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手拍”上線兩月訪問量超500萬,雙向奔赴共創文明青島
發現問題隨手拍,“碼”上報料馬上辦。在過去的兩個月,“文明青島隨手拍”在青島掀起一股共創文明城市的熱潮。市民發現身邊的不文明現象,打開手機拍下照片,一鍵上傳到“文明青島隨手拍”小程序平臺,經過平臺指揮中心分揀、派發、落實辦理,問題很快便會得到解決與回復。
“文明青島隨手拍”目前主要受理的十大類問題包括:衛生臟亂、車輛亂停亂放、雜物亂堆亂放、公共設施缺損、亂貼亂畫小廣告、占路經營、纜線雜亂、綠化帶損壞缺株、公益廣告破損褪色、門頭招牌破損雜亂等。自2月13日上線以來,平臺累計用戶13.39萬人,平臺總訪問量527萬次,收到線索18.46萬條,辦結12.59萬條。
小程序激蕩起大漣漪,“文明青島隨手拍”已成為市民參與城市共建共治共享的有效途徑。無論是日常小事,還是“疑難雜癥”,凡是上傳至小程序中、經過核實的有效線索,均會得到落實與解決。在創建全國文明典范城市的過程中,市民與職能部門齊心協力,雙向奔赴,青島正在一步步奔向整潔美麗、文明和諧、宜居宜業的時尚之城。
作為一款便民小程序,“文明青島隨手拍”好不好用?效果怎么樣?這一點,市民最有發言權。
“晚上下班回來發現路修好了,沒想到效率這么高。”張先生通過“文明青島隨手拍”反映了小區門前人行道破損、擋車柱傾倒的情況,令他沒想到的是,不到一天的時間路面和擋車柱便修整好,“修好后的路面好看又安全,每天上下班路過時安心多了?!?/p>
“現在頭上的線纜理順了,蔚藍的天空抬頭可見,在小區里曬曬太陽、喝個茶都感覺心情舒暢。”在平臺上傳關于纜線雜亂的線索4天后,鄭先生看著原先懸在半空的電線、網線變得整齊有序,不禁連連稱贊。
“占車位用的錐筒、地鎖都不見了,小區里的道路恢復了平坦?!毙^內私裝地鎖情況曾讓王女士煩悶不已,在通過“文明青島隨手拍”小程序反映后,小區內私設的地鎖被集中拆除,王女士可算放心了,“孩子出門不會再被絆倒了。”
自“文明青島隨手拍”小程序上線兩個月以來,像這樣的事情數不勝數,“隨手拍”悄然成為越來越多市民的習慣。市民通過平臺上傳不文明現象,不僅能讓身邊的困擾得以迅速解決,更能有效參與到城市治理的過程中,真正成為城市文明的代言者、參與者、守護者與受益者。
市民拍照上傳的熱情持續走高,城市職能部門的行動緊隨其后。面對18.46萬條線索數量,各區市、各部門不斷提升“搶單”速度,在處理不文明現象的同時總結工作經驗,形成有力舉措,既要加速度,更要保質量;既要解決眼前問題,更要著眼建立長效管理機制。
——隨手拍帶動隨時辦。為了及時處理市民報料,青島藍谷管理局與物業方及環衛部門工作人員成立聯動工作群。任何人只要接到線索便會立刻發到群里,大家隨時協同處理。
——報料是號角,攻堅防回潮。為了防止小廣告回潮,李滄區李村街道少山路社區安排志愿者團隊定期定點巡查,一旦發現有亂貼亂畫現象立即清理。為了鞏固樓道雜物清理結果,西海岸新區隱珠街道聯合黨員志愿者、社區物業等多方合力,定期開展“回頭看”,防止隱患問題“死灰復燃”。
——執法有速度更有溫度。面對小區私搭亂建的“老大難”問題,市北區河西街道綜合執法中隊事先摸排,通過無人機對涉及小區進行航拍記錄,建立一對一臺賬,多次上門與住戶溝通,隨時保持電話聯系。
……
在兩個月的時間里,“文明青島隨手拍”的熱度不斷攀升,市民與職能部門形成合力,人人都參與到文明城市的建設中來。小廣告不見了、衛生死角消失了、亂停車輛有序歸位……看似簡單的隨手一拍,為市民帶來切切實實的好處,也讓家園變得更加整潔美好。
文明城市建設并非一日之功,接下來,讓我們一起繼續用好“文明青島隨手拍”平臺,共建文明城市,共享充滿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文明生活。(青報全媒體記者韓彤彤)
掃碼進入文明青島隨手拍小程序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