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策”而為,激發消費投資活力
——代表委員聚焦“提振消費、擴大投資”建言獻策
由消費和投資組成的內需,一頭連著經濟發展,一頭連著社會民生,是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
今年是“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政府工作報告圍繞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行穩致遠,重點部署了十個方面的重點工作。其中,“在全方位擴大內需上聚力攻堅求實效”被列為重點工作之首。報告從更大力度激發消費潛能、持續擴大有效益的投資兩個方面部署安排,提出“結合實際,探索形成擴大內需的長效工作機制,服務經濟持續穩定增長”。
如何抓住政策機遇期,把激發消費活力與擴大有效投資結合起來,暢通經濟循環、促進穩定增長,成為今年青島兩會代表委員們關注的熱點話題之一。
2月8日下午,出席市十七屆人大四次會議的黃島代表團的代表們認真審議政府工作報告。
抓住國家政策機遇期
“兩重”(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和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兩新”(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是當前全方位擴大內需、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
2024年,青島抓住國家政策機遇,推動家電、汽車等九大類消費品以舊換新,爭取國家消費品以舊換新資金超過20億元,帶動智能家電、新能源汽車零售額分別增長52.6%、23%,有力激發了消費市場活力。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力擴圍實施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拓展補貼品類,簡化兌付方式。在代表委員們看來,持續積極對接國家戰略,用好國家政策,是下一步青島擴大內需的重要發力點。
“提振消費是今年的‘重頭戲’。青島在全省率先出臺了2025年‘兩新’工作方案,進一步加力擴圍,并于春節前上線了家電、手機等消費品以舊換新補貼,推動更多高質量消費品進入千家萬戶。”市人大代表,市發展改革委黨組書記、主任卞成表示。根據擴圍后的方案,青島在消費品以舊換新領域實施汽車置換更新補貼,家電補貼由8類增至12類;在大規模設備更新領域聚焦“10+1”創新型產業體系綜合施策,降低經營主體設備更新融資成本。
厚實的智能家電產業基礎,為青島加力擴圍實施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提供了產業支撐。“以舊換新政策的擴圍實施,激發了更多有效需求,讓身處供給端的企業更有動力通過創新為消費者提供更豐富、更契合需求的選擇。”市人大代表,青島海爾(膠州)空調器有限公司高級技師、高級工程師王陽陽表示,“作為產品質量的守門員,我們將從嚴守質量標準出發,精益求精用匠心制造產品,把更綠色、更智能、技術新、體驗好的產品和服務提供給消費者,滿足他們對高品質生活的需求。”
2月8日下午,出席市十七屆人大四次會議的萊西代表團的代表們認真審議政府工作報告。
讓政策釋放“乘數效應”,需要政府、制造企業、流通渠道等多方協同發力。
“線下商業企業作為市場經濟的活力源泉,在國家惠民政策中的積極作用不容忽視。進一步促進線下商業企業參與度可以深度激活市場潛能、激發企業創新活力。”市政協委員、青島蘇寧易購商貿有限公司總經理左濤建議,針對城鄉居民的實際消費需求,增加線下消費券的額度,鼓勵居民前往實體店鋪消費;構建數字化結算審計平臺,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和透明度,降低企業運營成本。
市人大代表,利群商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總裁徐瑞澤表示,借助以舊換新品類擴充的國家補貼和消費券精準投放的政策支持,利群將精心打好“以舊換新政策+消費活動”組合拳,通過各零售門店精準發放消費券,線上線下聯動開展促銷活動,加大消費類產品促銷力度,刺激消費需求。
在“新消費”中挖掘“新動能”
首發首店次第“上新”、“文體商旅”融合發力……在青島深入推進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的進程中,主動適應消費趨勢變化,聚焦消費新偏好、新需求,創新業態模式,為城市消費提質擴容拓展了新空間。
圍繞“更大力度激發消費潛能”,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持續開展“樂購青島”促消費系列活動;培育壯大首發經濟,積極擴大時尚消費,繁榮演藝經濟、賽事經濟,豐富數智消費、綠色消費、個性化定制消費等場景。
