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準“穴位” 倒逼落實——15個攻勢質詢答辯會議首日質詢答辯見聞
找準“穴位”倒逼落實
——15個攻勢質詢答辯會議首日質詢答辯見聞
1月21日,從早上8點半開始,一直到晚上8點多結束,利用整整一天的時間,我市在市級機關會議中心三樓會堂連續舉行了科技引領城建設攻勢、城市品質改善提升攻勢、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攻勢、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建設攻勢的質詢答辯會議,總結過去一年的攻勢推進情況,研究部署攻勢作戰方案3.0版。
一張藍圖繪到底。去年4月16日至5月9日,我市對15個攻勢推進情況進行了第一次公開質詢,以檢驗各個攻勢推進成效。也是在去年的攻勢質詢會議上,各攻勢指揮部確定了作戰方案2.0版的最初藍圖。經過9個多月的奮力攻堅,如今再次舉行15個攻勢質詢答辯會議,就是為了檢驗2.0版作戰方案確定的“山頭”是否已經攻下、“碉堡”是否已經炸掉,同時圍繞“項目落地年”的部署,確定下一步的目標任務。
對于質詢答辯這種形式,大家早已不陌生。相比去年舉行的質詢會議,本次質詢答辯會議既保留了過去好的經驗做法,同時又有改進。最大的區別在于滿意度測評環節,本次質詢答辯規定,如測評結果滿意度低于90%,攻勢相關單位要就質詢提出的問題向市委、市政府作出書面報告,而去年這一“門檻”為70%。標準一下子提升了20個百分點,無疑對攻勢參與部門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從而進一步倒逼各相關部門和責任人真正擔負起政策制定的責任,不折不扣將各項舉措落實到位,容不得半點“糊弄”的想法。
質詢問答環節是每場質詢會的“精髓”,也是最精彩激烈的環節。本次質詢答辯會議上,所有質詢人都是來“挑刺兒”的,問題個個都點在“穴位”上,絲毫沒有給應詢人“留面子”。
在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攻勢質詢答辯中,市政協委員,青島國際青年創客基地主任、中日韓青年創新創業基地主任王可峰質詢中提到地鐵線路施工進度問題:1號線、8號線南段和4號線進展緩慢,除了客觀原因外是否存在區市、部門間的協調項目跟蹤問題?承辦單位怎么把主客觀問題真正像“炸碉堡”一樣解決掉?連珠炮似的問題切中要害,反映了廣大市民群眾的呼聲,也點到了相關部門的痛處。地鐵集團董事長張建剛在應詢時也沒有回避矛盾,客觀解釋了一下目前進度緩慢的原因后,重點從屬地化責任分工、做好提前準備工作、加強技術創新、集中優勢兵力突破等方面介紹了下一步的主要措施。
在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建設攻勢質詢答辯中,市人大代表、青島凱豐創新集團董事長馬鐵民直接提問:青島在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建設中,對標港、滬、深的短板是什么?如何補齊短板?作為主應詢人,副市長張軍在面對這個問題時先是從面上指出青島最大的短板在于高端航運服務業的欠缺,隨后表示希望能“突破”現場回答時間的限制,多用點時間請其他幾位應詢人分別從不同的角度給予回應,“就我們的短板問題多給各位代表匯報一下,找準短板也有利于下一步改進工作?!苯酉聛砥渌麘內送瑯右彩呛敛徽谘诘靥岢隽烁髯灶I域存在的問題及今后采取的舉措。
新節點上再沖刺,打好開局攻堅戰。今年是市委確定的“項目落地年”,15個攻勢也已經進入第三個年頭。相信通過新年伊始舉行的這次“高標準”質詢答辯會議,將進一步“縱深推進”15個攻勢,倒逼項目落地落實,為青島實現高質量進位趕超提供最強有力的支撐。(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薛華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