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部新聞事務局副局長、國防部新聞發言人楊宇軍上校答記者問李曉偉攝
各國都有小算盤
針對此次菲美聯合軍演,菲律賓分析人士認為,這次軍演“及時”展現了菲律賓與前殖民統治者美國之間的團結。
馬尼拉安德雷爾大學政治學教授本·里姆說:“聯合軍演顯示菲美兩國關系仍然十分親密。他們(菲律賓領導人)希望中國對此留有深刻印象。在外交杠桿方面,這將讓菲律賓人充滿信心。當他們在與有關國家和平協商時,能夠宣稱‘美國人站在我們這一邊’。”
香港《南華早報》網站報道稱,越南7月將與美國海軍舉行聯合軍演。美國第七艦隊官員證實,一艘美國驅逐艦下月將前往越南峴港舉行搜救演習。正是在美國這種表態之下,越南、菲律賓等國感覺有了依靠、底氣,才敢于以一種超級強硬的態度,發表自己的看法,同時做出種種超乎尋常的表現。
有國內媒體分析指出,中國周邊國家認為,隨著中國軍力的增強,以后會表現自己的意志,并存在控制地區局勢的可能性。當前中國實力還沒有那么大,并且也不愿意犧牲經濟發展,所以目前是個機遇期,是“鬧事”最好的時間點。
除了拉美國“壯膽”,為自己爭取更多實際利益,各國還有借機擴展軍備的意圖。
此次參加軍演的4艘菲律賓軍艦中有兩艘是早在二戰時期就已開始服役的老舊艦艇。而阿基諾三世當選菲律賓總統以來,一直有意推進菲律賓軍隊的現代化提高。據菲律賓媒體透露,未來5年內當局將投入約9億美元更新軍備,推進國防現代化。
菲律賓空軍總司令拉巴納稱政府還將購買雷達和飛機,提高空軍的巡邏能力,并新增一架遠程飛機用于領海巡邏,而貨源主要是來自美國。另據法新社透露,菲律賓還將購買潛艇。
東南亞其他各國也在此次軍購暗戰中毫不示弱。6月29日,俄羅斯國防出口公司代表團團長透露,印度尼西亞對俄制“獵豹”級護衛艦表現出極高的興趣。而此前越南也訂購了6艘“獵豹”級護衛艦,其中兩艘已經交付越南海軍。
瑞典智庫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曾發表報告說,2005至2009年東南亞各國的武器進口比前5年約增加了一倍。其中主張擁有南沙群島“主權”的馬來西亞的武器進口驟增7.2倍,新加坡增加了146%,印度尼西亞增加了84%。
美國“借亂插足”
南海局勢緊張,東南亞各國展開軍購暗戰,或許正合美國之意。6月23日,菲律賓外長羅薩里奧訪問美國時,希拉里做出了軍援菲律賓的承諾。她表示,美國將向菲方提供“適當的”軍備,以實現該國軍力現代化。希拉里透露,美菲兩國正就菲方需要何種軍備展開協商,并商討具體的軍援途徑。雖然希拉里沒有透露具體細節,但羅薩里奧稱美國政府承諾將幫助菲律賓提高在南中國海的情報搜集能力。
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國際戰略研究室研究員沈驥如在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時表示,美國政府也可以借此向國會要錢,發展軍事,進一步達到遏制中國、立足東南亞的目的。同時,美國還希望南海區域事務處于一種不穩定但仍可控制的局面下,由美國人充當協調人和談判主導者,甚至是“仲裁者”。
此外,美國在東南亞有幾個簽有雙邊軍事協議的國家,如菲律賓、新加坡、泰國,它正在加強跟這些國家的雙邊軍事關系;另外也在加強跟其他非盟國的軍事關系,它跟馬來西亞、印尼、越南也進行了軍事演習,分析人士稱這些舉動都是美國主動尋求“重返亞洲”行動的組成部分。
南中國海主權爭端出現緩和跡象
6月29日,中國國防部新聞發言人楊宇軍上校在談及美國和菲律賓聯合軍演時表示,有關國家之間的雙邊防務合作不應該針對第三方,更不應損害第三方利益。
楊宇軍強調,南海地區的和平穩定符合包括中美在內的亞太各國的共同利益,中方希望各方能多做有利于維護地區和平與穩定的事。
一周前,出席首次中美亞太事務磋商的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崔天凱曾表示,南海主權爭議應該由涉及的各方自行解決,美國介入只會讓局勢更加復雜。他表示,美國并非南海主權爭議國之一,因此最好不要介入此事,由涉及的各方自行解決。他比喻個別國家正在玩火,希望美國不要引火上身。
6月26日,中國和越南中國和越南承諾通過和平談判解決兩國間的海上爭議。分析認為,這是有關南中國海主權爭端的緊張局勢出現緩和的一個跡象。
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所教授馬小軍在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時指出,越南在南海問題上曾最為強硬,是南海周邊國家唯一宣稱對南沙和西沙全部擁有主權的國家。此次越南與中國同意“通過談判與友好協商和平解決兩國間的海上爭議”,顯示出兩方都無意將爭端推向暴力邊緣,而這也為南海其他周邊國家和平解決爭端提供了一個良好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