載體建設加快,經貿合作提速,產能合作緊密,互聯互通深化——
青島全方位打造“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新平臺
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訊 肩負起打造“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新平臺“國之重任”的青島,站上開放發展新風口。記者11月8日從青島市發展改革委和青島市商務局獲悉,今年以來,在重大使命與全新路徑引領下,青島搶抓上合示范區和山東自貿試驗區青島片區獲批機遇,主動謀劃、積極作為、狠抓落實,深度融入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積極打造“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新平臺。
高水平開放需要高質量的平臺作為支撐,上合示范區和山東自貿試驗區青島片區無疑就是最給力的平臺。其中,上合示范區建設重點推進區域物流、現代貿易、雙向投資合作、商旅文交流發展及海洋開放等領域合作和18項重點任務,青島海關出臺支持上合示范區建設17條政策,成立上合示范區青島多式聯運中心,獲批成為首批23個國家物流樞紐之一,設立“齊魯號”歐亞班列上合示范區運營中心,國家外匯管理局正式批復青島試點10項資本項下的外匯支持政策。自貿試驗區建設進展順利,自今年7月24日中央深改委會議審議通過上合示范區總體方案以來,上合示范區新增簽約項目11個,目前在建項目38個、總投資305億元。1-9月,青島與上合組織相關國家進出口300.8億元、增長16.5%,占全市的7%。
經貿合作是“一帶一路”建設的的基礎和先導,也是青島融入“一帶一路”的“利劍”。截至今年前三季度,青島累計與102個城市(省、州、商務機構)建立經濟合作伙伴關系,搭建境內外政企間對話交流和雙向投資合作平臺,建成并運營新加坡、日本、韓國、以色列、俄羅斯等9個境外青島工商中心。1-9月,青島對“一帶一路”沿線投資項目41個,中方協議投資額11.15億美元,同比增長252%;對“一帶一路”沿線進出口額1080.99億元,同比增長29%。
青島與“一帶一路”沿線要素稟賦各異,比較優勢差異明顯,有著優勢互補、合作共贏的天然基礎。今年以來,青島鼓勵和支持優勢企業和項目開展“一帶一路”合作,海爾、海信、賽輪、即發等企業先后在沿線國家建設了一批生產基地,海爾巴基斯坦魯巴經濟區、海信南非工業園、中程集團印尼綜合產業園、中啟控股柬埔寨桔井經濟特區、瑞昌科技贊比亞棉花產業園等5個境外合作區納入商務部監測統計的重點境外合作區,累計完成投資5億美元,形成總產值34.84億美元。1-9月,青島在“一帶一路”沿線新承攬承包工程項目23個,新簽合同額28.09億美元,同比增長4.5%,完成營業額3.54億美元,同比增長121倍。
“一帶一路”建設,基礎設施先行。今年以來,青島深化通道建設,推進與“一帶一路”互聯互通。港口建設方面,青島港與全球24個港口建立友好港關系,與1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700多個港口有貿易往來,開辟海上航線170多條,新增內陸港4個,總數達到14個。1-9月,全市港口貨物、集裝箱吞吐量分別完成4.29億噸和1569.23萬標準箱,分別增長8.1%和9.4%。機場建設方面,青島機場國內航線新增22條、加密7條,新開巴黎、迪拜等8條國際及地區航線。1-9月,航空旅客、貨郵吞吐量分別完成1925.3萬人次和18.5萬噸,分別增長4.1%和11.2%。多式聯運方面,新增海鐵聯運集裝箱線路6條,全市海鐵聯運班列達到46條,形成連接日韓、東南亞和中亞的過境物流大通道。1-9月,完成集裝箱海鐵聯運量103萬標箱,增長23.5%;國際班列運量2.75萬標箱,增長57%。
據了解,今年第四季度,青島將重點抓好四項工作全力促進與“一帶一路”沿線經貿合作縱深發展。一是加快上合示范區建設,落實國務院批復的上合示范區建設總體方案,結合上合組織國家產業優勢,積極推動與上合組織國家經貿合作;二是推動“一帶一路”重點領域合作,重點家電電子、橡膠輪胎、農林資源開發、礦產資源開發等合作;三是推進“一帶一路”重點項目建設,重點推進海爾印度和俄羅斯家電工業園建設,拓展上合國家市場,推進賽輪越南、森麒麟泰國等生產基地建設,加快中啟控股柬埔寨桔井省經濟特區、中程集團印尼綜合產業園等境外園區建設,拓展境外資源開發與合作;四是加強“一帶一路”交流合作,推進通關便利化,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助力“一帶一路”建設。
(記者 沈俊霖)
2019-11-11 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
2019-11-10 青島新聞網
2019-11-11 青島網絡廣播電視臺
2019-11-11 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
2019-11-11 青青島論壇
2019-11-11 青島日報
2019-11-11 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
2019-11-11 青島電視臺今日
2019-11-11 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
2019-11-11 愛青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