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市南副區長管習會(前排中)、市北副區長王燕(前排右)與網民交流學生課業減負 四方副區長楊繼侖(中)李滄副區長魏瑞雪(右)與網民交流學生減負 教者必以正。 ——《孟子》
會診篇: 四區教體局做客民生在線 共商課業減負 2011年11月,市南、市北、李滄、四方等區教體局做客青島新聞網“民生在線”欄目,就“中小學生課業壓力”這一話題 市南區:嚴查違規 局長將親自體驗初中生的一天 “看著一張張稚嫩的小臉,架著厚厚的玻璃鏡片;弱小的身軀,穿著不協調的校服;單薄的后背,背負著幾乎和身體一樣重的書包,我們不心痛嗎?”網談中,一位家長深情寫道。 近3個小時的網談時間,網友們踴躍提問。網談參與人數11703人次,網民在線有效提問334個。對于網友的問題,市南區副區長管習會表示:“我自己的侄女今年也上初一,所以也有類似的感受。但孩子從小學到初中肯定有一個適應的過程,在校的時間較小學長了,學習的科目增加了,如何讓學生順利過渡到初中也是我們非常重視的工作。初中學生面臨中考,學業要求提高了,也確實需要一種科學合理的評價機制,讓老師家長對孩子的學習情況有一個基本的了解。但是對于考試我們嚴格執行上級規定,不給學生的考試成績排名。” 網談中,有網友建議市南區教育局局長親自體驗中學生的一天。市南區教育局局長趙輝當場表示:“您的建議很好。我們一定安排時間,真實地感受一下孩子的一天。” 管習會表示,如果家長發現學校有任何違規現象,請直接打市南教育局的舉報電話88729259,教育局將會加大監督力度。 市北區:嚴查延遲放學 早7點到校不符規定 11月9日下午,市北區政府副區長王燕、市北區教育體育局局長柴清林做客直播室,和網民就目前社會高度關注的學生課業壓力問題進行在線交流。網談參與人數10172人次,網民在線有效提問137個。 有網友問:“《山東省規范辦學行為40條》規定,義務教育階段走讀生早上到校時間不早于7:30,可是現在好多學校都規定7點或者7:10分到校。”一位網友在留言中寫道,“區長,別小看這20分鐘,孩子作業多本來睡得就晚,能讓他們早上多睡一會兒也是好的。孩子7點到校,家長6點之前就得起床,長此以往多么疲勞啊。請加強監督,明察暗訪,處罰違規學校,把規定落到實處!” 市北區副區長王燕回答,我們不允許存在這種情況,我們會加強隨機督查,希望您能跟我們的教育部門聯系,我們將會有針對性地去調查,歡迎您撥打83650655,我們將進一步調查了解,嚴肅處理。 四方區:不公開學生考試成績不公布成績排名 11月11日下午,四方區人民政府副區長楊繼侖、四方區教育體育局局長司文做客直播室,和網民就目前社會高度關注的學生課業壓力問題進行在線交流。網談參與人數5735人次,網民在線有效提問83個。 “我的孩子今年六年級,作業不是很多。可最近很多初一的孩子告訴她,要好好珍惜這最后一年的小學生活,上了初一就很慘了。他們才剛剛過了兩個月的初中生活,作業很多,考試各科、班級、級部都排名次。孩子嚇得說,真想讓時間停住。”一位網友留言說,作業完不成會被老師批,考試考不好會被家長說。在教育改革的今天,我們是否該靜靜地思考一下呢? 副區長楊繼侖表示,明文規定學校不允許給學生公開成績和排名,如果家長發現學校有排名的現象,教育局將會加大監督力度。 李滄區:作業布置要遵循科學性 要因人而宜 11月11日下午,李滄區政府副區長魏瑞雪、李滄區教體局副局長李旭東做客直播室,網談參與人數5671人次,網民在線有效提問65個。 副區長魏瑞雪表示:李滄區出臺了系列管理規定和指導意見,對教學管理、教學研究、評價方式等進行制度規范。通過建立學生問卷座談、家長問卷訪談、定期檢查與隨機抽查相結合的作業檢查制度,定時檢查反饋結果,并將檢查結果納入學校考核。 制定了《李滄區中小學教學常規》,對學生的作業設置、教師的作業批改、學校的作業管理做出了科學規范的要求。在全區推廣李村小學分層次布置作業的做法,切實減輕學生課業負擔,提高教學效益。 四區在網談過程中,都公開了監督電話。家長如發現學校存在違反《山東省普通中小學管理基本規范》(《山東省辦學規范40條》)及其他相關規定的行為,可以撥打電話舉報。 各區相關部門均在網談時表示,舉報一經查實,將會嚴厲處理學校、老師的違規行為。 相關鏈接:四區監督電話 市南區:88729259 市北區:83650655 四方區:83750001 李滄區:87617795 【編后】 經過歷時兩月的深入調查,本網“中小學課業壓力調查報道”引發了強烈的社會反響,先后共有50余萬人次參與討論,家長、學生、老師、教育專家和教育部門通過網絡這個平臺,就這一話題進行了廣泛交流和深入溝通,初步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我們知道,受文化、國情和教育體制的深遠影響,教育減負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需要匯集社會各界的智慧,形成廣泛深遠的共識,建立科學的體系,通過切實的制度規范和嚴格的執行,給孩子創造寬松和諧的學習氛圍。本網今后仍將持續關注這一社會課題,盡一個主流責任媒體最大的努力,給孩子吁求更加陽光、更加自由的成長空間。 教育是百年大計,關系到千千萬萬孩子的健康成長,也關系到民族的未來。我們要為國家培養怎樣的建設者?是深度近視、背駝腰彎、死記硬背的書蟲,還是充滿靈性、活潑敏銳的創新型人才?在持續深入的調查采訪中,我們看到,雖然提倡素質教育的呼吁已經持續了多年,雖然教育部門對于課業減負已經出臺了不少明文規定,但是在具體操作中,現實與理想仍有較大的差距。 中小學生課業壓力較大是一個全國性的普遍現象,有著歷史、國情、教育體制等方面的深層根源。但是作為媒體,面對千萬家長與學生的痛切陳詞,我們不能不深入探求破解之道。在這一沉重的話題面前,老師、家長、學生和教育部門都不能置身事外,我們都可以在力所能及的范圍之內,能改變一些什么,就改變一些什么。因為拯救孩子,就是拯救我們自己,讓他們健康成長,就是給民族一個光明的未來。 給每一朵花開放的時間。這里面,需要每一個人的訴求。你發聲了,世間就不會無望;你行動了,未來就指向光明。現實存在,不意味著絕對合理,歷史,畢竟在一步一步向前延展。我們伸出雙手,通過一點一點的努力,為孩子撐起更寬廣的明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