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錫鋅: 的確我們剛才所講的《職業病診斷與鑒定管理辦法》明確規定了,用人單位和有關機構應當按照診斷機構的要求,如實提供必要的資料,這個規定看起來很清楚,也很到位。 主持人: 但問題是什么叫應當,如果我沒這么做又怎么樣? 王錫鋅: 對,問題在于他只提出了要求,卻沒有任何違反這些要求可能帶來的法律責任、后果,在2002年的管理辦法中 主持人: 這個法律是不是硬性的規定,是不是剛性的規定? 王錫鋅: 如果按照原來的規定,他只規定了你應當做。 主持人: 如果我不做。 王錫鋅: 沒有明確的后果,所以應該說原來對于用人單位的要求、舉證的要求其實是太軟了,太溫柔了。 主持人: 如果是制度這樣規定,法律這么要求,就說明如果作為一個個體得上了職業病,他想舉證非常非常難,但是對于企業來說,他想逃避卻非常容易。 王錫鋅: 的確是這種情況,個人舉證不僅僅是難,如果企業拒絕提供這些證據,其實你是沒辦法跨越這道門檻的。所以我想對于企業舉證的要求是非常嚴格的規定。我們也正是基于這一點,其實衛生部在2008年考慮修改《職業病的診斷與鑒定管理辦法》,在這里面已經把相關的法律責任,就是用人單位拒絕提供這一證據的法律責任做了明確,但是這個制度我們還在期待之中。 主持人: 我們再來看鄭州市職防所出具的,因為在相關部門的大力協助下,他終于進入了這樣一個職防所的門,他可以去驗證自己到底是不是職業病了。但是職防所得出這么一個結論,是“無塵肺0+期合并肺結核”。我們沒法理解,因為這里面充滿了矛盾,什么叫“塵肺0+期”,我們請教了一下醫學專家,他說有了,但還沒有到1。但是前面又加了“無”,到底有還是沒有,沒有給一個明確的答復。 王錫鋅: 我們不是醫學專家,所以不太好解讀。但是即便是有權威的醫學專家,面對這種情況,可能還是會感嘆,職防所在這里所做的規定,很多時候他之所以能夠這么模棱兩可,甚至忽悠,最主要的還是他被賦于了壟斷性的話語權,由他來界定。比如在這里面,我們知道法律是明確規定了,專業的診斷機構如果要對職業病做出一個診斷的話,必須要說明四點,首先有還是沒有。 主持人: 這是最重要的。 王錫鋅: 第二,如果有的話是什么職業病。第三,如果有職業病,現在是第幾期。第四,還要給出診治的方案。我們看看,鄭州職業病防治所的“無塵肺0+期醫學觀察合并肺結核”到底在說什么,前后矛盾,整個是一個糊涂的診斷。 主持人: 其實我們也可以理解,因為剛才您已經說到了,作為一個職業病的防治機構,它是唯一有壟斷權的,我們可以想像,如果他站在個體的角度證明他有的話,對他沒什么好處,但是如果他站在企業的角度,證明他沒有這個病的話,里面就存在一個好處的空間。雖然我們沒有足夠的證據,說他們一定會這么做,但是他們這么做了,的確能夠引發人們這方面的聯想。 王錫鋅: 我覺得這樣的聯想是很難免的,首先其他醫療機構的診斷至少是比較明顯的,第二,在你自己的診斷里面前后矛盾,而且他不僅僅說“無塵肺0+期肺結核感染”,在最后診治的方案里面建議按照肺結核來診治,這又是一個矛盾。這樣一種情形就很難讓我們去相信這樣一個診治機構到底是不是在按照良性、按照醫生的職業道德做出這樣的診治。 主持人: 王教授,剛才短片里面提到,張海超說到2010年5月才能再做一次復查。咱先不說他能不能做這個復查,因為塵肺病是一種很嚴重的病,這段時期的醫療費得自己擔負,他的病情如果在這段時間惡化了怎么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