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來自澳大利亞的“青島女婿”不簡單!放下事業專職干起垃圾分類講師
“垃圾分類就是新時尚。”這句話,在青島已經成為流行語。垃圾分類無小事,垃圾分類從身邊做起,這種社會共識在嶗山區蔚然成風。
在嶗山區的廣大中小學、酒店、企事業單位,活躍著一群垃圾分類志愿者,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推進垃圾分類的生活理念深入人心。在他們當中,有一位來自澳大利亞的“青島女婿”焦浩基,顧不上經營自己的事業,把用中英文講解垃圾分類知識當成了自己的最大愛好。
焦浩基到酒店分享垃圾分類知識。
從小對垃圾分類耳濡目染
“我從小在澳大利亞長大,當地居民家里要準備4個塑料盆,分別裝不同的垃圾,然后在每個周二把這些塑料盆擺放在門口,會有專門的人來收走。”焦浩基告訴觀海新聞記者。
從小受到垃圾分類習慣的影響,焦浩基平常很喜歡環保事業。大學畢業后,他在一家外貿公司上班。2014年,他跟著青島籍太太回到了嶗山區,在嶗山區定居下來。在家里,他也把垃圾分類的習慣帶回來了,在他的影響下,全家人都自覺地實施垃圾分類。
在一次送孩子上幼兒園時,焦浩基聽到其他家長詢問孩子上英語培訓班的事兒,焦浩基想到自己既會中文又會英語,他就在家人的支持下開辦了英語培訓班。
“2015年,我在和外教聊天時,對方說到了一個故事,說是從海里撈起來的塑料瓶中有三大品牌,第一是怡寶,第二是康師傅,第三是可口可樂,前兩個都是中國的品牌,這個事情給我的震撼很大,我覺得我應該做點事情,宣傳環保理念,減少塑料瓶的使用量。”后來,焦浩基成為了“珍貴的塑料”青島工作站的聯合創始人。
第二年,在焦浩基的英語培訓班上,環保知識成為最大的亮點,他用中英文來講解塑料對環境的影響。
第一次試講準備了一星期
為了在更大范圍內宣傳環保知識,焦浩基帶著4名小伙伴,主動到一些學校、企事業單位宣傳環保理念。
2019年,在得知了焦浩基的故事后,嶗山區志愿者協會聯系到他,他也成為了該協會的一名志愿者。
2019年,嶗山區在全市范圍內率先啟動“家庭志愿服務日”活動,嶗山區文明辦、區教育和體育局共同發布了新時代文明實踐“校園微志愿菜單”,啟動了“家庭志愿日”主題活動。
在嶗山區實驗小學(中韓校區),焦浩基受邀為師生講解“垃圾分類”的課程。“雖然從小就習慣垃圾分類,也做過17年的銷售,但是要給師生講解垃圾分類知識,我必須做到通俗易懂。”為此,焦浩基提前準備了一個周時間,反復修改了5次PPT,并且邀請小伙伴們來試聽,最終,他認為滿意后,這才站到了講臺上。
跟別人不一樣,焦浩基在講解垃圾分類知識時,喜歡穿插一些英文,語調輕松活潑,中間還會穿插一些提問、小調查等互動板塊,第一堂課贏得了滿堂彩。
放下事業專職干起講師
垃圾分類課讓焦浩基老師火了,很多學校邀請他去給孩子們做輔導。短短幾個月,他就先后去了幾十所學校上課。
今年7月份,嶗山區垃圾分類辦專門聘請焦浩基作為嶗山區垃圾分類志愿者講師。看到垃圾分類知識這么受歡迎,焦浩基干脆把英語培訓的事交由小伙伴們執行,自己當起了專職垃圾分類志愿者講師。
“我很喜歡跟更多人分享我的環保理念,我也很喜歡把我對于環保的認識,還有所見所聞講給更多人聽,更喜歡和大家一起學習垃圾分類。”焦浩基說。
自學成為垃圾分類“百事通”
從今年7月份以來,焦浩基已經給嶗山區的中小學、企事業單位做了20堂講課,每次都是備受好評。
“焦浩基是一位很有激情的垃圾分類志愿者講師,每次聽他的課,都會讓人印象深刻,在他的影響下,越來越多的嶗山人接受和推行垃圾分類。在嶗山區,垃圾分類已經成為新時尚。”嶗山區垃圾分類管理辦公室負責人馬寅吉告訴觀海新聞記者。
廣受好評的背后,是這位“青島女婿”焦浩基的刻苦努力。他查閱了很多關于垃圾分類的書籍。現在的焦浩基,已經成為垃圾分類的“百事通”。
“給你舉個例子,一瓶可樂,瓶蓋是可回收物,瓶子上的包裝紙是其他垃圾,要是瓶中有可樂,就是其他垃圾,沒有可樂了,瓶身是可回收物。”焦浩基說,還有口紅,要是在保質期內的就是其他垃圾,過期的口紅就是有害垃圾。
“我在講課時,也會傳播一些環保理念,比如說,平常外出可以帶著一個水杯,這樣就可以減少塑料瓶的使用量,有學生說,他們也自帶水杯,我心里很高興。我還告訴學生們,可以使用環保購物袋,減少一次性塑料袋的使用量,很多學生們后來給我發來微信,他們的家長也已經開始使用環保購物袋,看到這些變化,我知道我的課沒有白講。”焦浩基說。
觀海新聞記者從嶗山區城管局了解到,今年,嶗山區啟動垃圾分類“九個進入”宣傳活動,讓垃圾分類意識“立”起來。堅持宣傳在前、引導在前,采取主題活動、入戶宣講、桶邊指導等10多種形式,通過社區內外結合、專題培訓與日常工作相結合,抓源頭、轉意識,推動垃圾分類宣傳進社區、進家庭、進學校、進機關、進軍營、進企業、進酒店、進商超、進窗口,每月開展活動30多場次。
2019年,金家嶺和中韓兩個城市社區街道全部完成“達標街道”創建,今年1月到8月份,嶗山區比去年同期垃圾減量1.16萬噸,節約經費約348萬元,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截至目前,嶗山區居民小區垃圾分類覆蓋率實現100%、達標率達到95%以上;公共機構和相關單位垃圾分類覆蓋率也達到100%。(觀海新聞/青島早報 記者 陳勇 文/圖 通訊員 孫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