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險!學生食物卡喉,校長海姆立克急救法60秒“搶”回一條生命
學生食物卡喉校長60秒救回
西海岸奮進路初級中學校長邢云飛用海姆立克急救法“搶”回一條生命
4月16日中午11時57分,青島西海岸新區奮進路初級中學餐廳內的一聲驚叫打破了往日的寧靜。一名學生在用餐時不慎被食物卡住喉嚨,瞬間面色憋得通紅,不斷用手錘擊自己的前胸。在這千鈞一發之際,該校校長邢云飛果斷出手,對學生實施了海姆立克急救法,成功挽救了學生的生命。
急救過程僅用時60秒
據現場老師回憶,當時情況極為緊急,學生已經無法呼吸。記者通過當時的監控畫面看到,從發現險情到成功施救,整個過程僅用時60秒左右。畫面中,只見當時正在餐廳陪餐的邢云飛迅速來到這名學生身邊,從背后環抱他實施了海姆立克急救法。在多次對這名學生的腹部進行有力的按壓后,卡在喉嚨里的食物被成功排出,這名學生的臉色也逐漸恢復了正常。這場發生在餐廳里的救援行動,被在場師生譽為“教科書式”的急救。
邢云飛對食物卡喉學生實施海姆立克急救法(紅圈處)。視頻截圖
“當時我看見那名學生已經窒息翻白眼了,心里非常著急,根本沒考慮這么多,一心只想救人。”事后,邢云飛告訴記者,自己原先是一名生物學科的老師,平日里也參加過一些應急救護培訓,掌握了一定的急救知識,加之自己的專業知識儲備,所以還是比較有底氣的。但因為這是他第一次真正遇到這種突發情況,所以事后還是感到有些后怕,好在這名學生最終平安無事。
邢云飛本人供圖
事發當天下午,被救學生的家長專程來到學校,為邢云飛送上一面致謝錦旗。面對學生家長的感謝,邢云飛擺擺手說:“不論是作為一名老師還是一名父親,這都是我應該做的事情。身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始終把師生生命安全擺在首位,是我義不容辭的責任。”
學生家長為校長邢云飛送來錦旗。
學校常態化開展急救培訓
這面錦旗不僅是對邢云飛救人行為的認可,更是對整個學校安全應急教育工作的肯定。這場發生在奮進路初級中學的生命教育課,不僅挽救了一名學生的生命,更彰顯了學校對于生命教育的重視。
邢云飛告訴記者,自己深知生命安全的重要性,不僅參加過紅十字會應急救護取證培訓,還在學校里積極推動急救培訓工作。每年,奮進路初級中學都會定期開展急救技能培訓,邀請來自西海岸新區紅十字會、方舟紅十字救援隊等單位和機構的救援專業人士,為師生講授應急救護、消防安全等知識技能。學校還要求全校師生人人都需掌握基本的心肺復蘇和海姆立克急救法等急救技能,這些技能不僅要經過嚴格訓練,還需要通過考核,確保在關鍵時刻能夠迅速準確地采取行動。
奮進路初級中學每年定期對學校師生開展急救知識培訓。
在采訪中邢云飛告訴記者,“每個生命都值得全力以赴。我們不僅要傳授知識,更要教會學生們敬畏生命。”在邢云飛的推動下,西海岸新區奮進路初級中學近年來始終將校園安全作為辦學生命線,以“零事故、零隱患”為目標,構建起全方位、多維度的安全管理體系。2024年,該校憑借扎實的安全工作成效,榮獲“年度學校安全工作先進集體”稱號,成為區域教育系統的標桿。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深化急救教育,定期開展各類急救培訓,不僅限于海姆立克急救法和心肺復蘇術,還要引入更多種類的急救知識和技能,如止血包扎、骨折固定等,確保全校師生都能熟練掌握。”邢云飛表示,通過這些措施的實施,將進一步鞏固和提升學校的安全教育成果,為師生提供更加安全、健康的學習和生活環境。
鏈接
全市400名教師學習急救技能
為進一步普及校園應急救護知識,提高教職工的安全意識,掌握自救、互救措施,增強應急處置能力,近日,青島市教育局聯合市紅十字會,面向市教育局直屬學校舉辦了4期中小學教師紅十字應急救護知識和技能培訓班,共約400人參加。
急救講師由生活中常見安全問題和突發心搏驟停案例引入,利用模擬人和AED設備,重點圍繞心肺復蘇術醫學基礎知識、AED使用、氣道異物梗阻急救等內容為大家重點講解與演示,教職工們直觀了解和學習了胸外按壓的位置、頻率、深度以及人工呼吸的正確方法。
據了解,市教育局下一步還將指導各區市教體局聯合屬地紅十字會,開展轄區內各中小學教師紅十字應急救護知識和技能培訓,逐步實現中小學校應急救護培訓全覆蓋,為構建“安全校園”、助力“健康青島”貢獻力量。
日前,由青島市紅十字會與各區(市)共同承辦的“強化公共安全保障,開展紅十字應急救護取證培訓7萬人,在公共服務窗口、社區醫院、中心村衛生室等場所增配AED300臺”項目納入市政府2025年市辦實事,目的是進一步拓展“青島愛心救·5分鐘社會救援圈”公益項目覆蓋面,著力提升市民群眾院前自救互救的能力和水平。
到2025年底,青島市紅十字應急救護取證培訓將累計達到21.75萬人,累計配置AED3840余臺。全市持證紅十字救護員人數占總人口的比例為2.1%,達到中國紅十字會總會《中國紅十字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2021—2025年)》提出的“到2025年,全國取得應急救護培訓證書人數占總人口比例不少于2%。”的發展目標,AED配置比例達到每10萬人37臺。據不完全統計,2019年至今,青島市38名紅十字救護員已成功施救30人。
近年來,市紅十字會廣泛動員發動企事業單位、商會、行業協會積極參與支持應急救護培訓,共同推動應急救護培訓進社區、進農村、進學校、進企業、進機關、進家庭“六進”活動,不斷拓展紅十字救護員的覆蓋面,努力營造“人人學急救急救為人人”的良好社會氛圍。
幕后
救人校長的兒子是早報新聞人物
青島早報去年7月26日以《青島的景好人也好,還會再來!》為題,報道了青島小伙邢盛奕撿到價值萬元金手鐲后拾金不昧,失主相隔1408公里寄來錦旗的新聞。昨天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邢云飛正是邢盛奕的父親。
2024年7月,邢盛奕在與朋友前往青島萬象城游玩時,在商場門口發現了一個被遺失的金手鐲。邢盛奕撿到金手鐲后,在原地等候許久,遲遲不見失主身影,便交給了派出所民警,最終這個金手鐲在民警的幫助下物歸原主。事后,失主楊女士給邢盛奕打來電話,向他表達了謝意,并給他轉發紅包表示感謝,但被邢盛奕婉言謝絕。后來,楊女士從湖南省湘潭市跨越1408公里寄來一面印有“拾金不昧,道德楷模”字樣的錦旗,對邢盛奕拾金不昧善舉表示由衷的感謝。
邢云飛的兒子邢盛奕。
眼下,邢盛奕正在陜西西安讀大學,看到父親邢云飛在學校餐廳救人的視頻后,特意為父親的英勇行為點贊。“看到爸爸救人的舉動,我和媽媽一點都不覺得驚訝,因為他在日常生活中就是一個熱心腸。今后我也會以他為榜樣,多多幫助身邊需要幫助的人。”邢盛奕說。(青島早報/觀海新聞記者 郭念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