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癌癥的自我檢查有哪些?
時間:2012-01-03來源:青島健康醫療頻道
臨床所見到的大多數不是早期癌癥。癌癥早期常無特殊癥狀,而一旦狀態明顯則為時已晚。癌癥的早期發現,除了政府的重視,醫務人員進行普查外,還有賴于病人提高警惕,學會自我檢查,自我發現。
必須強調指出,無論早期信號、癥狀中的任何一項,都不是癌癥所專有的。
有了這些項目中的一項或幾項,也并不能說明此人就是患了癌癥。例如,乳腺的血絲蟲性肉芽腫和漿細胞性乳腺炎,就可引起極似乳癌的腫塊和皮膚變化;下肢的慢性潰瘍(俗稱老爛腿)病程長達數年,但并非癌癥;中年婦女常見的子宮內膜增殖癥的陰道霉菌感染,亦可導致月經大出血和白帶增多;食管炎和食管憩室可引起進食時胸骨后悶脹、不適和灼痛等感覺;在引起血痰的原因中,肺結核更為常見;慢性萎縮性胃炎病人常有消化不良及食欲減退等癥狀;潰瘍性結腸炎及腸息肉也可引起便血;鼻息肉和偏頭痛也可引起單側鼻塞及頭痛;在血絲蟲流行區,可因血絲蟲病而引起乳糜血尿,等等。總之,有上述警號或癥狀中的一至幾項,不一定就是患了癌癥。不能把這些征兆看成是確診癌癥的依據。但是,上述的癥狀,又確實可能屬于某些癌癥的早期征兆,如果掉以輕心,往往造成延誤診斷和治療。
(二)自我檢查
除掌握上述癌癥的報警信號外,學會自我檢查方法,更有利于早期發現癌癥。
1、每月一次自行觸摸頸部、腋窩、腹股溝等處,檢查是否有腫大的淋巴結(一般認為,小于花生米大小的淋巴結以屬于正常),腫大淋巴結質地如何,是否固定,有無壓痛。
2、長期咳嗽者應注意咳出的痰中是否有血絲摻雜,咳嗽的時間、胸痛的部位、血量的多少、血絲的顏色等。
3、食欲不振并出現消瘦、上腹痛時,若伴有惡心嘔吐,要觀察嘔吐物中是否帶有黑褐色內容,注意觀察大便是否呈柏油樣或帶血,大便的形狀是否有改變。
4、女性每天或每周觀察白帶是否混有血性分泌物,是否帶有腥臭味。
5、大、小便的習慣有無改變,大便時有無疼痛感、下墜感及糞便的外形有無改變,小便時觀察射程是否縮短,有無白色分泌物,有無血尿,會陰部是否有不適感等。
6、長期原因不明的發熱,應測量體溫,每日4次,早、中、晚、夜間各1次,連續3天,并做記錄,必要時查血常規、血沉等。
7、男性應注意陰莖包皮是否過長,尿道口處是否有潰瘍結節,陰莖冠狀溝是否有易出血的菜花樣腫物。
8、劇烈活動后出現四肢疼痛且活動受限制,應注意四肢關節有無腫脹,皮下是否可觸摸到腫物,若四肢長骨部位出現無痛性腫塊,應及時去醫院骨科就診。
9、隨時注意身體表面各部位的黑痣變化,看看是否在短時間內生長迅速、破潰。
- 腫瘤分類
- 腫瘤的常識
- 為什么人會患癌癥?
- 腫瘤細胞的四大特點
- 癌前病變的皮膚表現
- 食管癌和賁門癌護理與康復
- 腫瘤的預防
- 男性皮膚癌的死亡率高于女性的原
- 每天洗澡次數過多易導致皮膚癌
- 如何預防皮膚癌
- 警惕:胃癌最大的元兇就是食鹽
- 腫瘤的護理
- 癌癥康復期五大注意事項
- 早期發現鼻咽癌的方法
- 乳腺癌術后常見并發癥
- 肝外膽管癌的組織學類型
- 腫瘤的治療
- 治療腫瘤的常見方法
- 夏季來臨癌癥患者要多加注意
- 骨腫瘤的治療存在哪些誤區?
- 癌癥預防小竅門有哪些
- 腫瘤的癥狀
- 骨腫瘤的早期癥狀
- 腫瘤的早期癥狀是什么
- 軟組織腫瘤的早期癥狀有哪些
- 晨起頭痛是腦瘤早期癥狀
- 腫瘤的分類
- 血管網織細胞瘤檢查及診斷
- 血管網織細胞瘤診斷
- 軟骨肉瘤的治療和預后
- 胃間質瘤手術切除后病人的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