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個項目主體封頂!青島低效片區加速煥新 “產城融合”鋪展實景圖
美青工業園、聯東U谷、華為云數據中心等38個項目主體封頂,堿廠、青鋼等片區強化優質醫療、教育資源供給;下一步將推動26個產業項目開工建設、30個產業項目竣工投產——
低效片區加速煥新,“產城融合”鋪展實景圖
推動片區能級躍升
聚焦低效片區開發建設持續發力,下一步青島將加速專業化園區打造、加快配套項目建設,推動各片區發展能級不斷躍升
●加速專業化園區打造:推動華芢生物總部、海爾干衣機智能制造等26個產業項目開工建設,中科曙光、融安光電科技園、人工智能創智中心等30個產業項目竣工投產,加快打造集聚效應明顯、產業鏈條完善的專業化產業園區
●加快配套項目建設:加強高品質生活要素配置,注重公共開放空間塑造,積極推進五十八中北校區、白沙河綜合整治等139個基礎公服項目建設,進一步補齊民生短板,完善城市功能,持續優化區域環境品質,提高宜業宜居水平
今年以來,青島低效片區開發建設持續發力,上半年實施項目271個。聚焦聚力打造專業化產業園區,美青工業園、聯東U谷、華為云數據中心等38個項目主體封頂,虛擬現實、新型顯示、人工智能等一批專業化園區產業鏈條不斷延伸,產業集聚效應持續釋放。
與此同時,各片區基礎配套不斷完善,持續強化優質醫療、教育資源供給,同步加快道路、公園、生態等基礎設施建設,片區環境品質穩步提升,吸引力和競爭力進一步增強。隨著城市更新建設不斷深入,以產興城、以城聚產、產城互動,青島低效片區產業生態和發展能級持續躍升。一幅城市與產業“雙向奔赴”的實景圖正在生成。
加速延鏈補鏈強鏈,產業集群發展壯大
在“雙碳”大背景下,追求綠色發展和轉型升級,已成為化工產業發展的必然趨勢。精準聚焦高端化工新材料產業,青島董家口經濟區正不斷延鏈、補鏈、強鏈,加快打造世界一流綠色低碳高端石化產業基地,助力青島現代產業先行城市建設。
青島海灣化學三期項目建設現場,工人正在開展焊接作業。
走進董家口經濟區,一個個項目正熱火朝天地推進建設,由眾多高端化工反應裝置組成的“鋼鐵叢林”日漸“繁茂”,龐雜卻有序的管道組合起青島綠色低碳新材料的全新產業鏈。在青島海灣化學三期項目建設現場,塔吊林立、焊花飛濺、機器轟鳴,工人們穿梭于各種管道設備之間,“項目已進入大規模設施設備安裝階段,計劃年底完成施工,明年1月全面投產。”青島海灣化學股份有限公司技術部部長張清亮介紹,海灣化學聚焦新材料、復合材料,正加速推進延鏈、補鏈、強鏈工程。海灣化學是青島市高端化工產業鏈“鏈主”企業,在董家口建成了一批上下游高度關聯、產業鏈科學、帶動性強的高端化工項目。按照“橫向耦合、縱向延伸、循環鏈接”的原則,海灣化學正全力打造四條高端化工產業鏈。一、二期項目已建成投產,三期項目正加速推進。
與海灣化學相距不遠,是今年6月份剛全面建成投產的金能化學2×45萬噸/年高性能聚丙烯項目。丙烯是重要的石化基礎原料,也是化工產業鏈條上最重要的基礎原料之一。對地方化工產業而言,上游丙烯原材料的供應情況直接影響下游相關產業鏈的延伸和成長空間,金能化學丙烷脫氫制丙烯項目為青島丙烯化工產業生態發展打下了良好基礎。
金能化學(青島)有限公司黨委書記邴良光介紹,金能化學立足青島做大做強C3產業鏈,規劃建設180萬噸/年丙烷脫氫裝置和200萬噸/年高性能聚丙烯裝置,項目采用全球最先進的技術,引進一流的裝備,建設“丙烷-丙烯-聚丙烯”等不斷延伸的高端C3產業鏈,帶動上下游產業集群發展,助力青島高端化工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
“董家口重點低效片區位于董家口經濟區內,是青島西海岸新區三個重點低效片區之一,自城市更新建設行動開展以來,董家口經濟區推進29個市級攻堅項目加快建設。”董家口經濟區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工作專班工作人員曾祥熙介紹,按照重大項目-產業鏈-產業集群的思路,董家口經濟區發揮海灣化學、金能化學等百億級企業的“磁場”效應,做強烯烴產業鏈條,補齊烯烴原料鏈頭,延伸高端精細化工產業鏈條,著力打造千億級高端化工產業集群。同時,董家口經濟區與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山東科技大學等高校、實驗室建立校企產學研合作機制,搭建校地高端化工、新材料合作平臺,培育創新發展動能。