“作為青島本土大型商貿流通領域的利群集團一直深耕零售主業,線下通過打造網紅打卡點、商場品牌和布局調整等措施,打造多元化、多業態消費購物場景,提高消費者的購物體驗,激發消費活力,增加消費者到店頻次。”徐瑞澤表示,利群正通過加大品牌引進力度,結合年輕一代需求,創新促銷方式,推出年輕人喜歡的特色活動,吸引客流,同時緊抓“文旅+”消費熱潮,致力于為消費者提供沉浸式、互動式的跨場景購物體驗,在提升經營水平的同時也助力文旅發展。
“剛剛開幕的哈爾濱第九屆亞洲冬季運動會,將為冰城帶來新的賽事經濟紅利。”市政協委員、中華全國臺灣同胞聯誼會理事林青建議,要制定相關規劃,積極做好賽事引進培育,促進青島體育消費升級和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林青建議青島重點發展體育競賽表演業,搭建重大賽事申辦運作平臺,積極引進國際高水平體育賽事并長期落戶,扶持本土體育品牌賽事做大做強,力爭形成多項影響力大的品牌賽事;鼓勵各區市舉辦具有區域特色和民族傳統特色的體育競賽表演項目,把草根賽事、村級賽事、小眾項目賽事等發展好,重點發展水上和技巧類運動項目;結合文化時尚創意產業發展,著力打造體育創意文化園區,加快培育和發展體育動漫、電子競技等體育新興產業。
市政協委員,青島雷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董事長路凱林重點關注“數智消費”的深入發展。他建議,將智能監測設備、適老化家具、康復輔具等適老產品納入本地補貼目錄,明確適老產品國補的范圍和標準,確保補貼政策的公平性和透明度,通過多種渠道向老年人及其家屬宣傳適老產品國補政策,提高政策知曉度,并且簡化國補產品的申請手續,方便老年人及其家屬辦理,激活銀發消費市場。
擴大有效益的投資
擴大有效益的投資是提振內需的關鍵。2024年,青島項目投資擴量提質,省市重點項目完成投資2855.4億元,達到年度投資計劃的116%;工業投資、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分別增長15.2%、5.5%;民間投資占全部投資比重達到60.8%,投資結構持續優化調整,有效投資不斷擴大。
政府工作報告聚焦擴大有效益的投資,提出抓好460個省市重點項目建設,完成投資2450億元以上。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是擴大內需的有效途徑與關鍵抓手。政府工作報告提到了濰宿高鐵至青島連接線工程、董家口至五蓮鐵路、董梁高速、青蘭高速(河套至黃島段)改擴建項目、沈海高速改擴建工程、雙山隧道、膠州灣第二隧道、唐山路快速路和8條在建地鐵線路、官路水庫等一批重點基礎設施項目。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建設“提速”,將刷新青島城市面貌,助力進一步擴大有效益的投資。
房地產市場的健康發展對擴大有效投資、促進經濟穩定增長意義重大。報告提出,優化住房領域消費支持舉措,抓好優質地塊供給和“好房子”建設。“‘好房子’對于人民群眾生活意義重大,它不僅是遮風擋雨的居所,更是提升生活品質的基石。”市人大代表、德才裝飾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葉德才建議,從強化質量監管體系、提升綠色環保標準等角度入手,加快推進“好房子”建設,滿足人民群眾對于住房品質的期許。同時,在新建住宅小區規劃中,充分考慮居民生活需求,配套建設教育、醫療、養老、商業等設施,并注重公共空間的打造,如公園、綠地、休閑廣場等,提升居民生活的便利性與舒適度。
春節假期后第二個工作日,市委、市政府召開全市“新春第一會”,吹響了“以高質量項目建設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沖鋒號,釋放出“大抓項目、抓大項目”的鮮明信號。“我們將落實大會精神和政府工作報告要求,把各項發展任務落實到一個個具體項目上。”卞成介紹說,下一步,市發展改革委將圍繞抓項目重點抓好三件事,“一是緊盯省市重點、‘10+1’創新型產業、現代服務業等領域重點項目,優化全生命周期管理和跟蹤服務,加快項目開工建設,積極擴大有效投資。二是搶抓國家政策機遇,開展專項債券“自審自發”試點,同時聚焦‘國家所需、青島所能’,精準推動更多優質項目納入國家‘大盤子’。三是著眼長遠布局,在新一代信息技術、綠色能源等領域,謀劃推進一批利長遠、增后勁的好項目,為高質量發展蓄能。”
“我們還將著力優化項目建設‘軟環境’,會同行政審批等部門建立聯動機制,優化審批流程,統籌土地、資金、能耗等要素保障,全力為項目建設和企業發展提供支撐。”卞成說。(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楊光 周曉峰/文 于滈/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