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海岸 正青春!在新時代新征程展現青島西海岸新區新擔當新作為
十年回眸,激蕩人心。2014年6月3日,國務院批復設立青島西海岸新區。從此,西海岸新區站在了新時代改革開放的潮頭。
十年來,西海岸新區秉持“先行先試、善作善成、追求卓越”的新區精神,錨定“走在前、開新局”,強化“打頭陣、當先鋒”意識,以拼搏踐行使命,以實干詮釋擔當,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示范引領區拔節成長。
十年,西海岸,正青春。平均年齡36.3歲,這方人,正青春。268.8萬新區人以青春赴使命,用擔當顯芳華,把個人夢、家庭夢融入新區夢、中國夢,以奔跑的姿態、昂揚的狀態逐夢前行,合力奏響了一曲激昂澎湃的時代樂章。
堅定不移推動高質量發展,綜合實力大幅躍升的十年
經濟實力躍上新臺階。地區生產總值從2121億元增長到5003.4億元,位列19個國家級新區前三,從超越省內3個地市到10個地市,成為山東首個GDP超5000億元的區縣,對全省經濟增長貢獻率由3.7%提升至6.7%,主要經濟指標對全市增長貢獻率超過30%,榮獲國家級榮譽100余項。
科技創新激發新動能。“仲華”熱物理試驗裝置成為全國首個開工“十四五”大科學裝置,空天動力、海洋生態系統等重大科技項目加速布局,8個全國重點實驗室、88家國字號創新平臺集聚賦能,高新技術企業、專精特新企業增長11倍、28倍。推出“梧桐樹”聚才計劃、高校校長基金等一系列創新舉措,21所高校扎根新區、在校生21.2萬,人才總量84萬。
青島西海岸新區風貌。李偉 攝
產業升級增創新優勢。實施“一核引領、三點布局、智變融合、陸海統籌”產業規劃,構建“鏈長+鏈主+聯盟”工作體系,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培育新質生產力,“5+5+7”重點產業裂變增長。石油化工、智能家電產業產值突破千億,集成電路、新型顯示、綠色低碳新材料、氫能等專業園區全面起勢,空天信息、基因和細胞治療等未來產業加速成長。
始終心系“國之大者”,服務國家戰略取得顯著成效的十年
海洋強國戰略支點作用日益彰顯。持續發起經略海洋攻堅戰,海洋生產總值分別占國家及省市2%、11.6%、40.4%。國內首個深遠海綠色養殖試驗區開創溫暖海域三文魚養殖先河,打造最大國家級海洋牧場群,獲批首個國家級刺參良種場,世界首座深海智能漁場、亞洲首艘圓筒形“海上石油工廠”等海工重器走向世界,落成全球最大海洋基因庫,國際首個免疫抗腫瘤海洋藥物BG136進入臨床試驗。舉辦7屆東亞海洋合作平臺青島論壇,全國唯一“海洋十年”國際合作中心、亞洲唯一海洋與氣候協作中心啟用。
海西灣船舶海工產業基地。侯憲鵬 攝
青島自貿片區邁入全國第一梯隊。堅持制度型開放與深層次改革雙向互促,106項試點任務全面突破,探索形成302項創新案例。持續推進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片區新增企業主體、納稅主體是獲批前1.8倍、1.7倍,貨物進出口年均增長22%,新型離岸、易貨貿易額占全省80%以上,以0.46%的面積貢獻全市24%的貨物進出口、9.7%的實際利用外資,獲評“中國十大最具投資價值園區”。
體制機制創新走在全國前列。結合行政區劃調整,構建最順新區管理體制,創新建立港產城融合、校城融合發展等機制。160項市級以上改革試點落地見效,200余項創新做法省級以上推廣。推動《山東省青島西海岸新區條例》實施,國家及省市接連出臺支持政策,省市建立推動新區高質量發展聯席會議機制,為新區發展聚勢賦能。
主動融入新發展格局,改革開放充分釋放活力的十年
對外開放開創新局面。國家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范區、中日(青島)地方發展合作示范區等平臺鏈接全球,跨境電商保稅備貨進口占全省一半以上。創新實施“1+5+X”招商機制,52家央企在新區布局164個重點項目,世界500強投資項目348個。世界一流海洋港口加快建設,前灣港自動化碼頭屢創世界紀錄,董家口港躍升億噸級大港,國際航運樞紐競爭力指數居東北亞之首。
