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以扎實舉措推進“深化作風能力優化營商環境”專項行動取得實效
推新舉亮實招 真抓實干優化營商環境
青島各級各部門各單位以扎實舉措推進專項行動取得實效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4月11日訊 連日來,青島各級各部門各單位深入貫徹落實“深化作風能力優化營商環境”專項行動要求,以市場主體需求為導向,紛紛推新舉亮實招,打造一流營商環境,全力實現營商環境、作風能力、發展質量“三個大提升”,推動專項行動取得實效,為青島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保障。
出新舉,推動惠企便民跑出“加速度”
市行政審批局開展“智審慧辦”品牌提升攻堅行動,持續拓展數字化審批服務場景,全面建成智慧審批平臺,加快建設“無證明大廳”,打造線上線下深度融合、協調發展、方便快捷、優質高效的數字審批“青島模式”。同時,在“青島市行政審批服務局”微信公眾號預留了一個空白菜單欄,邀請市民參與內容設計,打造“政民互動”新媒體平臺”。
市農業農村局創新構建農業行政審批受理零推諉、事項零積壓、審批零感覺、質量零差錯、過程零跑腿、結果零投訴的“六個零”模式,進一步方便企業群眾辦事。
市水務局變依申請服務模式為“一站式”主動服務,建立客戶代表業務臺賬和幫辦代辦臺賬,定期走訪客戶代表,實施定制化“精準”服務,切實做到讓用戶“零跑腿”。
市公安局研究制定《青島市公安局護航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優化法治營商環境32條措施》,從“服務城市發展戰略、優化利企便民服務、提升城市治理水平、深化行政審批改革、打擊突出違法犯罪、規范執法辦案行為”六個方面提升作風能力、優化營商環境。
青島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聯合青島市不動產登記中心、公證機構等部門,推出存量房住房公積金貸款“帶押過戶”新模式,更好滿足當前市場的改善性住房需求,激發存量房市場活力。
青島市場監管部門與相關部門聯合推出26條支持政策措施,以“系統集成”的方式為個體工商戶發展提供政策服務,幫助個體工商戶紓困解難,提振經營信心,共同促進個體工商戶健康發展。
青島市總工會通過完善“重點建、行業建、兜底建”三大建會模式,最大限度吸收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加入工會組織,精準化、特色化開展服務,保障勞動者合法權益。
亮實招,助力專項行動邁向“新高度”
全市醫保系統以“起跑就是沖刺、開局就是決戰”的戰斗姿態,推動職工醫保門診共濟改革平穩落地,門診慢特病向省統一標準有序并軌, 19批集采藥品耗材全面落地,新增普通門診異地聯網結算醫療機構113家,全力優化營商環境。
青島市律師行業采取理論先行、把握趨勢,加強聯合、擴大法律服務覆蓋面,精準推送、跟進服務等形式,用法律知識“清障”,在參與司法活動中護航,不斷提高護企能力。
青島仲裁辦結合仲裁工作實際,圍繞落實“深化作風能力優化營商環境”專項行動,出臺服務優化營商環境的七方面共14條措施。在加強案件管理服務、推進仲裁信息化建設、拓展仲裁服務領域、優化涉外仲裁服務、推行“3+N”互聯網仲裁“青島模式”等方面精準發力,助力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
城陽區結合各級“免罰清單”,對無主觀故意性、未造成嚴重危害后果的個體工商戶部分案件推行減免行政處罰政策,加強對免罰后主體的指導規范和后續監管,形成免罰、整改、規范工作閉環,打造更優個體經濟營商環境。今年以來,城陽區共對個體工商戶違法案件給予免于處罰31件,為當事人免除罰款135萬元。
即墨區金融業發展促進中心、青島藍谷管理局科技創新和投資促進部共同組織銀行、專家和企業開展交流座談會,介紹銀行面向科技小微企業的普惠金融產品,架起企業與銀行溝通的橋梁,努力“支小、支早”,通過個性化金融產品為中小企業發展提供資金支持。
強作風,確保政策落地見到實效
市人社局舉辦“深化作風能力優化營商環境”一季度“處長擂臺”,強調政策落地比制定政策還重要,說出去的話,就一定要做到,全市人社系統要聚焦優化“六個環境”,扎實開展“強化政策供給兌現”等“六大重點攻堅行動”,著力提升服務市場主體的能力素質和專業化水平,全面打造就業穩企、社保惠企、人才強企、法治護企的一流營商環境。
團市委、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聯合推出青島市青年“家”計劃,著力打造“一站式、全鏈條、全周期”的青年住房服務體系,解決當前青年面臨的租房難、購房貴、職住不平衡等問題,助力營商環境進一步優化提升。
青島自貿片區建立“333”企業服務體系,實施“政策上門、關愛上門和問計上門”三項上門服務計劃、推動“信用賦能、數字賦能和金稅賦能”三個賦能行動、搭建“三位一體”服務體系,發揮才企綜合服務公司、營商環境企業家督導委員會作用,組建企業聯合會暨企業家協會,不斷激發企業干事創業活力。(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余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