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場三個月!這塊困擾青島多年的短板快速補齊,更大的“想象空間”正在打開……
8月12日—11月12日,已轉場三個月的青島膠東國際機場,給城市帶來的改變不斷顯現。
一度制約青島民航業發展的貨運短板,隨著膠東機場轉場投運加速補齊,成為城市一個新的增長點。統計顯示,今年1至10月,青島機場完成貨量19.6萬噸,接近去年全年,同比增長21.3%。其中,國際及地區貨量7.7萬噸,同比大幅增長80%。
國際航空貨運市場的蓬勃發展,與青島進出口貿易的繁榮相輔相成,印證了青島這座中國對外開放前沿窗口城市的澎湃活力。
據青島海關統計,今年前10個月青島市外貿進出口總值6975.6億元人民幣,已超去年全年,比去年同期增長36.7%,較2019年同期增長45.8%,占同期山東省進出口總值的29.2%。
當然,航空貨運的逆勢增長還要歸功于國家、省、市對疫情的有效管控,歸功于穩外貿政策成效的持續顯現,歸功于跨境電商、海外倉等新業態的快速發展……
01
貨運航線開發速度:前所未有
航空貨運是國家重要的戰略性資源,具有承運貨物附加值高、快捷高效等特點,是穩定供應鏈、發揮機場動力引擎作用的重要途徑。近年來,鄭州、成都、西安等國內城市競相發力打造航空物流樞紐,貨運競爭日趨激烈。
2019年和2020年,青島機場分別完成貨郵吞吐量25.63萬噸、20.67萬噸,國內排名穩固在第14位。排名雖然穩固,但對標先進航空物流樞紐城市,青島貨運航線輻射能力和通達能力明顯滯后的短板也非常明顯。
按照2019年的數據,青島機場國內全貨機航線僅通達杭州、南京等少數城市。面向國際市場的全貨機航線僅有3條,連通韓國、日本和美國東部,尚未覆蓋與青島外貿聯系密切的歐洲和東南亞地區市場。受制于國際貨運航線運力不足、航線通達性不高等原因,青島地區部分國際貨物轉至北京、上海、鄭州等機場發運。
直面問題,青島加速“補短板”。今年以來,在確保疫情防控措施落實到位的前提下,青島機場積極優化時刻資源,結合運力配置、補貼需求、市場組織及運行保障條件,重點選擇與防疫管控扎實到位、網絡渠道全面通暢、市場運營靈活高效,具備實力、資源和可持續發展條件的航空公司和運營商開展合作,大力開發貨運航線航班,開發速度前所未有。
3月3日和4日,青島機場接連開通了兩條青島至大阪全貨機航線,分別由天津貨運航空和圓通航空執飛。
4月20日,由圓通航空執飛的青島至東京全貨機從青島機場起飛,3小時后抵達東京羽田機場。這是青島飛往東京的第二條全貨機包機航線,每周運行4班,往返定班常態化運行。這條航線與全日空航空公司于凌晨時刻執飛的青島至東京全貨機航線在時刻上形成了互補,有利于青島機場在更大的市場空間中吸引配置貨源,滿足不同貿易方式下各類型貨物的高效運輸需求,助力中日貿易發展。
5月12日,一架搭載33噸跨境電商貨物的全貨機定班航班從青島出發,運抵俄羅斯莫斯科。這是青島市首班至俄羅斯的全貨機定班航線。開通后,相較之前貨物采用船運、火車運輸等方式,可平均節省貨物運轉時間近70小時,單次為企業增收30余萬元。
5月14日,青島至河內全貨運包機開通,首個航班滿載服裝、日用百貨等跨境電商貨物。這是中國率先批準RCEP協定后,山東省首條至東盟國家的全貨運包機,每周執飛三班。經由該包機,山東本土出口商品5個小時可抵達越南,最快次日即可送到當地消費者手中。來自越南的進口生活資料,僅需半個工作日就可抵達青島口岸,貨物運輸時效大大提高。該包機的開通,山東對東南亞市場貨源的吸引力大大提升,更多省內產品可銷往東南亞市場,東南亞優質產品也可更快進入中國。
6月10日開通的青島至阿拉木圖全貨機定期直航航線進一步增強了青島與上合組織國家和地區航空物流的互聯互通,對承接“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新平臺、服務上合示范區建設等將起到有力的助推作用。哈薩克斯坦既是上合組織重要成員國,也是中亞地區最發達國家。阿拉木圖機場承載了68%的航空物流,是該國最大的國際航空樞紐。
在前期芝加哥、列日全貨機航線的基礎上,今年,青島機場相繼開通運營至多倫多、溫哥華、莫斯科、倫敦、阿拉木圖、首爾、東京、大阪、河內等北美、歐洲、日韓及東南亞9個航點的全貨機和“客改貨”航班。目前,青島機場國際全貨機航線增至7條,數量創歷年新高。
02
拉動貨運增長,“膠東紅利”加速釋放
8月12日轉場以來,青島機場集團秉持“轉場即轉型”的發展理念,持續增強航空貨運發展效能,“膠東紅利”加速釋放。
在防疫嚴峻和人員保障壓力劇增的形勢下,膠東機場突破保障能力“天花板”限制,陸續開通仁川、多倫多、溫哥華、倫敦等“客改貨”航班。在配套服務方面,青島機場全面打造“客改貨”包機服務品牌,成立專項突擊隊,提前協調航空公司、貨代企業、聯檢等單位,一同對“客改貨”業務進行風險評估。通過在客艙鋪設滑毯、打造工作梯等舉措,在嚴格落實防疫管控要求的基礎上,“客改貨”平均保障時間約3個小時,率先走在行業前列。自8月12日轉場至10月,膠東機場累計保障“客改貨”貨量2.3萬噸,同比增長22.6%。
