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年近六十,干練短發,語調有力,充滿激情,每日在上海浦東金橋開發區奔波忙碌。
????她是開發區非公黨建的“拓荒人”。十年間,在她的推動下,開發區從零開始,現已建成170多個非公企業黨支部,覆蓋近400多家企業。
????她舍棄周末休息,帶領著團隊全勤付出,服務著這片27平方公里土地上的6萬多名非公企業員工,是大家交口稱贊的“貼心人”。
????她就是上海金橋經濟技術開發區綜合黨委副書記、工會聯合會主席吳慧芳。
????初次見到吳慧芳,發現她真是個大忙人。從接一個又一個電話,到敲定一個又一個文件,整個上午,她忙得幾乎連喝水的時間都沒有。好不容易得空,能坐下來和我們聊聊的時候,她的同事武鵬英又來詢問她,下周是否有空,因為有些地方想請她去做個報告或者講個課?!澳愀齻冋f最早也要五月上旬了?!闭勂鹱罱陌才牛瑓腔鄯贾毖蕴α?。自從4月15日在上海展覽中心舉辦了先進事跡報告會后,吳慧芳的優秀工作法為更多人熟知,也愈來愈多的人想來取經。而吳慧芳則十分謙虛地說,“這都是大家十多年工作,一起總結出來的經驗”。吳慧芳將這個寶貴的經驗歸納成“五大工作法”,也正是這個“秘密武器”,開創了金橋黨群關系的新局面。(王初)
???有求必應,才能一呼百應
????這是吳慧芳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但這不光光是一個口號?!澳阈睦镉腥罕?,群眾心里才會有你;你把群眾放在心里,群眾才會把你的工作放在心里?!彼越哒\服務工作法,是吳慧芳提出的“五大工作法”中的第一個“法寶”。
????在開發區內,6萬多名非公企業員工來自五湖四海,如何服務好他們是放在吳慧芳和她同事們面前的一個難題。是挑戰,也是機遇。吳慧芳積極走訪企業,聆聽基層員工們的訴求、需求和要求,并及時和企業溝通、反饋。遇到企業有困難員工的,吳慧芳得知后,便聯合企業黨組織、工會以及金橋工會聯合會給予兩級補助,協助他們渡過難關。“有難必幫,才能合力興邦。”正是因為十多年來吳慧芳的傾情付出,做員工的“貼心人”,才獲得了開發區員工們的一致認可。群眾這塊“基石”牢固了,開發區的黨建工作開展起來才愈發順利,綜合黨委的凝聚力也愈來愈強。
????企業贏發展,員工贏利益,社會贏穩定
????外企集聚、產業工人集聚、外來務工人員集聚——這是金橋經濟開發區的現狀。全球化的浪潮下,國際上的一點風吹草動,可能就會在開發區內“掀起漣漪”,企業有時面臨裁員、搬遷甚至關閉。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勞資糾紛的矛盾就日益顯現了出來。這引起了吳慧芳的注意。面對這種情勢,吳慧芳拿出了第二大“法寶”——“勞資雙贏工作法”。
????“在勞資糾紛出現時候,我們必須要做到三點——幫企業、保崗位、促穩定?!奔纫S護企業合理合法經營的權利,也要維護職工的合法利益,還要協助企業健康持續發展和職工的全面發展。
????吳慧芳舉了個例子:某個外企公司,面臨關閉,要清退員工時候,給出的補償標準是一樣的。雖然這符合規范,但是卻不合理,引起了許多工作十幾年的資深員工的不滿。吳慧芳得知這消息后,立刻約見了這個外企的老總,分析了員工們的不同情況,給予了其指導方案,希望企業可以做到“合法、合理、合情”。外企老總認真聽取后很是認可,積極采納了吳慧芳的意見,按工作年份、家庭情況給予員工不同的補償,勞資糾紛最終迎刃而解。
