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研垂直起降飛行器亮相 青島競逐低空新藍海
競逐低空新藍海青島搶下“先手棋”
商務擺渡航線上崗、自研垂直起降飛行器亮相、央地攜手低空經濟科研創新平臺揭牌……年關時節,青島低空經濟領域好消息不斷。作為新質生產力代表的低空經濟,是擁有萬億經濟空間的發展新藍海,未來將深刻改變人們的生活。諸多低空經濟應用場景在島城不斷上演,其所產生的巨大引領示范效果,無不昭示著青島在這條萬億新賽道上不斷搶占“先手棋”。
應用場景頻頻上演
本月中旬,青島市低空經濟聯盟就在場景應用方面落地新成果——“青島低空快線聯航”啟動并成功實現首飛,兩架貝爾407直升機載著9名乘客從地鐵4號線登瀛車輛基地運用庫上蓋停機坪緩緩起飛,按既定航線飛向青島膠東國際機場,航程51公里。經過15分鐘飛行,直升機平穩降落在青島膠東國際機場。此次飛行,標志著我市低空經濟發展邁出新的一步。
本月下旬,青島膠東國際機場至青島市(區)直升機商務擺渡常態化運行啟動儀式舉行。一架H135直升機從青島美高梅酒店起飛,15分鐘后,安全落地膠東國際機場,完成青島膠東國際機場至青島市區商務擺渡常態化運行的首航。
這兩次直升機亮相,憑借其巨大的轟動效應“吸粉”無數。在此之前,低空應用場景,已在青島地鐵集團多個場景中使用:今年7月,青島地鐵集團啟動青島軌道交通保護區無人機智能化巡查試點項目,選擇地鐵4號線(埠西站—大河東站)作為試點線路,覆蓋地鐵里程范圍約20公里,共設置四處無人值守機場,按照每天2至4次的頻率開展巡查。梳理地鐵內外場景221項,研判常態化運作可行性;利用地鐵車站、車輛段基地,對低空物流可行性進行了測試。
多條航線將陸續開通
青島低空快線聯航是一種全新的城市低空交通接駁新模式,它實現了從市內起降點到青島膠東國際機場的快速銜接,標志著青島市在低空交通航路構建和低空經濟業態拓展上取得了新突破,也為城市低空交通運營服務增添了新范例。低空直航通行效率相比地面交通提升4倍多。
青島地鐵集團首席專家陳洪順表示,低空快線聯航不僅僅是一條航線的開通,更是低空經濟與傳統航空、旅游、物流等多個行業的深度融合。
雖然市民最為關注的“打飛的”價格沒有公布,但首飛儀式后,無論是青島低空快線聯航還是機場至市區商務擺渡常態化航線,都已規劃布局了更多點位。青島云世紀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王亮表示,首飛完成后,低空快線將實現常態化運營,并且陸續開通膠東國際機場至嶗山仰口、石老人、西海岸新區金沙灘、西海岸新區龍灣等多條直達市內的短途運輸航線,方便往來青島的旅客高效出行。同時,青島低空快線也為旅客提供了全新的空中視角來欣賞浪漫的島城風光。未來,還將進一步拓展共享航班、預約包機等服務,真正實現城市低空出行,打造青島市低空經濟新名片。機場至市區直升機商務擺渡在航線布局上,也規劃了27個市內出發點,實現青島市域全覆蓋。
青島造飛行器亮相
青島不僅在應用場景上走在了北方城市前列,在設備研發制造上也走出新路。近日,由青島蔚藍空間飛行器有限公司研發的“云帆—2”無人駕駛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eVTOL),經過15分鐘穩定飛行后,安全返回起降點,成功完成其關鍵技術的驗證飛行。這是西海岸新區制造的無人駕駛飛行器首次試飛亮相,標志著新區在無人駕駛飛行器領域實現了從理論研究到實際應用的重大突破,為西海岸新區、青島市乃至山東省競逐低空經濟新賽道注入新動能。據了解,“云帆—2”是一款大型eVTOL,采用全電、全傾轉旋翼布局設計,最大起飛重量為2000千克,有效載荷500千克,最大航程300千米,飛行速度最快能達到450千米/時,可搭載五六名成年人,一小時從青島飛到濟南。經過驗證,“云帆—2”具備了不依靠跑道起飛、空中懸停以及長距離快速飛行的能力。同時,它還具有高速度、高效能、大載重、低成本、維護使用便捷等特點,并展現出了極強的穩定性。
