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響新時代“黃河大合唱”!作為經濟出海口的青島迎來哪些戰略機遇?
青島前灣保稅港區汽車整車進口口岸。作為沿黃流域經濟出海口的青島,正積極融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
□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楊光
2019年9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升為重大國家戰略。一年間,一曲新時代的“黃河大合唱”正在沿黃大地唱響。作為黃河流域九省(區)經濟出海口的青島也迎來了重大戰略機遇。
在這場大合唱中,站在中國新一輪更高水平開放發展新風口的青島,正在積極融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
創意區域協同發展新機制、搭建區域協同發展大平臺,攜手沿黃九省(區)省會(首府)城市與膠東經濟圈五市共同簽署東西互濟陸海聯動合作倡議,推動沿黃九省(區)城市共享開放發展紅利;
推動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范區、山東自貿試驗區青島片區、山東省港口集團等一系列重大開放平臺的加快建設,打造服務黃河流域城市和企業的“國際客廳”;
搶抓新一輪信息革命帶來的新機遇,為工業互聯網的蓬勃興起提供優良土壤,不斷向黃河流域輸出工業互聯網建設成果……
從地理意義上來說,青島并不是沿黃流域城市,但在這場“黃河大合唱”中青島積極“和聲”,主動服務,加強城市聯動、產業協同,發力區域協調發展。
這正是青島的擔當作為。習近平總書記曾作出重要指示,要求“發揮山東半島城市群龍頭作用,推動沿黃地區中心城市及城市群高質量發展”。青島是山東開放發展的橋頭堡,是膠東半島的中心。山東半島城市群要發揮龍頭作用,青島就要做龍頭中的龍頭。
于青島而言,這不僅是在充分發揮城市的開放優勢和產業特色,主動服務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也是在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中所承擔的使命與責任。
機制創新
暢通國內大循環,加快構建完整的內需體系,打通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個環節,激活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內生動力,無疑是當前經濟發展的最重要主題。
如何破題國內大循環?思路就在于“區域一體化”。
厘清自己的城市定位,青島既是東部沿海發達地區,是黃河流域九省(區)的經濟出海口,又是“北方第三城”,正處在中國經濟南北東西大循環的“雙節點”上,必定會對促進各類市場資源要素加速流動、循環、聯通發揮獨特作用。
攜手沿黃九省(區)拓展發展新空間、厚植發展新優勢、實現高質量發展,青島積極部署,創意區域協同發展新機制。
8月8日,“2020·青島·陸海聯動研討會”在青島舉行。青島發揮連接南北、貫通東西的“雙節點”優勢,攜手沿黃九省(區)省會(首府)城市與膠東經濟圈五市共同簽署東西互濟陸海聯動合作倡議,相約共建海港和內陸港聯動合作體系,共筑東西開放國際物流大通道、推進重大開放平臺共建共享,推動沿黃九省(區)城市共享開放發展紅利。
這一制度創新將為沿黃流域搭建區域協同發展大平臺。
依托這份串聯起黃河流域核心發展力量的合作倡議,青島牽頭建立“9+5”城市黨政主要負責人聯席會議制度。在這一合作機制下,相關城市將定期舉行聯席會議,研究決定開放發展合作重大事宜,審議重大合作項目目錄,舉行雙邊和多邊會晤,務實推進開放發展合作,設立黃河流域聯盟秘書處,進一步加強區域一體化的協同機制。
未來,“9+5”城市黨政主要負責人聯席會議制度將成為青島常態化推進東西互濟陸海聯動合作機制落地落實的重要依托。在國家“一盤棋”統籌部署下,青島將通過資源共享、業務協同、資本整合等方式,強化城市間的合作與交流,推動生產要素高效順暢流動,共同推動黃河流域城市開放協作,推動形成“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開放格局。
豐富區域協同發展新內涵,青島還將積極對接國家戰略,同步研究起草《青島市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戰略行動方案》,研究提出提升青島城市能級、深化開放協作、科技創新協同、文化旅游對接、水資源高效利用、生態共保共治、民生福祉增進等舉措,高標準打造膠東經濟圈,當好黃河流域開放門戶。
開放協作
以更高水平開放引領高質量發展是沿黃城市的共同意愿,也是以國內大循環帶動國際大循環、國際大循環促進國內大循環的必然要求。
開放就是在更大空間優化配置資源,讓全球優質資源都能夠充分自由流動。
