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真人视频网站直播下载,国产男女免费完整视频,亚洲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精产国品一区二区区别

2012年10件市辦實事 | 2012年12區市重點實事
  青島市政府舉行新聞發布會,公布了2012年在城鄉建設和改善人民生活方面重點辦好的十件實事。全部實事涉及22項工作,涵蓋百姓“衣、食、住、行、生、老、病、逝”等多方面內容,實事覆蓋面廣泛、項目內容新穎、強調人文關懷精神,旨在解決市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全部實事財政投入61億元,市民關注的保障性住房建設和食品安全監管資金投入最多。
內容
 
  城市低保標準由每人每月420元提高到480元,農村低保標準由每人每年2604元提高到3000元,自2012年7月1日起實施。
  年內將為青島全市城鄉低保家庭每戶發放價值800元包括被褥在內的基本生活日用品。

解讀
 

此次城鄉低保標準提高后,我市標準為全省最高。預計城市低保人數將達到4.6萬人、農村達到13萬人。為此,各級財政需新增投資3985萬元,其中市財政新增投資2260萬元。將“為城鄉低保家庭發放基本生活日用品”列為市辦實事,這在我市尚屬首次。記者了解到,我市今年將為全市7.67萬戶(13.5萬人)城鄉低保家庭每戶發放基本生活日用品,包括被褥、電飯鍋、暖瓶等日常生活用品...[詳情]

內容
 
  支持市區新建改造農貿市場15處,其中新建6處、升級改造9處。該項目的實施有助于提升農貿市場建設水平,使市民生活更加便利;在市級生豬定點屠宰企業和350家單位建成運行肉菜流通追溯管理系統,年內全市 (含區市)食品安全定性定量檢測達到60000批次,該項目的實施有助于提高食品安全科學管理水平。

解讀
 

15處農貿市場建設改造投資以市場化運作為主,鑒于農貿市場的公益性,參照上海、杭州等地的做法,按500元/平方米由市財政給予補貼,15處農貿市場約計2245萬元。財政補貼均以政府投資形式參股市場建設或改造。2012年,我市將建設肉菜追溯體系,主要內容包括:全面建成運行追溯終端。重點推進蔬菜流通追溯管理系統建設,分步驟有序在6個節點的350家單位建成運行,實現商品來...[詳情]

內容
 
  在七區和高新區開建公共租賃住房 (含廉租住房)8000套,在七區開建經濟適用住房5000套。

解讀
 

我市將對保障性住房項目繼續開通綠色通道,對項目土地計劃辦理、規劃審批、環評、項目招拍掛、施工許可、竣工驗收等環節優先辦理,力爭今年確定的建設項目于6月底前開建,確保年內竣工保障性住房和“兩改”安置房不少于9000套,配租配售保障性住房不少于9000套。在堅持保障性住房配建制度的基礎上,今年我市還將增加保障性住房集中建設規模,同時,通過收購部分普通商品...[詳情]

內容
 
  新增節能環保型公交車662輛;按照強制報廢更新標準,更新天然氣公交車138輛,該項目的實施有助于擴大市區公交覆蓋面,改善居民乘車環境;對全市特別是農村幼兒園、小學和初中配置600輛專用校車實施政府補貼,該項目的實施有助于解決農村學生上學遠、出行難的問題。

解讀
 

對600輛農村專用校車實施政府補貼更是一件利好事情。自2004年至今,城陽、嶗山、黃島等市郊三區和即墨、萊西等五市政府共投入資金2395萬元,采取政府購買、政府租賃的方式努力解決學生上下學難題,但仍存在著專用校車數量少、各區(市)配置運營校車不平衡等問題。今年實施政府補貼的600輛校車全部運行后,按每車46座,每天運行1.5次計算,將惠及41400名學生。與普通校車...[詳情]

