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項目內容 在七區和高新區開建公共租賃住房 (含廉租住房)8000套,在七區開建經濟適用住房5000套。 解讀 項目實施后,有助于改善市區低收入家庭的居住條件。
我市將對保障性住房項目繼續開通綠色通道,對項目土地計劃辦理、規劃審批、環評、項目招拍掛、施工許可、竣工驗收等環節優先辦理,力爭今年確定的建設項目于6月底前開建,確保年內竣工保障性住房和“兩改”安置房不少于9000套,配租配售保障性住房不少于9000套。在堅持保障性住房配建制度的基礎上,今年我市還將增加保障性住房集中建設規模,同時,通過收購部分普通商品住房和改建現有房屋等方式,多渠道增加保障性住房房源供應。 在項目規劃布局上,我市將保障性住房重點布局在鐵路沿線、城市主干道、地鐵出入口等交通便利區域,便于居民出行。在工程建設上,嚴格執行有關程序,切實從源頭上保證工程質量安全。在戶型設計上,嚴格控制戶型標準,努力做到“面積不大、功能齊全”。在配套設施上,確保水、電、氣、暖、電話、有線電視等配套設施與商品住房同步到位。 按照“困難優先、輪候排序、公開公平”的原則,我市還將進一步優化保障性住房配租配售,探索實施輪候打分排序制度。同時,加強社會監督,確保保障性住房程序公開、分配公平。(崔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