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島快評|鄉村旅游助力鄉村振興看鄉村旅游的發展新模式…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正在逐步向前,人民富起來之后,旅游的需求也日漸高漲,現代的旅游消費者,早已不滿足于傳統的景點觀光式旅游了。和農村、土壤、莊稼、田野待在一起,感受生活的美好,是不少人選擇旅行目的地的新標準。在推動鄉村振興的道路上,旅游作為一個全新的發展點,給鄉村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也有許多地方乘著鄉村振興的東風繪就了一幅幅動人的鄉村旅游畫卷。
要致富,先修路。這句順口溜已經沿用了幾十年,如今也不過時。想要以旅游業推動鄉村振興,必須解決農村的道路交通問題,讓道路平整,路網稠密,才能方便城鄉之間的交通往來。3月7日,山東省政府新聞辦舉行“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系列發布會的第一場中,山東省交通運輸廳副廳長張玉宏介紹說,五年來,山東累計新改建6米寬以上農村公路6.4萬公里,路網結構更加完善,服務通達水平顯著提升。截至2022年底,全省農村公路達26.26萬公里,路網密度達167.6公里/百平方公里,居全國前列。截至目前,山東全部鄉鎮、建制村和較大自然村,以及重要景區景點實現通瀝青(水泥)路,對村內街巷集中硬化,基本實現“戶戶通”,群眾告別了“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腳泥”的歷史。具備條件的建制村100%實現通客車,農村客運公交化改造率達96%以上,全省縣、鄉物流網絡節點覆蓋率達100%。
山東農村交通基礎設施條件全面改善之后,道路通了,路網密了,有許多美麗的公路成了網紅打卡地,煙臺招遠“歐邱線”、臨沂沂南“愛尚沂南紅色之旅”,相繼入選全國“十大最美農村路”;濰坊安丘“天路”、臨沂郯城許家湖“重坊環線”,先后評為“最具人氣的路”。
路通了,游客也就接踵而至。山東各地在田園鄉村中打造獨特的鄉村生活美學,為游客提供了一種返璞歸真的新型娛樂方式,也為鄉村振興找到了更新更好的發展道路。
青島市城陽區惜福鎮街道青峰村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村莊位于山腳,依山就石,打造了3A級紅色旅游勝地毛公山景區。在開發過程中,青峰村將文化注入到旅游資源中,突出紅色旅游的特色,使毛公山景區獨具魅力,每年接待游客70余萬人次。之后,青峰村用景區的火爆帶動村莊的振興,他們聘請清華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對村莊改造統一規劃設計,保留鄉村原有的田園、山體古樹等,之后在原址上翻新建設,保留了村莊的原汁原味,也讓整個村莊變的煥然一新。目前,青峰村固定資產約1億元,全村共69戶,村集體年可支配收入269萬元,村民的腰包真的鼓起來了。
除了以景點帶動村莊發展的振興模式之外,山東鄉村旅游還有更多充滿特色的發展模式。如青島城陽山色峪、平度大澤山,都是以鄉村本身的優質農產品作為金子招牌,打出自己的品牌吸引游客,之后對鄉村進行基礎設施的提升和改建,最終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IP。
不僅是農產品,高新科技也已經走進了農村,成為了鄉村旅游帶動鄉村振興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萊西店埠航空文化特色小鎮,通航旅游、低空體驗等航空旅游產業正在崛起,其中,鮮多多農場已經升級改造為奇幻航空城——航太樂園,“科技、文化、體驗、娛樂、休閑、商業”一體,增加大量互動和體驗項目,這里正在全力打造精品旅游兼顧通航空中觀光旅游的國家4A級旅游景區。
旅游是推動鄉村振興的巨大動力和手段,建設美麗鄉村和農民幸福家園能不斷提升農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只要肯干,只要敢想,就一定能振興一方鄉村,致富一方百姓,美好一片天地。
文|牛曉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