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寶寶:青島的黑社會在哪里?
小編:在青島黑社會有個聚集點
詳細位置請看下圖
沒錯了
在青島
只要你敢沾“黑”
“小黑屋”就是你常住的家
綁架、搶劫、聚眾斗毆、尋釁滋事、敲詐勒索、非法拘禁……隨著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的深入,這個以李學躍為首,曾在青島市市北區稱霸一方、為非作惡的黑社會性質組織,最終以整體覆滅收場。該案作為青島市公安局在掃黑除惡專項斗爭中偵辦的首起黑社會性質組織案,案件辦理中那些跌宕起伏、曲折艱辛的細節也在近期被公之于眾。
不枉不縱
由高度疑似到逐漸證實
2016年底至2017年初,青島市公安局市北分局先后受理張某某、周某某被非法拘禁、敲詐勒索案。光天化日、朗朗乾坤,兩起案件中不法分子手段暴力、不計后果,如不及時予以打擊,必然會助長其囂張氣焰、損害安定祥和的社會環境。
對于這兩起案件,公安機關高度重視,迅速組織精干力量展開調查。警方發現,兩起案件均為李學躍等人所為,除上述兩起案件外,李學躍還組織社會閑散人員實施多起暴力犯罪并從中斂財聚富,他的背后是一個具有組織性、經濟性、控制性的犯罪組織。民警們敏銳的覺察到,李學躍等人具有涉黑的重大嫌疑。
參與偵辦此案的民警告訴記者,認定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不是憑民警主觀臆斷,《刑法》第二百九十四條對其有明確規定,即必須同時具備“組織特征”“經濟特征”“行為特征”和“危害性特征”四個特征。作為執法者,警察不能有法不依、知法犯法,必須準確評價涉案犯罪組織所造成的社會危害,做到不枉不縱。
掌握一定事實證據后,2017年9月22日,李學躍案專案組正式成立,代號“9·22”,對李學躍涉嫌組織、領導、參加黑社會性質組織案立案偵查。隨后,警方重點圍繞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應具備的四個特征展開偵查,相關犯罪事實逐漸浮出水面,以李學躍為首的黑社會性質組織也慢慢褪去了那層神秘的面紗。
“2015年至2016年,李學躍先后成立青島華安新業資產管理有限公司、青島際恒新業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糾結一批刑滿釋放人員和社會閑散人員,以公司為掩護從事違法犯罪活動。他們組成相對穩定、人員分工明確、內部層級分明、組織結構較為嚴密,具備黑社會性質組織的‘組織特征’。”專案民警告訴記者,李學躍對“公司”的管理十分嚴格、對成員的控制也十分緊密,他平時利用“釘釘”軟件組織對成員進行相關培訓,并使用“釘釘”軟件簽到打卡,要求記錄“工作日志”。
“我們調查發現,李學躍這伙人以暴力、威脅等手段,多次有組織的實施違法犯罪活動,為非作惡,欺壓、殘害群眾。比如,他們在公共場所公然尋釁滋事、持械聚眾斗毆,嚴重擾亂社會秩序、造成惡劣社會影響,符合黑社會性質組織的‘行為特征’。”專案組負責同志告訴記者,2016年,李學躍等10余人駕車到壽光市,將張某某劫持到青島非法拘禁三天,期間,對其實施捆綁、毆打、電擊,向其親屬勒索人民幣10余萬元,性質惡劣、令人發指。
隨著調查的深入,警方掌握的事實和證據也逐一印證了以李學躍為首的犯罪組織具備黑社會性質組織的“經濟特征”“危害性特征”。
迎難而上
“零口供”判案背后的調查取證難
“獲取確鑿充分的證據,是辦理涉黑案件的關鍵所在,也是難點所在。不少受害人雖然人身、財產受到了不法侵害,但他們擔心被打擊報復,寧可忍氣吞聲也不愿意報警。有的受害人甚至主動加入李學躍的組織,從受害人變身黑社會組織團伙成員。”專案民警告訴記者,辦理其他的案件一般都是“由案到人”,從案件牽出嫌疑人;涉黑案件大都是“由人到案”,在嫌疑人身上找案子。
“有人覺得警察不作為,讓李學躍這幫人魚肉百姓,其實我們挺冤枉的,辦案需要的是證據而不是情緒。在搜集證據上,我們遇到的困難比想象中的大。懾于不法分子的淫威,很多受害人心里有顧慮、不愿意向我們開口,很多受害人說‘受害人那么多,你們找別人作證吧,不差我這一個’,我們吃了不少閉門羹。”專案民警說。
“特別是2016年臺東一路周邊因地鐵施工被清場,許多外地攤販便返回老家謀生。由于當時受害人沒有報案,事后又不愿意作證,為調查取證帶來了難度,專案民警承受著很大的壓力。為獲取證據,打開局面,我們除了在本市調查取證外,決定安排民警趕赴外地開展調查取證工作。最終,經專案民警不辭辛苦,多方努力工作,絕大多數受害者愿意配合作證,遠遠超出了預期。”市公安局刑警支隊負責同志說。
就在去年七月,調查取證民警在炎炎夏日,冒著三十七八度的高溫,連續半個多月輾轉黑龍江、遼寧、河南以及省內的棗莊、濰坊、青州等地調查取證,先后走訪調查詢問受害者十八人,獲取了李學躍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的大量事實和證據。調查取證民警告訴記者,河南的一位受害人住在偏僻的山村,他們下了火車先坐長途車,又打了一百多塊的出租車沿著崎嶇的山路才找到受害人。省內省外忙活完回到青島,其中一名民警因勞累過度,突發心肌炎住進了醫院。
細致的調查、扎實的證據,也是本案的一大亮點。專案民警驕傲的告訴記者,李學躍到案后拒不交代其犯罪事實,在這種情況下,警方用大量詳實、嚴謹的證據,對李學躍本人實現了“零口供”判案,背后的艱辛和努力可想而知。
