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記市長頂格部署,為建設現代化國際大都市注入“金融活水”
在這個生機勃勃的春天,青島踏上加快建設金融強市的新征途。
4月7日,市委金融工作會議召開,部署全市金融高質量發展工作。市委書記曾贊榮出席會議并講話,市委副書記、市長趙豪志主持,市政協主席孟慶斌,市委副書記、統戰部部長張惠出席。
2024年股權投資助推新質生產力發展峰會。
從自身改革發展而言,當下金融業正步入機制重塑、格局深度調整的新階段,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深化,金融開放穩步擴大。
從城市高質量發展而言,加快金融高質量發展的共識與共同行動從未如今天這般強烈而急迫。
一直與中國金融業改革開放同頻共振的青島,要如何馭勢前行,發揮好金融業“加速器”“潤滑劑”作用,著力打造多層次、多樣化、廣覆蓋的現代金融體系,賦能百行千業高質量發展,不僅是一道必答題,更是一道搶答題。
01
產業進階
近幾年,青島金融業發展蹄疾步穩,多項指標位居全國前列,有著向更高層次現代金融業進階的底氣與信心。
2023年,青島金融業增加值突破千億大關,本外幣貸款余額和財富管理規模雙雙躍上3萬億元臺階,至2023年底,青島金融業稅收占全市稅收11%以上,為全市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近幾年間,青島金融改革創新多點開花,光大理財、恒豐理財、聯儲證券、港信期貨、興華公募基金等一批重點法人金融機構的到來,填補了多項業態空白,青島私募基金管理規模突破1900億元;財富管理、養老金融、跨境金融等改革創新走在全國前列。
銀行、保險、證券等傳統金融牌照日漸完備,資管機構、創投基金、信托、期貨、消費金融等新業態紛至沓來,青島金融“濃度”與“高度”相得益彰。
鑒于金融業發展現實,青島分類施策推動銀行業、保險業、證券期貨業、基金業等提質增效,推動財富管理、創投風投等優勢領域特色發展、支持法人金融機構做大做強,持續增強金融業綜合實力。
銀行業方面,青島將深化與銀行機構總部戰略合作,引導更多資源投向青島。保險業方面,將一步加快創新步伐,大力發展醫療責任險、安全生產責任險等產品,推動農業保險“擴面、提標、增品”,打造青島特色保險產品。證券期貨業方面,將推動已有機構提檔升級,進一步加大新機構培育引進力度,做大做強青島證券期貨市場。
青島還將放大在金融領域的創新優勢,在全國范圍內彰顯特色、形成示范。為此將把項目招引作為激發金融活力的核心驅動,加快聚集國內外優質金融資源,持續叫響“財富管理”“創投風投”城市品牌。
開放是青島金融業的最大特色與優勢,在最新一期的全球金融中心排名中,青島位居第31位。自2016年首次被納入全球金融中心指數榜單至今,青島已15次進入全球金融中心前50強,日漸受到全球經濟金融界關注。
放大金融業開放優勢也是青島加快建設金融強市的選擇之一,為此青島將扎實推進制度創新,依托上合示范區、青島自貿片區等戰略平臺,深化跨境投融資便利化、跨國公司本外幣一體化資金池等金融創新試點,進一步深化金融改革開放。
02
質效提升
實體經濟是金融的根基,金融是實體經濟的血脈,二者共生共榮。金融業能不能發展好,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融入和服務實體經濟的深度。
近幾年間,青島持續完善構建融資服務生態體系,新增貸款連續四年超過2500億元,股債直接融資超過4700億元,上市公司總數達到86家,為實體經濟振興發展注入充沛“金融活水”。
發揮現代金融的產業聚集力、政策傳導能力、創新力、普惠力等優勢,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和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讓實體經濟得到更精準賦能,是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效的“最優解”。
為此,青島將提升科技金融效能。構建“全生命周期”科技金融服務體系,針對不同發展階段的科技型企業需求,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務,促進“科技一產業一金融”良性循環。
擴大綠色金融規模。深入實施碳金融發展三年行動方案,豐富碳金融產品供給,完善綠色金融體系。
增強普惠金融實效。更加注重金融發展的多樣性、普惠性、可及性,讓廣大人民群眾共享金融發展成果。
探索養老金融“青島模式”。青島在養老金融領域承擔了一系列國家試點,通過用好試點機遇,加快推出一批養老金融新模式。
優化數字金融服務。以數字青島建設為契機,青島將統籌推進數字金融建設發展。推動數據資源共享共用,支持金融機構依法合規利用公共數據拓展客戶、管理風險。
為更精準賦能,青島還將做優做強“春雨行動”金融服務體系,切實提高金企對接的覆蓋面和精準度。落實“金融伙伴”制度,壯大金融輔導員和金融管家隊伍,創新金融問診、金融巡診服務機制,優化融資保障政策措施,引導更多金融資源投向科技創新、先進制造、綠色發展以及中小微企業。
在財金聯動方面,青島還將出臺“一攬子”政策方案,通過貸款貼息、風險補償、融資擔保等方式,吸引撬動更多金融資源,集中投向科技創新、新型工業化、綠色低碳轉型等重點領域。
03
生態優化
良好的生態是金融業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加快建設金融強市,需要堅持把優化金融環境作為推動金融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任務,讓各類金融企業在青島安心經營、放心發展。
金融生態優化,首先要統籌發展和安全。
市委金融辦表示,青島將建立健全央地協同金融監管機制,全面加強地方金融監管,提升監管效能,著力消除監管空白和盲區。
人民銀行青島市分行表示,將加強金融監管與風險防控化解。依法加強貨幣、征信、支付、外匯、反洗錢等領域監管,嚴厲打擊非法金融活動,維護社會穩定和經濟金融安全。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青島監管局表示,將全力以赴提升監管能力,堅決做到“長牙帶刺”、有棱有角,聚焦“關鍵事”“關鍵人”“關鍵行為”,嚴格執法、敢于亮劍。
青島證監局表示,將加強風險監測和綜合研判,對各類風險早識別、早預警、早暴露、早處置。
優化生態,還需以信用為本,以法治為基。
信用是金融的本質之一,沒有信用就沒有金融;法治是金融市場健康發展的根基,是維護金融安全的基石。為此,青島將持續健全社會信用體系,構建大數據時代下的征信體系,強化信用激勵約束,嚴格依法實施失信懲戒措施。加強法治建設,廣泛開展金融普法宣傳,為金融發展保駕護航。
點燃現代金融“強引擎”,加快建設金融強市,在金融業高質量發展的大潮中,青島要演繹出全新風景!
(作者 傅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