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痔瘡的原因
引起痔瘡的原因有:
1、解剖學因素:①、直腸上下動脈和肛門動脈的終末走行都集中在齒線附近,細小的動脈與靜脈直接吻合構成洞狀靜脈,洞狀靜脈肌層發育不好,彈力纖維少,膠原纖維多,容易擴張而形成痔;②、肛門直腸位于軀干最下部,痔上靜脈及其分支無靜脈瓣,血液向上回流比較困難;同時,痔靜脈位于組織疏松的粘膜下層,缺乏堅強的組織支持,容易擴張成團;③、直腸血管在直腸下段不同高度穿過肌層,常受糞便壓迫和腹壓影響,容易阻礙血液的回流。
2、便秘和不正常的排便:長期便秘而排便時間過長;排便時用力過度或長期腹瀉,可使腹壓增高,肛門直腸部充血靜脈曲張;肛門括約肌松弛,甚至使直腸粘膜與肌層分離脫出,肛管隨糞便下移,這種動作反復進行就容易產生痔。
3、感染因素:肛門感染是發生痔的重要因素。肛腺感染侵及痔靜脈叢,引起靜脈周圍炎,靜脈壁失去彈性,容易擴張彎曲。支持和固定肛墊的組織因受炎癥損害,失去其固定效能,可使肛墊下移,引起或加重痔瘡。
4、飲食不節及飲酒食辣:飲食習慣不良,偏食肉類,而蔬菜水果攝取量少;或過食油煎炸炒及辛辣刺激性食物,不僅使肛門直腸血管充血,影響靜脈回流;同時還會導致或加重便秘的發生。乙醇飲料除了能引起痔靜脈充血外,還可以減弱血管壁的抵抗能力,從而導致痔的發生。
5、妊娠與分娩:妊娠是引起腹壓增加的原因之一。懷孕時胎兒壓迫盆腔靜脈,使直腸下部瘀血,引起血管擴張;特別是多次反復妊娠,更會直接阻止血液的回流,致使痔靜脈叢充血。同時由于分娩用力太大,常會使肛門直腸部靜脈、淋巴回流困難而產生痔。
6、遺傳因素:一些學者指出小兒和青年人發生痔與先天性因素有關,存在靜脈壁先天性缺陷,抵抗力降低,不能耐受血管內的壓力,逐漸擴張發生曲張。
7、肛門括約肌松弛無力:年老體虛者常因肛門括約肌松弛而使痔脫垂加重;肛門部手術破壞括約肌的完整結構,可促使痔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