內容
 
  建立公辦幼兒園、鎮中心幼兒園、村集體辦幼兒園生均公用經費財政撥款制度,按照每人每年650的標準給予補助。建立普惠性民辦幼兒園補助制度,對普惠性民辦幼兒園按照每人每年1000的標準給予補助。對五市新建、改擴建(或回購)并達到省定辦園條件標準的鎮(街道)中心和村(社區)幼兒園,通過以獎代補形式給予補助,補助標準平度、萊西每班8萬,即墨、膠州、膠南每班3萬。

解讀
 

撥付學前教育生均公用經費,是保障公辦幼兒園、鎮(街道)中心幼兒園和村(社區)集體辦幼兒園正常運轉的重要保障。我市將于今年建立公辦、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生均財政撥款制度,對五市新建、改擴建公辦幼兒園予以補助,完善學前教育經費支持政策,建立健全以政府投入為主,政府、社會、家庭合理分擔的投入機制。目前,我市正在制定幼兒園生均公用經費財政撥款標準。此前制...[詳情]

內容
 
  對符合國家計劃生育政策生育的,具有我市戶籍的育齡婦女及在我市連續居住并接受居住地計生服務管理1年以上、具有合法穩定的職業和住所(含租賃)的流入育齡婦女,在定點助產機構分娩,給予 500元住院分娩補助。
  我市行政轄區內居民去世后,免除其家屬(機構)在殯儀館的基本殯葬費(遺體接運、冷藏存放1天、火化和骨灰寄存 1年)。

解讀
 

我市行政轄區內居民去世后,免除其家屬(機構)在殯儀館的基本殯葬費(遺體接運、冷藏存放1天、火化和骨灰寄存 1年)。計劃免除的基本殯葬服務的項目包括:普通車輛遺體接運(含車輛消毒、館內遺體搬運)、遺體冷藏存放1天、火化和骨灰寄存。免除基本殯葬費政策惠及的人群:青島市共有殯儀館7處,分別為青島市、城陽區、即墨市、膠州市、膠南市、平度市、萊西市殯儀館...[詳情]

內容
 
  全市新建9處敬老院(社會福利院),每處一般不低于800張床位。規劃建設市盲校新校,項目建筑面積約2.28萬平方米。開工建設市中心聾校綜合樓,項目建筑面積約1.2萬平方米。
  該項目實施有助于提升社會福利養老和特殊教育的質量和水平。

解讀
 

全市將新建9處敬老院(社會福利院),每處不低于800張床位。其中,三區五市各建設一處社會福利院,三區每處建筑面積不低于2.5萬平方米,五市每處建筑面積不低于3萬平方米;改建青島福彩養老院南九水路老年公寓,建筑面積1.2萬平方米,建設床位數400張,專門收住失能、半失能老年人。該項目將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定位,確保養老服務設施建設和服務水平在全省領先,帶動...[詳情]

內容
 
  增政策范圍內住院補償比達到75%以上,門診補償比達到35%以上。全面提高農村重大疾病保障水平,保障病種擴大到 9種,重大疾病新農合住院報銷比例提高到75%。

解讀
 

在籌資的各級財政補助方面,黃島區450元,嶗山區、城陽區為400元,五市均為300元。惠及人口達429.45萬人。繼續完善新農合補償方案。在全市實現補償比例、起付線、封頂線、診療項目、用藥目錄的“五統一”管理;將鎮(街道)衛生院和統一規劃設置的村衛生室一般診療費納入新農合報銷,全市政策范圍內住院費用補償比例達75%,最高支付限額提高到12萬元,門診補償比例達35%...[詳情]

內容
 
  落實就業政策,擴大就業渠道,年內新增城鄉就業25萬人,其中新增城鎮就業15萬人,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就業10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通過舉辦各類招聘會提供就業崗位信息40萬個。全市政策扶持創業1萬人,帶動就業5萬人。對8.82萬名青島籍應屆大中專畢業生發放一次性求職就業補貼每人500元。