近年來,在低空制造方面,青島已涌現出一批代表性企業:萬豐飛機從事鉆石飛機DA50整機及復合材料零部件制造,并開發固定翼純電動飛機eDA40等機型;青島空客填補了國內3噸級民用直升機制造空白;中科航星致力于推進輕型航空發動機產業化,在無人機、靶機等裝備領域獲得市場認可。
央地攜手開展低空經濟科研創新
作為青島低空經濟的探路者,青島地鐵集團在低空經濟領域動作頻頻。青島地鐵將低空經濟作為主業進行培育,成立由主要負責人擔任組長的低空經濟工作小組,按照“軌道交通+低空經濟”雙主業進行定期調度,在探索兩大主業融合發展的實踐中打出一套“組合拳”:青島地空產融發展有限公司擬與頭部投資機構聯合其他產業資本方,共同設立10億元產業投資基金,重點開展軌道交通、人工智能、低空經濟等領域的投資布局,是我市率先開展低空經濟領域投資的產業基金;在青島市低空經濟聯盟正式大會上,被推舉為理事長單位,將和158家會員單位一起,合力打造具有青島特色的低空經濟產業鏈和生態圈。
近日,青島地鐵、通號城交聯合青創研投,在嶗山區注冊成立了三方合資公司——通號青鐵低空交通(青島)科技有限公司,樹立了央地合作新典范。低空經濟其規劃、建設、運營管理,與城市軌道交通運作模式相近,因此青島地鐵發展低空經濟具有專業技術優勢和基礎資源優勢。青島地鐵搶抓低空空域改革、密集性創新和規模化應用發展的機遇,積極融入城市發展大局,全力推動低空經濟及關聯產業發展。通號青鐵低空交通(青島)科技公司成立后,將與青島地鐵集團下屬城市軌道交通科技公司一并作為低空經濟創新雙平臺實施主體,全面負責低空經濟科研創新工作。通號青鐵低空交通(青島)科技公司將聚焦低空飛行管控平臺及服務平臺,加快推進青島市低空飛行管理服務中心建設。目前已開發完成低空管控平臺系統1.0版本,現正在通號低空空域管控實驗室進行系統級成果驗證,將圍繞該平臺推進市級飛行服務管理平臺建設。揭牌儀式上,通號青鐵低空交通(青島)科技有限公司與嶗山區人民政府簽訂投資合作協議。合資公司將充分發揮央地合作優勢,共同為青島市低空經濟發展打造新樣板,同時致力于將嶗山區打造成為青島市低空經濟的先導示范區。
青島的低空經濟將繼續秉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不斷推動低空經濟及關聯產業的快速發展,為打造國內一流水平的城市空中交通體系貢獻青島模式和范例。(觀海新聞/青島晚報/掌上青島記者 徐美中)
■相關鏈接
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藍圖已繪就
低空經濟是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新質生產力的代表,是培育競爭新優勢、打造增長新引擎、增強發展新動能的戰略選擇。青島市具備低空經濟的良好發展基礎,先后獲批國家級臨空經濟示范區、國家通用航空產業綜合示范區、民用無人駕駛航空試驗基地。2024年以來,青島市低空經濟發展步伐全面提速。今年,我市印發《青島市促進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布局青島市低空經濟提升區、低空無人駕駛試驗區、低空經濟生態區,重點實施開放多元場景、融合智能設施、優化產業生態、強化要素保障等4個方面、共計16項任務。到2026年,全市低空經濟產業規模突破200億元,打造立足山東半島、輻射全國、面向國際的低空經濟示范區。
不久前發布的《山東省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5—2027年)》,提出到2027年,全省低空飛行綜合保障水平走在全國前列,低空經濟規模達到1000億元,基本形成濟南、青島市兩核引領,東營、煙臺、濰坊、日照、臨沂、濱州等市多點支撐的低空經濟發展新格局。(來源:青島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