一直以來,青島是黃河流域主要出海通道和歐亞大陸橋東部橋頭堡,發揮著黃河流域開放門戶的作用。當前,國家戰略的疊加,青島被賦予建設上合示范區、打造“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新平臺,建設山東自貿試驗區青島片區等國之重任,站在了中國新一輪更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最前沿。
前所未有的開放機遇增加了青島對沿黃城市的吸引力。沿黃流域與絲綢之路的國內節點高度重合,在與沿黃城市的開放合作中,青島市的東北亞國際航運樞紐作用得以放大。
青島港在蘭州、西安、鄭州等黃河流域城市設立內陸港,陜西67%、河南60%的出口集裝箱從這里出海。“2020·青島·陸海聯動研討會”召開次日,青島市與銀川市簽訂了口岸合作協議,發揮“一帶一路”沿線節點城市作用,銀川市將支持山東港口青島港在銀川市設立內陸港,青島市將借助強大的物流通道和毗鄰日本、韓國的區位優勢,加大班列開行密度,為銀川市打造高效、便捷的東行出海口。
暢通青島連接沿黃流域“海陸空”立體交通大通道,青島還將積極支持山東省港口集團在沿黃省(區)繼續優先布局發展內陸港無水港,組建多式聯運服務平臺,發展海鐵聯運,完善國際班列網絡,提升航運服務水平,與沿黃流域城市構建面向“一帶一路”沿線和上合組織國家的物流運輸大動脈;完善陸域交通,提升膠東經濟圈與沿黃區域互聯互通水平,新增或加密與沿黃流域重點城市的航線航班,規劃布局面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國際航班,為沿黃“一帶一路”建設提速擴容;依托青島膠東國際機場拓展“空空+空地”貨物集疏模式,加快發展國際中轉、配送、采購、物流,提升開放政策輻射帶動能力。
青島與沿黃城市的開放協作機遇不僅在于空港流通,釋放沿黃流域開放政策平臺聚合聯動效應將為這一城市協作機制帶來更大發展空間。
發揮國家戰略優勢,青島將依托上合示范區、自貿片區等開放平臺積極對接服務黃河流域城市,面向上合組織國家、歐美國家以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開展貨物貿易、服務貿易、產能合作和文旅交流。
以更開闊的思維和視野提升自身城市能級,青島正在加快建設溝通全國、全球的中日、中韓、中德、中以、上合等“國際客廳”。“國際客廳”也正在向沿黃省市敞開大門,提供交流、推介、展示、招商等服務,將成為構建國內國際資源融通的“雙循環”平臺,助力青島服務黃河流域開放合作。
產業協同
生態優化下的產業升級是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的一道“必答題”。青島所擁有的“工業互聯網”將成為“加速器”。
黃河流域沿線是中國工業基礎較發達的區域之一,機械、化工、冶金、紡織、能源等產業具備相當大的優勢,但在這些相對傳統的工業領域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升級無疑是共同的需求。
事實上,青島已經在向沿黃城市有機注入工業互聯網的探索成果。
9月16日,來自青島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卡奧斯,在陜西偉志集團揭牌了卡奧斯服裝行業示范基地。卡奧斯通過一整套軟硬件的定制化開發和部署,讓這家經營了30余年的老牌服裝企業煥然一新。偉志服飾整個業務流程,包括接單、排產、制版、備料、剪裁、縫紉、入庫發貨等,可自動從一個環節進入下一個環節,實現全流程數字化驅動和網絡化協同。偉志服飾信息化部門負責人陳云雙介紹:“自從生產線改進之后,我們生產效率提高了25%,交貨周期也從25-30天縮短到10天。現已具備年產6萬套個性化定制服裝的能力,成為區域最重要的個性化服飾制造商。”在山西,卡奧斯在防疫物資最緊缺的關頭,僅用了幾天就為當地建起了全省首條口罩生產線,在甘肅蘭州,卡奧斯為金川集團加裝“工業大腦”,通過5G設備全生命周期管理與資產管理,將鎳成品庫的入庫率降低21%,成為甘肅省5G+工業互聯網的示范樣板……
在深入的互動對接中,青島不斷發掘與沿黃城市在做大產業協同方面的無限可能。
呼和浩特黨政考察團在青島考察期間,舉辦了一場呼和浩特(青島)企業家懇談會,簽下70億元的大單;正在布局工業互聯網北方節點城市的呼和浩特,迫切需要工業互聯網技術和模式的加持。
包括呼和浩特、成都、蘭州在內的沿黃城市分別與青島簽署了《協同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合作協議》。這一組協議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根據城市的產業特色細化產業協作領域。比如,在青島與蘭州的合作中,根據協議,雙方將圍繞構筑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安全屏障、共同推進工業互聯網應用和新能源、醫藥、農業、文化、體育、旅游、科技、教育等多領域合作,打造區域合作發展新模式。
據介紹,下一步,青島還將擇機與西寧、銀川、西安、太原、鄭州、濟南6市簽署相關協議,加強產業對接與合作。
可以預見的是,強大的工業互聯網平臺資源優勢和智能制造技術底蘊,將進一步助力青島推動“大循環、雙循環”,加碼在黃河流域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