解讀
 

統籌做好重點群體就業工作,突出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實施大學生創業引領計劃,深化大學生就業服務,并且給青島籍的8萬多名大中專畢業生每人發放500元的一次性求職補貼。讓大學生創業者比例達到5%左右。此外,強化困難群體就業幫扶工作,通過開展就業援助月等專項活動,使就業困難人員就業率達到85%以上。推進城鄉資源管理一體化,落實促進農民工就業、培訓和返鄉創...[詳情]

內容
 
  新建健身園100處(含示范健身園7處),新建健身路徑600處,對1290處健身路徑進行維護維修,實現城市 8分鐘健身圈。

解讀
 

具體來說,就是在七區各新建一處規格和規模與北仲路青島體育街相當的健身園,并在七區總共新建室內外結合的小型社區健身中心100個、健身路徑600條。完成后,我市“十二五”末實現“城市8分鐘健身圈”的工作目標可提前三年完成。全民健身設施布局將更加合理,功能更加齊全,更加人性化,適合的人群更加廣泛,更多的市民將加入到全民健身的隊伍中來,從而推進我市全民健身...[詳情]

9件實事中,涉及住房保障及環境改善方面的有3件,分別是: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設,開工建設廉租住房203套、公共租賃住房546套、經濟適用住房1053套,實現經適房預售2100套;硬化維修400個居民樓院,建設一處7500平方米游園廣場,提升8條道路綠化檔次;完成老城區8條道路整治,完善東部新區6條道路配套建設,升級改造16座公廁,維修加固5座橋梁。大力提高社會事業水平也是9件實...[詳情]

加大教育教學設施投入,改善辦學條件。主要包括新建中嶗路小學,改建區實驗小學,開辦鄭莊幼兒園、靈川路幼兒園等內容。全區實施社會管理創新試點。在下王埠社區建設社區長照管理中心,在李家上流等5處場所建設社區長照站,在121個社區建立社區居民基本信息數據庫,建成14處社會管理信息調度分中心。實施敬老惠老 “銀齡幸福和諧”工程和群眾文化“四百”工程。建設6處室外...[詳情]

嶗山區將建設青島高新職業學校公共實訓基地,年內完成主體工程;年內完成區中醫院主體工程,建成并啟用麥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在非政府舉辦的基層醫療機構擴面推行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實行零差率銷售,并在一體化衛生室實現新農合門診報銷;實施全民健康教育工程,組建健康教育巡講團,在社區、工地等開展講座100場,在居民活動集中的區域設立10個健康自助檢測點,配備檢測...[詳情]

這10件實事的突出特點是與群眾需求高度契合。如應廣大來往于青黃之間乘客的要求,實施公交優化工程,與市內通行“一卡通”并享受打卡8折優惠;隧道至膠南公交線路可在區內設置站點;購置156輛清潔能源公交車提高乘車舒適度。針對日漸增長的入托和入學需求,在南、北城區各建1所規模為15個班的公辦幼兒園,新建一所鳳凰島中學,購置70輛專用校車。針對區內急救車輛不能滿足...[詳情]

城陽區今年實事重點解決的是民生問題,其中涉及到教育和醫療的分別占四項和三項,比例最大。以教育為例,今年計劃投資9010萬元,建設城陽街道仲村小學、流亭街道趙紅路小學二期等八處小學,并進行河套街道小學設施配套;中小學校舍安全改造項目,共計劃投資6183萬元,完成對23處學校77個單體建筑的加固工程,加固面積11.8萬平方米;學前教育扶持項目計劃投資760萬元,按照...[詳情]

今年即墨市將實施煙青路綜合整治工程,整修鶴山路、大同街、黃河三路等城區道路;實施村村通公交車工程,逐步建立起以城區為中心,鎮公交換乘站為節點,聯結鎮與鎮、鎮到村的一體化公交體系。今年即墨市將配套完善200處中心文化大院和200處中心農家書屋,建設44處標準化公共電子閱覽室,創作5部動漫或戲劇作品,年內組織110場惠民演出。為進一步改善群眾住房條件,該市今年...[詳情]

