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真人视频网站直播下载,国产男女免费完整视频,亚洲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精产国品一区二区区别

青島新聞APP

打開

是誰“拉響”青島的防空警報?

2021-11-14 08:46    青島新聞網

如果沒有他先期的考察,歷史會是什么走向呢?刺耳的防空警報聲,來源于這樣一個“蝴蝶效應”?

2021年11月14日,刺耳的防空警報聲將再次在青島上空響起,從林立的寫字樓到幽靜的住宅區,從碼頭到車站,空氣都變得有些震顫。

音樂直通人的情感,警報聲刺激著人們的敏感神經,這聲音令人緊張、躁動、沉思、警醒……它提醒著居住在這座美麗的城市中的人們,不要忘記曾經的屈辱,同時也要有國防觀念和憂患意識。

警報聲從何而來?市民不由自主地想要尋找聲音的“源頭”。當然,這個源頭指的是前因。

像是一陣急促的上課鈴聲,歷史的教科書再次翻開——

01原點

潮漲潮落,日月更迭,千百年來,這片海灣已經習慣了寂寞,卻不想在帝國的晚期,迎來了新生。

雖然大清帝國已日薄西山,但太陽每天都是新的,尤其是1891年6月14日這一天。

這一天,光緒皇帝下旨,批準在膠澳設防,這是青島建置的開始和發展的原點。

如今,距離這個原點有130年了。

有人說,青島建置是李鴻章上奏的結果,應稱他為青島城市的創始人(其中也有當年山東巡撫張曜的一份功勞)。李鴻章是在充分意識到膠州灣設防刻不容緩之后,才上的奏折。

只可惜,想到了設防,卻難以設立堅固之防,僅在6年之后,1897年11月14日,德國借口“巨野教案”,派軍艦強占膠州灣,從棧橋登陸,奪取青島炮臺。

被帝國主義悍然侵占,這也成為了青島永遠的傷疤。每年11月14日全城響起的防空警報,似乎是揭開這個傷疤之后疼痛的呼喊,又像是在警醒世人,雖然這樣的歷史一去不復返了,但我們應該安不忘危,奮發圖強。

124年了,世事變遷,早已換了人間。現今的強大,更反襯出當年的貧弱。

歷史令人慨嘆之處有二:一是雖然沒有“如果”,但人們往往喜歡假設一番;二是在假設一番之后會發現,很多的歷史竟然是一個“蝴蝶效應”。

年少時不理解、不相信一只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熱帶雨林中的蝴蝶,偶爾扇動幾下翅膀能在千里之外引發一場龍卷風。長大后才明白,“蝴蝶效應”無處不在,人生道路的轉折之處往往是一個偶然的微小變化、一場意外,歷史的河流也竟然會因為某一個人而轉向。

尋根溯源,德國侵占青島這樣一個大事件,追溯開去,很大程度上竟然是因為一個德國人。

02“信號彈”

"眼前的景色突然發生了變化……這里的人穿著好一些而且行為舉止更加文明。我們之前總聽到的洋鬼子再也沒有人喊了。之前見過的街道大都很破敗,現在卻既寬又干凈,鋪著大石條,甚至路兩邊還栽上了樹,這在江蘇省從來沒有見到過。"

1869年3月28日,一個德國人沿大運河從蘇北進入山東。

在他的筆下,當年的山東似乎比江蘇更為發達一些。這也從另一個側面反映出在孔孟之鄉儒學對人們的教化。當然,以現在的眼光來看,他是從一個GDP全國第二的省份跨入了全國第三的省份,在山東,他有了一個巨大的發現。

此人叫李希霍芬,“李”是音譯,當然他也不姓李,他的全名是費迪南德·馮·李希霍芬。據說他中文名字中的“李”字取自清廷重臣李鴻章之姓,希望能借此增加親和力,抬高自己的身份。