今年以來,針對低效片區開發建設,西海岸新區聚力產業項目引建,以青島市新型顯示產業園、青島市綠色低碳新材料產業園等為依托,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進一步形成資源引進、項目落地和企業服務的高水平“閉環”,實現土地高效利用,推動片區高質量發展。
配套設施不斷完善,片區品質持續提升
產城融合是一種城市發展新思路,是一種將城市化和產業化相結合的發展模式。這種模式一方面有利于實現對城市用地的集約化管理,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推動產業的集群化發展,促進城市一體化建設。
李滄西部,承載著青島工業厚重的歷史記憶,也見證了鋼廠、堿廠等老廠區的輝煌時刻。如今,老工業區的往日喧囂雖然不再,但一處“人產城”融合發展的新型城區正在顯現。
李滄區樓山區域堿廠片區項目建設現場,施工人員安裝消防管道。
李滄區樓山區域(南片)是青島市10個重點低效片區(園區)之一,包括堿廠片區和青鋼片區。走進堿廠片區,樓山創憶空間項目格外醒目,主體結構已經封頂,正在推進外墻保溫、屋面、消防、強電等工程施工,力爭今年年底前交付使用。“項目整體設計既創造性保留工業遺存風貌特色,又突出產業公共設施配套和服務功能,在因地制宜對老堿廠筒倉進行改造的基礎上,緊扣智能裝備制造、人工智能、現代服務業等產業發展要求,精心打造集產業綜合服務、科創企業培育孵化、新文化展示等功能于一體的配套設施,為片區產業聚集發展創造一流的軟硬件環境和綜合服務條件。”青島財通城市更新有限公司項目總經理于明剛介紹,堿廠片區將通過融合產業、功能、空間、慢行、文化等要素,構建“南城北產”的整體格局。
“我們結合產業定位,積極主動對接企業需求,挖潛優質項目,跟進意向產業,打造‘建設-開發-運營-服務’四位一體的園區開發模式,探索低效片區‘園區開發-產業導入-產業培育-價值回流’的投資閉環。”于明剛介紹,截至目前,已吸引仁景生物、未米生物、中創華漫等11家優質企業入駐/注冊,注冊資本金超1.7億元。隨著百度智能云等重點企業的相繼入駐,將進一步拉動區域內餐飲、住宿、交通等行業的發展,有效匯聚人氣,帶動區域知名度提升。
相距不遠的青鋼片區,正聚力打造創智菁英城,完善城市道路、學校、公園、景觀綠化等基礎公服配套,改善人居環境,不斷提升片區吸引力。今年上半年,青鋼片區住宅地塊實現交付;青鋼公園綠化景觀雛形初現;7條配套道路開工在建,3條首期配套道路已具備通車條件,“內暢外聯”的骨干路網已經成型。教育資源方面,配套幼兒園、九年一貫制學校等項目加速推進建設,其中,配套幼兒園項目已實現主體結構封頂,引進的青島五十八中北校區正加快推進前期手續辦理。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青島醫院(二期)項目主體已封頂,進入二次結構、機電安裝及裝飾裝修施工階段。
完善的配套是產城融合發展的基礎支撐,醫療衛生設施則是其中至關重要的一環。位于城陽區軌道交通產業示范區及周邊區域低效片區的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青島醫院(二期)項目,總建筑面積約12.67萬平方米,設置床位約700張,目前主體已封頂,正在進行二次結構、機電安裝及裝飾裝修施工,計劃2025年12月竣工。作為全國第四批、全省首批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青島醫院(二期)項目將打造成為一所集醫療、保健、科研和教學于一體的三級甲等綜合醫院,建成后將推動國家優質醫療資源下沉擴容,帶動區域醫療、保健服務水平提升,成為輻射華東地區的區域醫療中心。