10月份,青島機場國際及地區單月貨量首次突破萬噸,創歷史最高水平。膠東機場海關統計顯示,其中共有50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貨物經青島機場口岸進出口,進出口總值達7.2億元人民幣,為青島建設上合示范區、山東自貿區青島片區以及“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新平臺等開放平臺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首破萬噸的背后,也是機場口岸營商環境改善的佐證。與流亭機場相比,膠東機場持續優化提升貨運通關和監管流程,為進出口貿易企業送去了“真金白銀”。
進出口企業在膠東機場向機場物流有限公司支付的進口貨物操作費用較原流亭機場降低0.5-1.4元/公斤,降幅達41%-66%;出口貨物操作費用降低0.2元/公斤,比之前節省18%。海關取消二級庫監管,企業無需租賃及管理二級庫,倉儲費用也顯著降低。機場物流有限公司一條龍完成出口貨物主分單理貨,從收貨到安檢20-30分鐘即可完成,效率較之前提升50%。經漢物流有限公司空運部總經理徐振說,新監管模式下,該公司每年預計節約物流成本約28萬元。
膠東機場海關采取一系列大刀闊斧的監管改革措施,有效提升了青島空港口岸的核心競爭力。轉場后,貨物出口入站和進口提貨均取消了短駁環節,給企業帶來最明顯的感受是物流成本降低和效率提升。
“進口貨物當天落地當天提貨已經成為常態,進出口貨物從提前申報、拆分艙單、接受查驗到最終提貨放行,整個流程日益順暢,效率有了質的提升。”中外運-敦豪國際航空快件有限公司山東分公司清關主管生志剛介紹,進口貨物到港當日,公司報關貨物的45%-50%可以完成清關,平均通關時效較之前縮短6小時以上。經初步測算,轉場以來公司進出口快件倉儲費和操作費比在流亭機場節省約12.6萬元。
03
打造競爭力更強的航空物流樞紐
當前,受疫情形勢影響,行業恢復發展仍面臨較大壓力。
在民航局11月10日召開的11月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民航局計劃司副司長張清介紹,在疫情防控、企業虧損、安全壓力交織的形勢下,民航局于9月份推出促進民航恢復發展的“一攬子”對策。下一步,行業將繼續緊緊圍繞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行業安全恢復發展,抓好繼續堅守航空安全底線,繼續筑牢民航疫情防線,繼續發揮市場主體作用,繼續提升資源配置效率,繼續釋放運行保障能力,繼續加大政府扶持力度“一攬子”六方面政策的落實,努力促進行業持續穩定恢復。
面對新的市場格局和行業發展趨勢,青島機場要用足用好行業政策,從嚴從細從實做好疫情防控,提升安全服務運行管理,持續完善拓展貨運航線網絡,加快拓展市場發展空間及規模,著力增強貨運發展水平,全力打造“世界一流、國內領先”的東北亞國際樞紐機場。
更要看到,隨著膠東機場通航投運,支撐青島航空物流發展的有利因素正在積厚成勢:
在膠州,依托膠東機場優渥的航空資源,一批重點物流項目正全速建設,一個千億級航空物流產業集群強勢聚攏;以膠東機場為核心,聯通青島港、傳化公路港、上合青島多式聯運中心,“海陸空鐵”四港聯動,一個促進東西雙向互濟、陸海內外聯動的開放高地正強勢隆起。以膠東機場為載體,膠州市正申請空港型物流樞紐,一個商通四海的“空中絲綢之路”即將“浮出水面”。
在西海岸,全省首個航空物流超級貨站項目正加緊試點推進。今年1月,中國民航局公布了全國首批提升航空物流綜合保障能力試點項目,由青島機場集團實施、西海岸新區保稅物流中心參與申報建設的提升機場貨運設施項目——山東自貿區青島片區航空物流超級貨站一期成功獲批。超級貨站,在業內也被稱為“沒有跑道的貨運機場”。
項目建成后,過去需要在機場完成的跨境電商國際段空運貨物復重、安檢、通關等裝機前全部操作可前置到貨站完成,大大提高機場跨境電商貨物運輸組織效率,空運物流地面轉運時效可提高50%以上,物流成本下降30%左右。超級貨站將充分發揮樞紐作用,依托“中日韓海上高速公路”,把青島機場與韓國仁川機場、日本東京羽田機場、大阪機場等世界級航空貨運樞紐連接起來,打造中國最具競爭優勢的東北亞海陸空集疏運中心。
膠東啟航,未來已來。一個競爭力更強、輻射范圍更廣的航空物流樞紐正在崛起。期待著膠東國際機場帶給我們更多更大的驚喜,給城市帶來更多的可能。
作者 |周建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