他是1868年9月經日本來到中國,開始了獨立研究的中國之旅。他在去往北京總理衙門領取護照時,遵照朋友的建議,有意將其姓氏中譯由最初的“栗”改為“李”。

此人在中國近代史上赫赫有名,很多青島人都很熟悉,因為他對青島、對山東有著莫大的影響。

(自畫像)

他能夠來到中國,自然與世界局勢有關,在那個弱肉強食的年代,清政府經太平天國的鬧騰之后,更加孱弱,列強虎視眈眈。

第二次鴉片戰爭之后,英法迫使清政府簽訂《天津條約》,這刺激了德國人。1859年9月29日,普魯士政府在1859年秋天派出一支使團(一個外交使團、三艘軍艦)前往東亞,與中國、日本、暹羅建立外交關系并締結商約。其中,地質學家費迪南德·馮·李希霍芬就是該使團的成員之一。李希霍芬隨團到過中國的香港、廣州、上海,但是沒有深入中國內陸,不久轉而去了東印度群島(馬來群島),隨后在美國西海岸一住就是6年。

從1868年開始至1872年為止,李希霍芬在中國共計開展科學考察旅行7次,涉及13個行省。

青島文史專家周兆利在《從門戶到綜合中心:隱藏在青島定位背后的那些夢想》一文中,記載了當年李希霍芬在山東考察的情況:

山東之行是他在中國考察最詳密的一個省份。1869年3月,李希霍芬攜一個翻譯和一個仆人,從魯蘇交界的郯城縣飲馬莊踏上齊魯大地。在為期一個多月考察中,他每天只睡4個小時,早晨4點起床,6點出發,直到晚上6點才歇腳。晚飯后點燃蠟燭,一個人繪圖、寫日記,整理白天收集的礦石,每天工作到很晚。他在山東跋涉2330華里,走遍4府、10縣,重點考察沂州(今臨沂萊蕪一帶)、泰安、博山、濰縣、芝罘(煙臺)……

他發現了膠州灣的巨大的交通價值。他在《中國》一書中,強調德國要注意華北門戶膠州灣的戰略重要性,鼓吹中德兩國應有更密切的聯系,甚至為山東和膠州灣出了專述,在《華北大地質及地理圖》中清晰地勾畫出潛在寶藏。

1897年11月,德國悍然出兵侵占膠州灣,并在次年3月份與清政府簽訂《膠澳租借條約》。

從19世紀60年代李希霍芬考察山東礦產資源以來,至1898年3月6日為止,德國人用30年的時間,完成了從夢想到計劃、從計劃到實施、從實施到得手的全部過程。

在德國侵占青島過程中,李希霍芬這名“中國通”像是為德國政府點燃了信號彈,指明了方向:快來,這里!

如果沒有他先期的考察,歷史會是什么走向呢?

刺耳的防空警報聲,來源于這樣一只“蝴蝶”?

03膠濟鐵路

在濟南,出了濟南火車站不遠,就有個“膠濟鐵路博物館”。游客來到這里之后,可以免費參觀。

膠濟鐵路博物館院內的老式火車。

1904年6月1日,膠濟鐵路全線通車,一列車頭印著“LI Hau Fen”字樣的蒸汽機火車徐徐進站。

“LI Hau Fen”,就是德國地質學家李希霍芬。

膠州灣乃中國最重要之門戶。

欲圖遠東勢力之發達,非占膠州灣不可。

這是在膠濟鐵路博物館內,李希霍芬的介紹是其中的重要內容。膠濟鐵路的修建,也是來自于他的主意。

在他眼里,山東半島以西的廣大腹地,宛如一條飄逸的黑綢帶,上面綴滿烏黑閃亮的煤和鐵。

這樣誘人的腹地自然引發了李希霍芬設計一個自由港和一條連接伸向腹地的鐵路的構想:

膠州灣的開放和上述與內地連接的交通線的開辟,是山東豐富的煤礦資源的前途所在……

1873年,李希霍芬回國,此后用后半生大部分精力撰寫了一部巨著:《中國》。全書共5卷。在1882年出版的第2卷里,他指出,膠州灣是適合德國占領的理想地點。首次正式提出修建一條從膠州灣出發、連接山東的煤田、經濟南府通向北京和河南的鐵路……這個以膠州灣為中心的鐵路網計劃,對德國選擇山東作為勢力范圍有重大影響。