城市與產業相伴而生、共同發展,以“產”為支撐,以“城”為載體,以“人”為核心,推動人、產、城協同并進、系統耦合,青島低效片區正走出一條“人產城”融合發展的新路徑。
重點項目穩步推進,為發展提供新支撐
項目尤其是重大項目,是城市發展的“底氣”和“后勁”,是推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牛鼻子”和“壓艙石”。
今年上半年,城陽區重點低效片區開發建設指揮分部積極推進重點片區開發建設,開工項目66個,簽約項目11個。4月份,爾灣賦能中心城陽數字智能產業園項目、東毛蟠桃園項目、中電科機器人產業園一期項目等3個項目提前開工建設;軌道交通智能裝備及地下空間智能防洪系統產業中心項目、丹陽鐵龍項目、年產480輛動車配套調試及檢修項目等3個項目已完工。當下,中電科數字電磁產業園項目1.1期3個樓座正在進行主體施工,局部已封頂,計劃2025年6月完工;天安數碼城3C地塊產業項目已實現全部樓座封頂;儲能1號生產基地項目一期正在進行主體鋼結構施工,并同步開展道路管網等配套建設,計劃2024年12月份達到投產條件。
位于青島軌道交通產業示范區及周邊區域低效片區的12英寸先進封裝項目建設現場。
青島軌道交通產業示范區及周邊區域是青島10個重點低效片區(園區)之一,片區重點發展軌道交通、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術等產業,聚力打造生態優美的科技創新高地。片區內的棘洪灘街道依托軌道交通高端裝備制造業這一優勢,引進投資百億級的12英寸先進封裝項目,打造新一代信息技術千畝產業園,形成新的產業增長極。項目一期目前已完成主體結構及二次結構,正在進行一般機電安裝、外立面及室外工程施工,計劃今年底完工。“項目建成并達產后,預計可生產3D封裝芯片達20000片/月,實現年產值150億元。”項目有關負責人介紹,項目圍繞智能制造、高端裝備領域中的智能電子元器件、系統集成部件、智能裝備核心零部件方向,將有效推動芯片產業鏈上下游項目招商落地,提升區域先進封裝技術水平,進一步促進區域產業優化升級,同時也將在拉動地方經濟增長、擴大帶動就業等方面產生較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同樣位于棘洪灘街道的動投智谷二期項目也正有序推進,主要建設生產廠房及相關配套用房等,吸引高端裝備、智能制造、數字信息技術裝備等產業集聚發展。目前,二期項目手續均已辦理完成,2.1期三棟樓中18號廠房已竣工,客戶已入駐,16號、17號廠房正在進行室外工程施工,預計2024年12月竣工交付。“隨著中電綠網等龍頭企業的入駐,項目預計未來可實現年產值5000萬元,新增就業機會1000余個。”有關工作人員介紹,園區將吸引并強化產業鏈上下游、產供銷的整體配套和協同發展,加速構筑高端制造產業鏈集群,不斷塑造區域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記者從市重點低效片區(園區)開發建設指揮部獲悉,下一步青島低效片區開發建設將加速專業化園區打造,推動華芢生物總部、海爾干衣機智能制造等26個產業項目開工建設,中科曙光、融安光電科技園、人工智能創智中心等30個產業項目竣工投產,加快打造集聚效應明顯、產業鏈條完善的專業化產業園區。同時,加快配套項目建設。加強高品質生活要素配置,注重公共開放空間塑造,積極推進五十八中北校區、白沙河綜合整治等139個基礎公服項目建設,進一步補齊民生短板,完善城市功能,持續優化區域環境品質,提高宜業宜居水平。
隨著低效片區開發建設,一個個重大項目穩步推進,一批批傳統產業得以提升、新興產業得以培育、未來產業得以布局,這些正源源不斷為青島低效片區高質量發展提供新支撐。(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梁超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