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 在看不見的戰線上剜除黑惡毒瘤
“寇可往,我亦可往”豪情背后是對家人的虧欠 嶗山掃黑民警講述鮮為人知的感人故事
一名犯罪嫌疑人(中間藍衣者)被抓獲后,掃黑民警帶他乘船返回岸邊。
一名犯罪嫌疑人被掃黑民警抓獲。
提到掃黑和掃黑警察,很多人會想到那些殊死搏斗、爭分奪秒、斗智斗勇的場景。
與黑惡勢力較量,不僅要生死相搏,更多的是殫精竭慮。
黑社會性質組織大都在所在區域、行業領域盤踞多年,形成特定的利益群體和穩固的“攻守同盟”;很多組織成員多次受過打擊處理,面對調查,已經是“滾刀肉”;很多受到侵害的群眾往往不敢指認,有的甚至已經遠走他鄉。
掃黑,不僅考驗著每一個民警的膽識與謀略,更是一份常人難以想象的奉獻與犧牲。近日,記者走近嶗山公安分局刑警大隊掃黑民警,聽他們講述那些鮮為人知的故事。
婚前一個月 他在抓捕涉黑頭目現場打頭陣
2020年8月,青島某小區,嶗山公安分局刑警大隊民警陳曉正在收拾行裝,準備前往成都執行抓捕任務。
雖然不到30歲,但他早已習慣了奔波。哪里有犯罪嫌疑人的線索,他就趕往哪里。但這次抓捕,讓陳曉不免有些緊張:他要參與抓捕的是一個涉黑組織的頭目王某。
頭目落網,是涉黑案件偵破的關鍵一環。如何確保抓捕的萬無一失,是陳曉和同事們一直在思考的。出發之前,嶗山公安分局刑警大隊專案組經過研判,已經做足了前期工作。抵達成都之后,陳曉和同事們立刻聯系當地警方,到王某可能藏身的地方摸排。
“掃黑除惡專項斗爭開展之后,他(王某)自己感覺到被盯上了,潛逃到成都,平時深居簡出。”陳曉稱,他和同事們經過三天的摸排后鎖定,王某藏身在一棟高層住宅17樓。
一張抓捕的大網就此展開。陳曉主動請纓,擔任抓捕組第一梯隊成員。第一梯隊,也意味著要替所有戰友扛下不可知的風險:王某可能隨身攜帶兇器,他在“江湖”上和人真刀真槍比試過,這次落網意味著終結,誰也無法確定王某會不會拼命反抗;王某藏身17樓,誰也不知道他會不會沖動之下作出極端舉動。
這一切,都是陳曉即將面對的。很多人不知道,陳曉還有個身份:一個月之后,他就要當新郎了。“走之前,我只說要去出差,沒敢告訴未婚妻這次有多危險。”陳曉稱,他深知她的溫柔體貼,正因為如此,他不想讓未婚妻擔心。
抓捕之前的那一分鐘,陳曉的心提到了嗓子眼,渾身肌肉開始繃緊。當同事設法敲開門后,睡眼惺忪的犯罪嫌疑人出現在大家面前。陳曉和同事們一擁而上,將其制服并戴上了手銬。
一個月后,抓捕時目光如炬、身形矯健的陳曉,換上了筆挺的西裝,臉上洋溢著幸福的微笑出現在婚禮現場。他,有了自己的家。其實,他已經守護過無數個家庭的平安。這份守護,日后還將繼續。
用掃黑劇片尾曲鼓勁:
墻,推倒了就是橋
2021年8月,電視劇《掃黑風暴》在央視熱映。
嶗山公安分局刑警大隊民警周楚在朋友圈里,分享了這部劇的片尾曲。
“沒別的,就是想給自己鼓勁!”周楚說。他和同事們當時正在偵辦一起涉黑案件,相對容易的工作之前已經全部完成,案件已經進入攻堅階段,他和同事們每天早出晚歸,面臨著極大的壓力,回到辦公室,經常是一躺下就睡著了。
越接近核心證據,越是勞累:周楚和同事們面對的這個涉黑組織,和《掃黑風暴》電視劇里演的一樣,在所在區域、行業領域盤踞多年,團伙成員即使落網了,也在觀望徘徊、舉棋不定,坐觀事態變化發展,意圖“謀定而后動”。除此之外,組織的外圍人員和相關利益方正試圖隱匿或者毀滅證據,制造障礙對抗調查。更重要的是,很多受害人經不起暴力的威脅,不愿再回憶當時的事情,或者干脆遠走他鄉。