文化惠民方面,今年該市將投資1750萬元,新建膠東、李哥莊、膠北、馬店、九龍5處綜合文化站和57處公共電子閱覽室;出資150萬元作為“文化下鄉”、莊戶劇團發展及“精品劇(節)目創作”專項資金;為各鎮辦綜合文化站配備1至2名專職人員,幫助各村(社區)配備至少1名專職文化管理員。教育方面,今年該市將新建中小學校舍面積8萬平方米,加固校舍面積2萬平方米,項目估算總...[詳情]

據介紹,今年膠南市在文化、教育、衛生等社會事業和就業與再就業、高齡人員補貼等社會保障方面,以及保障性住房建設、群眾居住配套等迫切需要解決的群眾基本生活方面,均做了重點安排。12件實事涉及21項建設內容,包括為全市80歲以上老年人發放補貼等敬老工程,學生就學條件改善工程,保障性住房建設工程,社區便民就醫工程,文化惠民工程等。該市今年僅在教育、醫療、住房...[詳情]

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設,擬投資7560萬元,開建保障性住房390套、2.52萬平方米。繼續提高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籌資標準和醫療費補償比例,進一步擴大參合農民受益面;開建市福利服務中心,一期工程投資9870萬元,建設1000個床位,其中,900個床位用于供養農村五保老人,100個床位用于殘疾人康復托管。實施居民小區環境提升一期工程,分期分批對建于2000年以前、200戶以上、無房屋維...[詳情]

市民文化中心規劃方案已通過公示,概算投資4.38億元,其中今年投資2億元,上半年即將開工。根據《萊西市村鎮垃圾處理專項規劃》要求,今年萊西將進一步加快鎮垃圾中轉站建設,投資1902萬元建設望城、水集、沽河、開發區四處垃圾中轉站。同時,對各垃圾中轉站配套相應設施設備,包括站前運輸車13臺,清掃車4臺,灑水車4臺,監察車2臺,垃圾箱1500個,數字化監管平臺1套。除...[詳情]

在今年確定的10件政府實事中,市北區將著力改善居民的居住環境:籌建3628套保障性住房和限價商品房,解決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積極推進舊城改造,完成1500戶居民動遷和2870戶居民回遷;翻修翻建伊春路等13條市政道路,維修加固46處危舊陋房,整治22條背街小巷、274處老樓院公廁,對10處開放式居民樓院進行聯片整治和封閉化管理;新增210萬平方米供熱面積,受益居民將達2.5...[詳情]

市南區今年將開建2273套保障性住房,建設完成696套廉租房單體工程;回遷安置燕兒島路等改造項目1000余戶居民。對轄區居民樓院進行綜合整治,對濱海一線和主要道路兩側進行綠化升級,對正陽關路等20條超期服役道路進行養護維修,對10座公廁進行升級改造;加快淘汰高污染黃標車,完成轄區7座加油站的油氣污染治理。在社會事業方面,該區今年將新增2所公辦幼兒園,啟動青島五...[詳情]

主站蜘蛛池模板: 犍为县| 蒙山县| 宜城市| 博罗县| 保康县| 龙川县| 江北区| 商水县| 乐业县| 汝阳县| 永春县| 濉溪县| 正蓝旗| 鹰潭市| 汤原县| 马边| 松桃| 荥阳市| 巨鹿县| 江孜县| 通山县| 茌平县| 明水县| 阿合奇县| 都江堰市| 咸阳市| 兴文县| 镇赉县| 当雄县| 怀宁县| 米易县| 大连市| 佛坪县| 南城县| 仁布县| 凌海市| 兴业县| 广河县| 普陀区| 罗山县| 丽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