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即發集團初上針織時的成衣縫紉生產線 1988年10,陳玉蘭(左二)與新黨員合影。 職代會無記名投票 選出即發的掌舵人 陳玉蘭從普通崗位走向領導崗位要從1981年說起。 1981年1月21日,即墨縣發制品廠召開第一次職工代表大會,這是建廠26年以來召開的首次職工代表大會,它標志著這個集體所有制企業工人真正當家作主,全廠268名職工推選49名代表,以無記名投票方式民主 就在陳玉蘭接手生產經營之后,國際化纖假發開始突飛猛進發展,傳統檔發產品出口滯銷,廠里的效益跌至最低谷。陳玉蘭當時三十剛出頭,憑著骨子里那股不服輸的“闖勁兒”,她果斷地提出:開拓新路子,上新品種的生產線,加快行業拓展。由此,勞保手套、教習假發、玩具假發、男女假發等系列新產品一舉打入國際市場,企業經濟效益直線上升。 “小平同志說發展才是硬道理,一點也不假,我們辦企業的目標就是‘發展發展再發展’,要不是國家提出改革開放,要不是有‘硬道理’作為支撐,即發不會邁出這么關鍵的一步?!弊鳛閲鴥柔樋椥袠I的“領頭羊”,如今的陳玉蘭對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往事仍感慨良多,她告訴記者,那既是自己的年輕歲月,又是即發的步履維艱,也是國家的發展見證。
1989年3月,陳玉蘭參加北京中國革命博物館舉辦的“首屆女企業家經營成果博覽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