1898年3月6日,李鴻章、翁同龢與德使海靖在北京簽訂了《膠澳租借條約》,準許德國在山東修筑兩條鐵路,一條自膠州灣經濰縣、青州至濟南及山東省界;一條自膠州灣經沂州、萊蕪至濟南。鐵路兩旁30華里內的煤礦準德商開采。

膠濟鐵路像一輛戰車,從沿海向內地隆隆推進。1901年4月,筑至膠州。1902年6月,筑至濰縣;1903年4月,通至青州府;9月,到達張店……1904年6月1日,通至濟南。

以膠州灣為門戶,利用“不凍良港”建立出海口,大肆攫取山東等地的煤炭等資源,德國在青島投入了大量建設資金,他們謀劃的是“百年大業”。他們沒想到的是,在1914年會發生日德戰爭,他們失去了這塊殖民地。

落后就要挨打,挨了一頓打,還要再挨另一撥人的打。

這是落后者的宿命。要擺脫這種輪番挨打的局面,惟有自強。

歷史告訴我們,要有憂患意識。

這,也是防空警報的另一個意義。

04“淪陷天使”

毋曰一文弱之地質家,而眼光足跡間,實涵著無量剛勁善戰之軍隊。蓋自利氏以來,膠州早非我有矣。今也森林民族,復往來山西間,是皆利忒何芬之化身,而中國大陸之淪陷之天使也,吾同胞其奈何。

這是魯迅先生在1898年寫下的一句話。

“利忒何芬”是李希霍芬之前的音譯。這句話直白地說,意思是李希霍芬雖然是個地質學家,但他卻代表著一支剛勁的軍隊,軍隊也都是他的化身。對李希霍芬的這個評價也廣為人知:

淪陷天使。

這名德國地理、地質學家、學者,對其的評價一直呈兩極分化狀態。

從做調研做學問角度來看,他是一名優秀的學者,他在中國各處進行實地考察,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其中就有黃土高原“風成說”理論、提出“絲綢之路”概念、首示“羅布泊”位置、景德鎮“高嶺土”命名、定義“四川紅色盆地”等等,這些成果自始至今都在強烈影響著中國相關學科的理論與實踐。

馬未都曾在一期節目中大贊他是一個“牛人”,并從陶瓷發展角度講述了李希霍芬在景德鎮如何發現并命名了高嶺土。

馬未都還提到,李希霍芬在每到一個地方住宿時,只要有一張桌子,總會把德國國旗工工整整地鋪好。

作為對自己國家的愛國之情的表達,這一舉動無可厚非。但站在我們的角度來看,他并不是一個純粹的學者,他的所作所為,有著很強的政治意圖。正如很多人對他的看法:

間諜。

他是學者,是游客,其身份也擺脫不了間諜的質疑。他帶來知識,同時也帶來災難。

他通過自己的調查,在地質地理學上有很多開創性的研究成果,中國首個地質學博士翁文灝曾說,“中國地質學之鞏固基礎,實由德人李希霍芬氏奠之……李氏對于中國主要地質構造及地文之觀念,其偉大之貢獻,實無其他地質學家足與倫比。”

另一方面,他的調查重點是中國的煤炭等資源分布,他認為“山西煤炭資源可供世界二千年之用”。他為德國人指明了侵略的道路。

“淪陷天使”,一半是天使,一半是惡魔。

對于李希霍芬是學術家還是間諜的爭論,學者郭雙林評價比較到位,“當專家的視野和傳教士般的熱情結合在一起貫穿于國際政治,再美好的初衷也必然結出可怕的后果。”

