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房”門檻超200萬元!二胎家庭成為青島“剛改族”主力軍
安居樂業,是每個中國人的夢想。在最近喜提“2020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的青島,這一年,又有許多人實現了安居夢。從家有二寶迫切需要改善居住條件的“剛改族”主力二胎家庭,到為了結婚買房的剛需年輕小夫妻,再到看好新區發展前景來此置業的投資客群,“買房的故事”每一天都在上演。臨近歲末,家園周刊特別推出系列報道“2020青島安家記”,通過買房者講述的故事,勾勒這一年青島樓市的現實圖景。
家有二寶,今年他們換房了
二胎家庭成為島城“剛改族”主力軍 記者調查發現“二胎房”門檻超200萬元
卡著“金九銀十”的節奏,劉云“出手”了,自從去年二寶出生之后,她就萌生了換套大房子的想法,今年終于如愿以償。和她有同樣行動的,還有同為“二孩媽媽”的曉君。不同的是,她們一個選擇了同小區的二手房,另一個選擇了新盤。而相同的是,家庭居住面積的明顯擴大,用劉云的話來說,“終于可以保證孩子有獨立的生活空間了”。
近日,貝殼研究院發布《2020二胎家庭居住需求調查報告》,研究發現不同城市的家庭購置“二胎房”的門檻有明顯差距,其中北京、上海和深圳三居室套均總價突破500萬元,青島與杭州、廣州等其他6個城市則構成了“第二梯隊”,三居室套均總價超過200萬元。如今,二胎家庭已經成為島城“剛改族”主力軍,像劉云家和曉君家,都是因為家有二寶決定換房,而無論是新房還是二手房,換房成本都超過了200萬元。
關注因素
選學區還是選面積,是個難題
4年前劉云和老公在李滄區青山路上的一個小區買了一套二手房作為新房,93平方米套二,當時每平方米1萬元出頭,這個面積對于當時的兩口之家來說很是寬敞,房貸對他們來說,也在可以承受的范圍內。之后,像每個小家庭一樣,這個“兩口之家”開始逐漸“擴員”。
2017年,大兒子出生了,由于兩口子都要上班,劉云的媽媽就從老家來到青島幫忙看孩子,兩口之家成了四口之家,家里的東西也漸漸多了起來,特別是孩子的衣服和玩具占據了越來越大的空間。2019年,這個家庭又迎來了新成員——隨著小女兒的出生,劉云家湊成了朋友圈中人人羨慕的“好”字,然而,新的煩惱也接踵而至。首當其沖的,就是隨著家庭成員的增多,居住空間變得越來越狹小。“大寶慢慢長大,需要較大的空間,而且今年上了幼兒園,睡眠時間開始變得規律;而二寶還小,哥哥妹妹的睡眠不同步,不能住在一個房間里。”劉云無奈地說,她休完產假上班后,由于一位老人看不了兩個這么小的孩子,她的爸爸也從老家來到了青島。就這樣,一套套二房里住了六口人。白天的時候,姥姥姥爺一個看大寶,接送上幼兒園,一個看二寶;到了晚上,劉云兩口子帶著女兒睡,姥姥姥爺帶著外孫住在另一個房間。
“我們急需給老大創造一個獨立的學習生活環境,而且現在家里確實住得很擠。”“升級”為二胎家庭后,劉云開始籌劃換房,全家首先統一了意見:保留現有住房,讓老人住在里面,在附近再買一套面積大一些的房子,劉云夫妻倆帶著兩個孩子入住。接下來,她面臨的選擇,是在手頭預算有限的情況下,先考慮學區還是先選擇更大的面積。“我們考慮了很久,按說我家兩個孩子很適合買學區房,但學區房價格相對比較貴,像我家這種情況,還是面臨一套房子住不開的問題。”最終,劉云決定,還是“先解決眼下的問題”,也就是改善居住條件。
而同樣湊齊“好”字的曉君,在學區和面積的抉擇中,則毅然選擇了教育資源。她的觀點代表了很大一部分“二胎家庭”的家長,“這幾年苦一點,等孩子們大了,我們兩口子可以再換大房子。”
換房選擇
買新房還是二手房,各有偏好
“當時我們有三個選擇,一是買距離我們小區一站路的一個新樓盤,二是在我們小區里買一套套三或套二頂加閣的二手房,三是在小區外買套沿街公寓給老人住。”劉云打聽了一下,在自家小區里有不少父母幫忙來看孩子的二胎家庭,對于“二胎房”,大伙基本就是這三個選擇。于是,今年春天疫情形勢剛剛好轉,劉云和老公就踏上了看房路,一個新樓盤看了三遍,眼瞅著從2.7萬元/平方米降到2.5萬元/平方米,最后,他們還是因為現有預算只能買一套99平方米的小套三而放棄了買新樓盤的打算,“小套三包括一間主臥、一間兒童房和一間書房,書房太小住不了人。這樣依然解決不了我家的居住問題。”隨后,因為工作繁忙,他們一度擱置了買“二胎房”的計劃,直到今年9月份大寶上了幼兒園,加上二寶會走了,他們意識到換房的迫切性,迅速啟動看二手房模式。
這一次,從在本小區套三和套二頂加閣二手房之間猶豫,到看房,再到網簽,劉云夫妻倆只用了半個月。他們選中的是一套套二頂加閣二手房,房東喊價245萬元,最終以238萬元成交。9月底網簽,10月中旬辦貸款,10月底交易完成。在完成了“換套大房子”愿望的同時,他們也背上了又一筆房貸,即使經過一番精打細算的操作,將組合貸中每月要還的商業貸款金額控制在4000元之內,對于他們而言依然壓力不小。
與劉云家“買一留一”相比,曉君家的“二胎房”走的是更主流的“買一賣一”路線。曉君和老公看了兩年房子,最終在自家經濟能力承受范圍之內的一個教育資源更好的區域買了一套近120平方米的新房,同時將自家舊房掛了出去,“先買后賣”的價差達60萬元,為了籌首付還向父母開了口。曉君感慨地說,“新房的地段、教育配套和交通配套都不錯,小區環境也更好,為了孩子還是挺值的!”
【相關鏈接】
理想“二胎房”
不只是面積大
貝殼研究院調研數據顯示,超3成受訪者要為二胎重新置換房子,主流形式為買一賣一;近5成受訪者購置“二胎房”價款達200萬元以上;二胎家庭換房呈現大“室”所趨,三居及以上戶型是主力;優質教育、大戶型與低房價較難兼得是二胎家庭普遍面臨的居住痛點。
當四口之家乃至三代同堂多口之家的居住格局出現,改善住房條件成為二胎家庭迫切的需求。居住空間不足是二胎家庭面臨的棘手難題。《2020二胎家庭居住需求調查報告》顯示,此次調研中,近4成受訪者抱怨現在住的房子太小,8成人理想的“二胎房”面積在90-150平方米區間段。
調查顯示,教育資源超過了價格成為受訪者購置“二胎房”時最為關注的因素。不過,假如要在教育資源和面積之間做抉擇,73%的人傾向中等學區且面積適中的“二胎房”,大多數人還是希望做到“魚和熊掌兼得”。另外,對居住的品質追求,也是許多二胎家庭的共同特征。(觀海新聞/青島晚報記者 董真/文 徐常青/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