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瘡的確診方法的介紹
時間:2011-12-31來源:青島健康醫療頻道
痔瘡是臨床上常見的直腸肛門疾病,主要見于成年人,其發病率隨著年齡增長而增高。痔瘡的臨床表現是大便時有鮮血,或有腫塊從肛門脫出。根據發生的部位不同,痔瘡有外痔和內痔之分。輕度痔瘡不需要做特殊治療,對人的生命健康也無直接威脅。
怎么才能診斷痔瘡根據病史和肛門物理檢查,肛管直腸指檢和肛門境檢,參照痔的分類作出診斷。
如稍有可疑應進一步檢查,以除外結、直腸、肛管的良、惡性腫瘤及炎性疾病。
大便時看到流血、滴血或者糞便中帶有血液或膿血,多數是由痔瘡引起的;肛裂的出血呈鮮紅色,伴有肛門劇痛。
大便帶血,血色暗紅或大便色黑暗,那是消化道出血所致。排便時有腫物脫出肛門,伴有肛門潮濕或有粘液,多數是由內痔脫出或直腸粘膜脫出;如果肛門有腫塊,疼痛激烈,腫塊標面色暗,呈圓形,可能是患了血栓性外痔。
肛門腫塊伴局部發熱疼痛,是肛周膿腫的癥狀;觸診肛門有條索裝物,并有少量膿液自潰口出,是肛瘺的表現。
痔瘡分類
痔瘡發病原因頗多,久坐、久站、勞累等使人體長時間處于一種固定體位,從而影響血液循環,使盆腔內血流緩慢和腹內臟器充血,引起痔靜脈過度充盈、曲張、隆起、靜脈壁張力下降而引起痔瘡是發病的重要原因之一。若運動不足,腸蠕動減慢,糞便下行遲緩或因習慣性便秘,從而壓迫靜脈,使局部充血和血液回流障礙,引起痔靜脈內壓升高,靜脈壁抵抗力降低,也可導致痔瘡發病率增高。據臨床觀察及統計普查結果分析,不同職業患者中的患病率有顯著差異,臨床上機關干部、汽車司機、售貨員、教師的患病率明顯較高。
如果您的身體健康出現了痔瘡的癥狀,千萬不要耽誤診斷,應及時去正規醫院就醫,以免延誤病情,造成嚴重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