德國明信片,描述德軍攻占膠州灣的場景,該軍事計劃多次參考李希霍芬的結論。

05為何而鳴?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

歲月改變了城市的面貌,卻抹不去城市的記憶。那段屈辱的往事,永遠留在了歷史中,也鐫刻在了人們的記憶里。

歲月只是見證,是人改變了城市。青島這座建置時間僅130年的城市,從出生起便飽受帝國主義欺凌。隨著新中國的成立,青島迎來了發展的春天,社會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譜寫了壯麗的詩篇。

在網上,不時有一種聲音,一到強降雨天氣不少網友會提到當年德國在青島建的下水道,一提下水道便會聯想到當年的建筑,德國人打下的“地基”,甚至有人借此為其侵略行為“洗白”。

在下水道的問題上,其實媒體早已有澄清,當年所建的下水道占比非常小,所發揮的作用微乎其微,網上流傳的包有備用螺絲的“油紙包”也是假消息。

而就侵略殖民這一事實來說,容不得半點美化,他們在中國的奴役、掠奪,損害的是財產和領土完整,踐踏了國家的尊嚴和主權,給中國人民造成的傷害永遠無法從歷史中抹去,在感情上也永遠不能得到原諒。就像誰的家里也不希望闖入外來者肆意倒騰一番。

和平之道,惟有自強。

李希霍芬像是一只扇動翅膀的蝴蝶,推動德國入侵青島,給歷史留下了不光彩的一頁。

其實,“蝴蝶之翅”只是恰似壓垮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造成雪崩的最后一片雪花,晚清政府自身的貧弱才是主因,在虎狼們的鼻子中那是一種誘人的血腥味。

強大起來的中國,不再是晚清那只任人宰割的羔羊,飽受欺凌的歷史一去不復返了。中華民族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自信。

“自信”的兩邊,后邊是“自卑”,前面是“自大”,如何立穩自信不滑向兩邊?不妨聽聽這防空警報聲。

而又是誰“拉響”了青島的防空警報?

是歷史。

這警報聲來自于一百多年前,它告訴我們,要銘記歷史,不忘當年恥、舊時坎坷路。

是現實。

當前,國際形勢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際環境錯綜復雜,我們享受著和平,仍要居安思危,需強化國防觀念和憂患意識。

是未來。

警報聲響徹當下,警示未來。未來怎樣,取決于我們現在怎樣。現在的我們團結、剛毅、好學、奮進,未來的我們的國家一定更加富強。

防空警報鳴晴空,感懷往事越百年。

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

最新評論

打開APP查看更多評論

精彩推薦

汲取歷史智慧 激發奮進力量——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在青島廣大干部群眾中引發熱烈反響

2021-11-14    青島日報

EDG奪冠之后,青島的這個“大膽想法”要抓緊生根發芽

2021-11-13    青報觀象山

11月13日山東新冠肺炎疫情情況

2021-11-14    健康山東

青島早知道|《青島市綜合交通體系規劃》通過評審 “青島造”新型城際動車開進海南

2021-11-14    青島新聞網

來青島玩啥?這份游客最喜愛的旅游體驗項目名單告訴你!

2021-11-14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

有顏有實力!“青島造”新型城際動車開進海南

2021-11-13    大眾日報

打造“1+4+6”綜合交通目標體系!《青島市綜合交通體系規劃》通過評審

2021-11-13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

如何判斷快遞來源?怎樣做是正確拆包?快來學一學

2021-11-13    解放日報

查看更多

青島新聞APP

打開
主站蜘蛛池模板: 楚雄市| 徐汇区| 津南区| 达州市| 浮山县| 利津县| 龙门县| 东海县| 珠海市| 锡林浩特市| 菏泽市| 个旧市| 翁牛特旗| 剑阁县| 金门县| 松潘县| 永登县| 隆林| 武宣县| 自治县| 兴海县| 镇宁| 无极县| 苏尼特左旗| 潮安县| 弥勒县| 龙里县| 贵港市| 西平县| 舞阳县| 杨浦区| 渭南市| 工布江达县| 丰县| 佛学| 都兰县| 信宜市| 湘潭市| 普陀区| 陇南市| 修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