    但在這臺模型機器人的頭頂之上,整個二樓一層的某個區域都布滿了“貨真價實”的機器人。在富士康內部,這些“機器人”被稱為Foxbot。

    準確地說,這些機器人目前尚且應被稱作“機械手”。它們有的像螃蟹腿,有的像升降機,有的正在重復左轉,有的無休止地外旋,外形各異,千奇百怪,各自在做著掄、砸、錘以及各種難以命名的動作。

    粗略數去,這些機械手的數量有數千臺。它們的動作看似呆板,簡單而重復,但經過一定時期的磨合、矯正,將逐步走上不同的工作崗位。與一線生產工人的8小時工作制相比,這些機器人可以每天24小時不間斷地工作。

    富士康總裁郭臺銘介紹說,2010年開始,富士康研發出的首批機器人已經在晉城園區投產,今年這一園區的機器人產能將達到一萬臺。

    把單調重復的工作交給機器人

    “把單調重復的工作交給機器人,這是中國制造業向世界發出的一個信號。”———研制機器人耗資不菲,但郭臺銘對此心意堅定。他向記者解釋了富士康“機器人戰略”的三層含義:

    首先,機器人將用于“協助”而非“替代”人類。按照這位總裁的設想,未來在某些車間,機器人將扮演生產的“主角”。它們可能出現在拋光、打磨、鐳射打標、焊接、噴涂等多個作業崗位。與人類相比,它們更適合在易燃易爆等危險環境中作業。

    其次,這些機器人不會外購,而是由富士康自主研發制造。目前,富士康擁有機器人制造硬件、關鍵零組件、軟件、系統集成以及遠端遙控等五項技術。早在2007年,自動化機器人事業處就已成立。

    第三,多數機器人適用于一些簡單、重復性的工作崗位,其智能還將不斷提升。眼下,這些機械手的智慧僅相當于3至6歲的人類,富士康對此設定了更高的目標。

    “未來,我們希望設計師能將更多的人間智慧寫成程式,轉化成機器人的頭腦,使其智慧等同于18歲的人類。”郭臺銘說。

    相關人士透露,未來5年,富士康機器人項目在晉城的投資將達到90億元,產值可突破500億元。

    員工命運與機器人緊密相連

    2016年,富士康科技集團將在實現晉城建成“世界最大智能化機器人生產基地”。面對機器人的到來,這里的年輕員工們有沒有激烈的心理斗爭?

    “你們干的活機器人能干嗎?”在富士康晉城科技園區,記者問身旁路過的幾位員工。

    員工答:“可以吧。現在的科技太發達了,靠高科技研發肯定會實現。”

    “怕不怕機器人搶飯碗?”

    “有點擔心。”

    “機器人比你們好在哪里?”

    “不會累,一個機器人可以頂好幾個員工,不會受傷,等等。”

    按照富士康規劃,未來三年,生產線上的機器人數量將逐步增加,以完成簡單重復的工作。而這些機器人的誕生和應用將全部放在晉城,這將使富士康“創造第四個世界第一”。

    但與這些機器人直接相關的,莫過于生產一線的那些年輕人。此時此刻,他們既渴望機器人的到來能將自身從單調、枯燥的生產一線中解放出來,卻又不能完全消除可能被機器人“替代”的恐慌和不安。

    對于機器人與人力的分工配置,是富士康即將面臨的又一場巨大考驗。

    人力將轉移到更高的附加值上

    除了企業本身的轉型,在郭臺銘看來,對于中國乃至全球制造業的發展而言,富士康造機器人的舉動仍另有深意。

    “中國要成為制造業王國,成敗之舉在于把人口紅利變為頭腦紅利。”他說。

    過去幾年,富士康所擁有的120萬員工,將其打造成為了全球最大的代工企業。但是,整天面對冰冷無情的生產機器,單調、高負荷的勞動,以及種種因素的共同作用,催生了富士康員工跳樓悲劇的重復上演。

    “N連跳事件”顯然對富士康深有觸動———在全球制造業的激烈競爭中,“勞動力密集”并不具備“可持續發展”的優勢,在考慮優效資源配置的同時,人性化的關懷仍是企業立足之本。對任何民營企業來說,道理都是如此。

    在重新審視包括富士康在內的全球制造業未來發展之路后,這位靠代工起家的“世界500強企業”老總得出如下結論———“要給員工更高的工資。他們的力量不在于制造,而在于創新。這符合人性化管理的趨勢,符合中國80后、90后一代的心理特征。”

    按照富士康的設想,隨著機器人的投產使用,人力將被轉移到更高的附加值上。

    “富士康的年輕人將重新學習操控機器人軟件、應用和維修,變為機器人的應用工程師和軟件工程師,通過操作機器人的手和關節來完成生產。”郭臺銘說。

-

相關鏈接

上一篇:售樓小姐年終獎4年翻30倍 行業間收入現大裂谷

相關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晋城| 九龙坡区| 乐东| 会宁县| 襄城县| 河东区| 图木舒克市| 丰原市| 涿州市| 修水县| 二连浩特市| 博湖县| 贵南县| 黄陵县| 夏津县| 香格里拉县| 呼图壁县| 福鼎市| 景洪市| 淅川县| 清水河县| 和政县| 天长市| 柳州市| 甘孜| 元阳县| 台湾省| 北辰区| 安平县| 牡丹江市| 龙陵县| 连州市| 绥宁县| 来宾市| 日照市| 兰溪市| 故城县| 岳阳市| 舒兰市| 富阳市| 红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