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沙戰事半年 以色列撤軍了!然而……
4月7日,新一輪巴以沖突持續滿半年,以色列從加沙地帶南部撤出地面部隊。
半年來,加沙地帶戰火不僅在當地造成嚴重人道主義危機,其外溢效應不斷向其他國家“輻射”,黎巴嫩、也門、伊朗等地區多國“相繼入局”。與此同時,圍繞永久性停火、釋放被扣押人員的談判尚無進展。
雖然以色列進一步減少在加沙地帶兵力,但考慮到日趨復雜的地區局勢以及以美兩國的“內心盤算”,加沙真正實現停火“道阻且長”。
這張以色列國防軍1月22日發布的照片顯示,以軍地面部隊在加沙地帶開展軍事行動。新華社發
以色列突然大規模撤軍
以色列媒體7日報道,以軍已經從加沙地帶南部撤出所有地面部隊,目前加沙地帶只留下一個旅。
以色列《新消息報》當天援引以軍方消息報道說,過去幾個月主要部署在汗尤尼斯地區的以軍第98師從加沙地帶南部撤出,標志著以軍在加沙地帶的兵力進一步減少。
另據《以色列時報》報道,目前以軍在加沙地帶只剩下“納哈爾”旅,負責保護內察里姆走廊的安全。該走廊橫貫加沙地帶北部地區,方便以軍在加沙地帶北部和中部開展軍事行動,可阻斷加沙居民返回北部,同時也是救援物資運入加沙地帶北部的通道。
去年10月7日,控制加沙地帶的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對以色列境內軍民目標發起突襲,導致約1200名以色列人死亡,另有約240人被扣押。以色列迅速宣布進入“戰爭狀態”,在加沙地帶開展高強度軍事行動。
加沙地帶人道狀況慘烈
據加沙地帶衛生部門統計,以色列對加沙地帶的持續襲擊,已造成超過3.3萬名巴勒斯坦人死亡、另有超過7.4萬人受傷;此外,加沙地帶80%以上的建筑物被完全摧毀或部分損壞,不適合居住,230萬人口中超過190萬被迫離開家園;聯合國糧農組織的報告顯示,截至2月7日,加沙地帶人口均面臨嚴重的糧食不安全狀況,其中超過50%處于糧食危機緊急狀態。
眼下,穆斯林正在過齋月。聯合國安理會3月25日通過決議,要求齋月期間在加沙地帶立即停火。然而,加沙戰火并未消弭。本月初,以軍在中部城市代爾拜拉赫的空襲,造成慈善組織“世界中央廚房”7名工作人員死亡,多個慈善組織隨后宣布暫停加沙地帶援助行動,這使得當地人道主義危機“雪上加霜”。
記者近日在代爾拜拉赫了解到,有超過40萬名流離失所者暫時居住在這座城市,他們忍受著食物、藥品和水的匱乏。在加沙地帶南端,口岸城市拉法被稱作加沙平民的“最后避難所”,這個面積僅有55平方公里的城市已容納超過150萬巴勒斯坦平民。他們不但面臨惡劣的人道主義環境,而且一段時間以來被“以軍地面總攻”威脅“籠罩”。
這是4月1日在加沙地帶拉法一家醫院拍攝的悲痛的人們。新華社發(哈立德·奧馬爾 攝)
沖突外溢效應不斷擴大
本輪巴以沖突早期,以色列即在其北部邊境,與支持哈馬斯的黎巴嫩真主黨交火不斷;在紅海,也門胡塞武裝使用無人機和導彈多次襲擊該水域與以色列相關的目標,美國和英國多次打擊胡塞武裝目標,多家航運公司不得不避開相關航道,全球海運行業受創。
近期,本輪巴以沖突外溢效應更是劇烈“膨脹”。以軍方1日用導彈襲擊了伊朗駐敘利亞大使館領事部門建筑,導致包括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兩名高級指揮官在內至少13人死亡。伊朗方面誓言將做出強烈回應。以色列在全球各國的使館目前高度戒備,該國衛生部還要求各大醫院就可能出現的襲擊做好應對準備。
這是4月1日在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拍攝的空襲現場(手機拍攝)。敘利亞通訊社當日報道,以色列當天空襲伊朗駐敘利亞大使館領事部門建筑。敘軍方說,襲擊造成大量人員傷亡。新華社發(胡馬姆 攝)
在以色列看來,真主黨、胡塞武裝以及敘利亞、伊拉克境內一些武裝組織都是伊朗的“代理人”。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國際關系專家約納坦·弗里曼認為,以色列發起此次行動,是因為近期來自黎巴嫩、伊拉克和也門境內對以方的襲擊有所增加。伊朗外交政策事務專家阿斯加爾·扎雷伊則認為,以色列襲擊伊朗駐敘利亞大使館的一個重要原因是,轉移全球輿論對其在加沙地帶“罪行”的關注度。
真正實現停火“道阻且長”
巴以最新一輪非直接談判于3月31日在埃及首都開羅舉行。4月4日,哈馬斯高級官員烏薩馬·哈姆丹說,停火談判目前“沒有進展”。輿論普遍認為加沙真正實現停火“道阻且長”。其根本原因在于,以色列右翼政府的強硬立場以及美國對以色列的偏袒都難有實質性轉變。
當前,以色列社會反對政府聲浪高企。不少民眾呼吁政府盡快與哈馬斯達成協議,釋放被扣押以色列人,并呼吁總理內塔尼亞胡下臺、舉行議會選舉。近期,以色列民眾每周六在全國各地舉行大規模抗議活動。在剛過去的周六(4月6日),組織方宣稱當晚的反政府游行有10萬以色列民眾參加。
1月23日,在以色列特拉維夫的一處公墓,家人送別一名以色列士兵。新華社發(吉德翁·馬科維奇 攝/基尼圖片社)
埃及阿拉伯研究中心地區事務專家哈尼·賈邁勒指出,沖突結束后,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勢必面臨來自反對派和洶涌民意的清算,因此將沖突延續下去是他挽救其政治生命的唯一方法。這讓他傾向于采取更加強硬和極端的政策,也成為停火談判的重大阻礙。
而以色列能維持強硬立場,則離不開美國的支持與偏袒。本輪沖突爆發以來,美國一直在向以色列提供軍事援助和政治掩護。據美國現任和前任官員對媒體披露,沖突爆發后,美國政府已通過100多筆軍售向以色列輸送大量武器。在聯合國安理會,美國多次否決旨在幫助實現加沙停火的決議草案。
面對國內外壓力,美國近來不得不在一些公開場合對以“施壓”。對此,卡塔爾半島電視臺撰文指出,這并非美國真心實意推動加沙停火,而是拜登政府出于自身考量所為,以圖挽救美國國際形象和提振國內選情,以期于己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