中國科學院海洋大科學研究中心
營商環境呈現新氣象。連續發起優化營商環境改革攻堅1.0到5.0版,形成電力預裝、跨域通辦等300余項經驗做法,構建企業服務日、耦合匯等多維度政企溝通體系,在全國營商環境評價中獲優秀等級。集成推出“一金兩貸雙保險”金融措施,新增貸款投放額、債券余額、基金規模均超千億。市場主體由6萬戶增至44.5萬戶,上市企業由6家增至19家。
大功能區展現新擔當。前灣保稅港區晉級綜合保稅區,獲全國海關特殊監管區績效評估“A類”。青島開發區芯屏產業蔚然成勢,綜合實力位居全國開發區前列。董家口經濟區從偏遠漁村成長為國家級循環經濟示范區。中德生態園從“三無”地帶崛起國際化產城融合生態新城。古鎮口核心區打造山海生態城、魅力大學城、海洋科學城、特色海軍城。靈山灣影視文化區從荒野灘涂蝶變世界影視新城。唐島灣金融科創區榮膺省創業投資集聚區。海洋高新區加快建設國家級海洋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現代農業示范區樹起鄉村產業振興新標桿,創建省級農高區。交通商務區成為國家級綜合交通樞紐帶動的產業新城。
堅持共建共治共享,民生事業書寫暖心答卷的十年
城鄉融合協調發展。高標準推進城市更新建設,178個村居、259個小區改造提升,山頭公園、口袋公園推門見綠,地下通道、立體停車集約空間,城市云腦賦能高效治理,青島西站和地鐵13號線、1號線、6號線開通,明董高速、膠州灣二隧等啟用或提速建設,新城市功能不斷完善。鄉村全域全面振興,示范片區、產業集聚區、美麗鄉村梯次布局,現代農業提質增效,人居環境大幅改善,“三社一司”集成改革激活集體經濟,農民收入翻番增長。
青島國際啤酒節。劉永法 攝
城市魅力日益彰顯。持續開展綠化亮化美化行動,全國首批開展氣候投融資試點,率先實施藍色海灣整治,靈山灣獲全國美麗海灣優秀案例,靈山島成為首個負碳海島。“四張國際名片”享譽世界,青島影視基地領航電影工業,拍攝制作《流浪地球》等300余部作品;鳳凰之聲、星光島大劇院啟用,鳳凰音樂節躋身一流音樂節;青島國際啤酒節品牌價值368億元,躋身世界四大著名啤酒節;年舉辦會展活動400余場,獲評中國十佳會展名區。
西海美術館外景
民生福祉顯著提升。全社會就業創業人口118萬、占常住人口58.8%,獲中國最佳促進就業城市。新建改擴建學校314所,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樹起全國標桿。引進高端醫療項目17個,三級醫院增加5家。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中心、驛站覆蓋全域,康復、托養等滿足需求。社會保險多層次全覆蓋,免費孕嬰基因檢測率先啟動。
社會治理扎實有效。率先搭建三級社會治理組織架構,創新一家親、訴速辦、德育鄉村等治理模式,高標準打造新時代文明實踐綜合體。啟用全省首個法律服務超市,獲批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基層立法聯系點,建成國家級知識產權快速維權中心。
新時代新征程,青島西海岸新區將把國家及省、市殷切期望轉化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實際行動,加快建設國家戰略重要承載區、高質量發展引領區、改革開放新高地、城市建設新標桿、宜居幸福新典范,打造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示范引領區,在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中展現新擔當新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