團隊作戰
配合加效率就是戰斗力
“涉黑案件的辦理是項系統工程,也是個技術活。‘9·22’專案高峰時有30余名民警參與,但有時還是捉襟見肘、人手不夠。盡管如此,大家還是配合默契、忙而不亂,這也為我們今后辦理大案要案積累了經驗、鍛煉了隊伍。”市公安局市北分局分管副局長說。
專案組負責同志告訴記者,專案組內細化為抓捕、提訊、外圍調查、經濟查詢、案件審核等若干小組,各小組由案件審核組統一協調、“背對背”開展工作。期間,專案組根據案情進展實時匯總情況,每月更新一次工作提綱,并為各小組下發任務清單,確保了各項工作銜接緊密、高效推進。
匯總情況、部署任務,再匯總情況、再部署任務……就這樣反反復復四個回合過后,警方牢牢掌握了案件偵辦的主動權。2017年11月,警方已具備抓捕部分嫌疑人的條件,他們需要一個抓捕時機,既能出其不意、實施雷霆一擊,又不打草驚蛇、影響后續工作。
恰巧在此時,李學躍與他人因一家店鋪的轉讓費用產生矛盾,雙方互不讓步、爭執不斷,最終于當年11月21日凌晨在漢口路發生聚眾斗毆。當晚,雙方共有三四十人參與其中,他們有恃無恐、氣焰囂張,車輛碰撞聲、人員叫喊聲、棍棒敲擊聲回蕩在夜空之中,造成了極其惡劣的社會影響。
“我們以此為契機立即對五名主要犯罪嫌疑人實施抓捕。為將其一網打盡,抓捕組的同志多次實地踩點、反復研究方案,抓捕前一天便開始守候,最終一舉將五人全部抓獲。”專案組負責同志告訴記者,李學躍本人警惕性極高,當天從家中出門后便消失了,因為出入口有民警把守,大家判斷李學躍并未離開小區,隨即在小區內進行全面搜索,最終于當天夜間在小區一角落將其抓獲。
被抓后李學躍交代,當天他離開家后隱約覺察到周圍有些異樣,便沒像往常一樣直接開車離開小區,他先是躲在樓道暗中觀察,隨即將手機丟在消防栓內,而后又藏身在小區樓棟間一隱蔽處,本想等警方撤離后脫身但最終還是落網。
在隨后數月內,抓捕組的同志除在青島本地多次采取行動,他們還遠赴江蘇蘇州、吉林延吉等地實施抓捕,期間共抓獲違法犯罪嫌疑人30余人,目標對象全部落網。
經濟查詢小組主要負責核查李學躍黑社會性質組織的財務賬目,他們通過查詢銀行流水、車輛房產、微信支付、電子票據等內容,匯總形成了李學躍黑社會性質組織資金往來的完整證據鏈條,也驗證了其具備黑社會性質組織的“經濟特征”。
犯罪嫌疑人落網后被異地關押在膠州市看守所,提訊小組成員發揚吃苦耐勞、連續作戰的精神,他們從2017年的冬“三九”到2018年的夏“三伏”,一直奔波于青島市區和膠州市看守所,為查清全案及各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責任發揮了重要作用。
提訊民警告訴記者,提訊一名團伙骨干成員時,50多天的時間里,他的態度從對抗到觀望再到遲疑,最終將犯罪事實全盤托出。在如實交代問題的同時,他的一個習慣也為警方提供了重要幫助。原來,他有寫日記的習慣,記錄了李學躍授意他干的許多壞事,這些充滿罪惡的記錄也成了證明李學躍罪行的一把利劍。
案件偵辦期間,有的民警帶病堅持工作,有的民警家中老人有病住院顧不上陪護,有的民警在親人去世、處理完后事便立即投入到工作中去。當問及掃黑除惡的感受時,一位年輕的專案民警不好意思的對記者說,其實大家也是有“私心”的,之所以干的這么起勁,也是想讓自己孩子以后生活中能少一分黑暗、多一點陽光。今年10月15日,副省長、省公安廳黨委書記、廳長范華平簽署命令,為該案專案組記集體二等功,為一名專案組成員記個人二等功。
2019年2月27日,青島市中級人民法院對李學躍等16人組織、領導、參加黑社會性質組織、綁架、搶劫、非法拘禁、聚眾斗毆、尋釁滋事、敲詐勒索、盜竊案作出二審判決。青島中院經審理認為,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定性準確,量刑適當,審判程序合法,依法裁定駁回上訴,維持原判。青島市市北區人民法院一審判處被告人李學躍有期徒刑二十五年,剝奪政治權利四年,并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分別判處其他15人二十年六個月至兩年不等有期徒刑,并處二十八萬元至兩萬五千元不等罰金。
這場正義與黑惡的較量,終以李學躍為首的黑社會性質組織灰飛煙滅而告終。“哪有什么歲月靜好,只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向奮斗在掃黑除惡戰線上的人民警察致敬!
青島公安——黑暗勢力的終點站
到這你就下車吧
前方已經無路可走了
(策劃 趙青 撰稿 馮晨原 編輯 胡昕臣 審核 王海安)
2019-11-11 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
2019-11-11 青島新聞網
2019-11-11 青青島社區
2019-11-11 青島新聞網
2019-11-11 青島日報
2019-11-11 青島網絡廣播電視臺
2019-11-11 青島晚報/掌上青島/青網
2019-11-10 青島新聞網
2019-11-11 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
2019-11-11 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