根據《刑法》和相關司法解釋,黑社會性質組織有組織特征、經濟特征、保護傘特征和危害性特征四個成立條件。必須在四個方面獲取關鍵證據,才能把組織成員們送上審判臺,讓他們得到應有的懲罰。周楚偵辦的這起案件中,關鍵的受害人胡先生不敢出面,一是害怕自己被單位追責,二是害怕被報復。周楚正在想辦法時,副大隊長伸出了援手。他和同事多次上門找到了胡先生,經過反復勸說,用誠意打消了胡先生的顧慮。
胡先生的關鍵證詞,和物證、監控等構成完備的證據鏈條。除此之外,胡先生還提供了很多公安機關不掌握的信息,讓警方在深入偵辦案件時少走很多彎路。
上門勸說的不僅是刑警大隊主要領導,分局主要領導也經常出面協調勸說。從一開始的故意躲避,到配合,再到主動提供線索,受害群眾的態度,讓從警10多年的周楚心生感慨: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的拳鋒所向,是黨和人民群眾的強大意志。黑惡勢力作為和諧社會的一個巨大毒瘤,不僅給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帶來了極大的危害,而且也影響到了整個社會的繁榮穩定,人們無不對它咬牙切齒、恨之入骨。但是,黑惡勢力犯罪,會給群眾帶來巨大的心理創傷。正因為如此,作為公安民警,要持續保持對黑惡勢力違法犯罪從嚴懲處的高壓態勢;貫徹“打深打透”要求,推進“打傘破網”“打財斷血”,力求除惡務盡。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只有把掃黑除惡當成一項值得奉獻青春和熱血的事業,才能把受害群眾的顧慮打消。墻,推倒了就是橋。
“寇可往,我亦可往”
豪情背后是對家人的一份虧欠
2021年5月,《反有組織犯罪法》正式實施。這部法律落實依法治理、系統治理責任,要求各部門加強聯動,形成治理合力,持續提高掃黑除惡法治化、規范化、專業化水平,務求實現常治長效。
警察辦案,講究證據。黑社會組織由于成員多,犯罪次數多且根深蒂固,要取得過硬的證據,民警和落網的犯罪嫌疑人在審訊時會經過多次“交鋒”。由于犯罪嫌疑人被羈押在看守所,審訊都在這里進行。
每天在路上來來回回,必會耽誤寶貴的時間,案件的偵辦等不起。“犯罪嫌疑人能進,我們也能進去!”為了盡快取得突破,專案組民警決定,在看守所內設置臨時住所,這樣可以每天專心致志參與審訊。
這份“寇可往,我亦可往”的豪情背后,其實是一份犧牲。進入那扇鐵門,意味著和親人隔著幾十公里,不能相見。民警趙勇的妻子當時懷孕9個月,身邊正是需要人照顧的時候,趙勇只能把照顧妻子的重任委托給丈人和丈母娘。趙勇的同事蔡超長期奔波在取證、提審的一線,身體已經亮起紅燈,他卻已經提前備好了藥,主動請纓加入駐所辦案隊伍。
民警劉祥在那次辦案過程中,也參與調查、審訊、整理材料的一系列工作。很多人不知道,劉祥下班后,經常不回家而是直奔醫院。他的父親身患胰腺癌,每天更多陪伴在老人身邊的是劉祥的妻子。劉祥只有晚上才能守在父親身邊,他想讓父親知道,兒子工作再忙,也沒有忘記這個家。
“我們的民警相對年輕,每名參與掃黑除惡的民警,都在專項斗爭中得到洗禮和歷練,有了全新的成長經歷。”嶗山公安分局刑警大隊相關負責人說。有的青島市民,可能并不知道他們的存在,但他們卻時刻在為島城守護平安捍衛光明,他們用自己的行動詮釋著掃黑除惡的錚錚誓言,在這場斗爭中書寫著對黨和人民的無限忠誠與熱愛。
觀海新聞/青島晚報 首席記者 劉卓毅
(根據辦案要求,掃黑民警系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