????對于勞資糾紛,吳慧芳還提出了“三不要求”——不出廠區、不發生肢體沖突和不破壞生產設備及“三項機制”——預警機制、協調機制和處置機制。在這十年間,吳慧芳團隊憑借著他們總結出來的勞資雙贏法,成功解決了151起群體性勞資糾紛,收到了企業、員工贈送的37面錦旗。對于那些遵守法律法規且對員工具有人文關懷的企業,金橋工會聯合會授予其“最佳工會合作伙伴”,目前共有英、美、日、德、法等15個國家的77位外資企業董事長、總經理獲得過該稱號。與此同時,每屆評選活動還會評選出為職工切實維權、工會工作成績突出的優秀工會干部和優秀工會干部標兵。
????近7年來吳慧芳的筆記本,記錄著黨群工作的點點滴滴。
????凡事預則立、遇事思則贏、難事攻則破
????隨著金橋經濟開發區的日益發展,難題與挑戰也在日益涌現。如何在沒有黨員、沒有黨支部的企業中發展黨員?如何建立一支有戰斗力的黨群干部隊伍?如何在新形勢下體現黨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這些都是擺在基層黨群工作者吳慧芳面前的難題。于是,針對金橋開發區的特殊情況,第三大“法寶”——“破解難題工作法”應運而生。
????開發區有近千家非公企業,規模以上企業近300家,其中有獨立黨組織的僅95家,25家聯合黨支部覆蓋了372家企業。吳慧芳在對這些企業進行調研后發現,許多企業的技術骨干、優秀員工都還不是黨員,為何不把這些先進生產力的代表吸納進入黨組織,為黨增添優質的“新鮮血液”呢?于是,吳慧芳提出了“百名先進育優發展三年行動計劃”這樣一個發展黨員的機制,將歷年來被評為國家級、市級、新區級非公先進個人、開發區經濟組織的非黨先進個人、開發區非公經濟組織中非黨工會主席、團支部書記、中層以上干部作為入黨優先考慮對象。據了解,經過三年的努力,截止2013年,共有育優對象139名,成功發展109名,其中73%為企業管理者,10%為工會、共青團干部,17%為獲評市、區各類先進人物。
????在成功發展了不少黨員之后,開發區人才的高速流動性,也讓吳慧芳發了愁。如何建立一個“鐵打的營盤”呢?她想出了一個對策——后備干部培養機制。建立基層黨組織干部的管理、儲備與培養機制。每年組織后備干部培訓,提高黨建工作能力,儲備黨建工作力量?,F在174個支部已有201名后備干部,能及時補充干部隊伍的流失。
????在開發區非公黨建工作開展得如火如荼之際,吳慧芳還提出了一個“百項志愿服務三年行動計劃”,讓開發區企業承擔更多社會責任,讓員工走出企業、為社會服務、為人民服務。據統計,2010-2012年共有50多家基層單位申報了101個志愿服務項目,涵蓋生態環保、人文關懷、幫困救助、助企發展等四大方面,參與人數超過25000人。
????吳慧芳時常做簡報,把最新的政策、信息等記錄在案,充分運用到工作中去。
????把職工群眾的幸福感、滿意度作為檢驗工作的尺度
????在日常工作中,也時常會有企業員工上門來尋求幫助,吳慧芳和同事們總是耐心接待,積極幫助他們解決問題。久而久之,吳慧芳發現,企業員工的問題、需求大部分集中在五個方面,她便提出了“關注需求工作法”,即——滿足員工合法權益維護的需求、滿足職工技能提升需求、滿足職工人文關懷,心理疏導需求、滿足職工文化交融需求、滿足職工擇偶成家需求。
????針對以上的幾點,吳慧芳和同事們認真以對,推出了多項措施。建立勞資集體協商機制,有效解決群體性勞資糾紛;建立科技創新、高師帶徒等模式,大幅度切實地提升員工技能及素質;設立金橋開發區職工心理咨詢工作室,開通心理咨詢熱線,培訓黨群干部成為企業心理咨詢師,出版職工心理健康手冊、編輯職工心理健康格言集,讓員工的心理問題及時得到了疏導,穩定了情緒,更好地投入生活、工作之中;建立單身白領數據庫、舉辦燭光晚會等為開發區年輕男女牽線搭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