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城建民生半年報:109個老舊小區開工改造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9月3日訊 今天,全市城鄉建設民生項目觀摩會舉行。利用近一天時間,觀摩團走訪了老舊小區改造、加裝電梯、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和污水處理、廚余垃圾處置、智慧社區安防等涉及城鄉建設的多個民生項目。
據了解,作為全國試點城市,我市老舊小區改造項目正有序推進。今年以來,通過10個試點項目的探索,已形成了改造形式豐富、融資方式多樣的典型經驗。截至8月中旬,我市今年計劃啟動的111個老舊小區改造項目中,已開工109個。
老樓加裝電梯,越來越受到市民關注。我市以改善居住條件,提升生活品質為具體抓手,先后出臺相關配套政策文件,推動加裝電梯工作加快實施。截至目前,我市有303部加裝電梯項目進入實施階段,其中108部電梯交付使用。
老舊小區改造既要“面子”好看,也要“里子”好用。作為智慧公安和城市云腦建設的重要支撐,我市還探索推進智慧安防社區建設。通過既有建筑推進和老舊小區改造同步實施,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54處智慧安防社區示范點,年底前預計建成1642個智慧安防社區、覆蓋率達25%。
在民生環境改善方面,生活垃圾分類和污水治理是改善人居環境,實施城市品質提升、鄉村振興的重要任務。截至6月底,垃圾分類已覆蓋全市4885個村莊(社區),各區市積極創建農村生活垃圾分類示范村,共有145個村完成創建工作。截至8月中旬,全市已經完成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村莊2248個,占5368個應治理行政村的41.88%,提前完成了省政府下達的今年治理率達到30%的目標任務和市政府工作報告確定的達到40%的目標任務,對改善農村生態環境,提升農民生活品質,統籌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記者從觀摩會上獲悉,今年既是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在全國試點基礎上的全面開啟之年,也是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的收官之年。下一步,全市各級各部門要層層建立項目進展情況月報制度,對進展慢的,要加大督導力度。涉及征求民生意見或建議的項目,要引導居民積極參與施工的全過程,做到項目建設體現以人為本。統籌推進城市品質提升、美麗鄉村建設和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對在老舊小區改造過程中供水、供電、供氣、供暖、通信、廣電等專業經營設施等改造重點,相關業務主管部門要主動作為,積極破解難題,把事關民生的好事辦好做實,做到位,力爭為老舊小區創造一個整潔有序的生活環境。
市委常委、副市長薛慶國參加觀摩活動。(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王冰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