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區生產總值計劃增長10%以上,城區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0%以上……3月28日,市南區經濟工作會議在八大關小禮堂隆重舉行,市南區委、區人大、區政府 、區政協、區法院、區檢察院的領導 ,市南區各街道辦事處 、區機關各部門、區直各單位、駐區有關單位以及有關企業的負責人共300余人參加了會議。
????對經濟有突出貢獻這些單位受到表彰
????為表彰先進,樹立典型,加快全區經濟建設步伐,市南區委、區政府決定,對2012年度130家促進經濟發展先進單位進行表彰。其中,授予國家開發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青島市分行、青島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等 41家單位“2012年度市南區稅源建設突出貢獻單位 ”稱號;渣打銀行(中國)有限公司青島分行、信達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青島分公司等51家單位“服務經濟發展突出貢獻單位”稱號;湛山街道辦事處等 10家單位“稅源建設先進街道”稱號;八大關街道辦事處等 21家單位“促進經濟項目建設先進單位”稱號、中國人民銀行青島市中心支行等 17家單位“支持經濟發展突出貢獻單位”稱號。
????受表彰的企業中,包含金融服務、航運服務、中介服務、總部企業等高端商務企業,以及科技信息、文化創意、旅游發展等行業領軍企業,還有為市南區稅源建設做出突出貢獻的各大企業,涵蓋了市南區高端服務經濟發展的各大領域。
????9成金融機構在這里軟件發展突飛猛進
????2012年,市南區實現生產總值710.11億元,同比增長11%;區級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01.77億元,增長16.8% ;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66.03億元,同比增長15.5%;固定資產投資156.9億元,增長21.9%。新增韓國釜山銀行青島分行、日本興亞財產保險青島分公司等12家金融機構,總數達150家,占全市的88%。引進第一太平戴維斯青島分公司、安斯泰來制藥(中國)青島分公司等地區性總部或機構22家,駐區市級以上總部企業稅收占全區的比重達45%。新增東南物流有限公司等物流企業102家,全區注冊物流企業達3100家。
????全年接待國內外游客2445萬人次,同比增長9.1% ,實現旅游總收入290億元,同比增長11.9% 。引進11家軟件研發和動漫設計企業,新增工信部認定軟件企業13家,新增登記軟件產品37個,青島(市南)軟件園成為全國首批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示范基地。
????42個大項目完成投資7件商標在山東馳名
????市南區去年引進40家文化企業,全年實現文化產業增加值49.7億元,同比增長29.4%。韓國樂天瑪特開業,全區大型商貿流通企業達到15家 ;新增餐飲企業286家,通過中國文化餐飲示范區復評。全年 42個重點建設項目完成投資額100億元。海航萬邦中心等 4個項目投入使用,中鐵青島中心、華潤中心等項目啟動招商,泛海國際購物中心、遠洋大廈二期等項目主體完工,全區新增高端商務載體80萬平方米,藍海新港城、綠城深藍廣場等項目開工建設。對外開放領域不斷擴展,新批外資項目61個,實際到賬外資1.46億美元,同比增長30.1%。
????內資項目也不甘落后,引進500萬元以上190個,注冊資本61.9億元。完成進出口總額143.9億美元,其中完成出口額68.5億美元。新增服務外包企業23家,全區登記承接服務外包業務企業達86家,離岸服務外包合同執行額1.2億美元,同比增長139.3%。
????加大企業扶持力度,全年安排經濟發展資金1.8億元。挖掘上市資源企業28家,其中9家納入全市重點擬上市企業培育。擴大中小企業服務平臺網絡,全年組織交流活動180余場,累計為企業提供服務事項突破 1萬件次。舉辦金企對接20場,達成融資意向 20億元;21家擔保機構實現擔保額30.6億元,小額貸款公司發放貸款突破2億元,有力支持了中小企業發展。科技創新能力不斷增強,新增高新技術企業6家,創新型企業6家,15個項目獲得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基金立項,成功申報5個國家級實驗室,2家技術研究中心通過省部級認定,7件商標被認定為山東省著名商標。專利申請與授權質量明顯提高,全年專利授權量達到898件。
????■新年新目標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10%
????2013年,市南區力爭全區生產總值增長10%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2%以上,區級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增長15%以上,城區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0%以上。
????一是突出重點產業發展 ,著力打造高端服務業聚集區。全年引進各類金融機構及金融類企業10家以上,推進青島灣廣場項目戰略規劃。編制旅游產業發展規劃,突出發展度假休閑、海上旅游、文化旅游、郵輪等業態,開發養生游等旅游線路,創建1處3A級景區,培育齊魯文化創意產業園等3個文化產業園區,力爭引進25家文化企業。新增高新技術企業3家,市級企業技術中心2家,專利授權量突破900件,軟件技工貿收入實現144億元。推進藍色經濟發展,重點扶持10個藍色經濟項目。支持商貿流通、餐飲娛樂等生活服務業加快發展,引進國際國內名店名牌,推動現有商業街區提檔升級,鼓勵發展養老、家政、物業等民生服務業。加快物聯網、電子商務平臺等項目的研發應用,實施以智慧社區、智慧健康等為重點的信息化建設。
????二是抓好高端載體建設,大力強化招商引資力度。擬實施區級重點項目58個,總投資1162億元,年度計劃完成投資120億元。中鐵青島中心、泛海國際購物中心等項目計劃年內竣工,促進海天大酒店重建、海信廣場二期等項目開工,加快綠城深藍廣場、華潤中心等高端經濟發展載體建設,推進中苑海上廣場等戰略儲備項目。辦好第九屆中國總部經濟高層論壇,爭取引進10家以上區域性企業總部。全年引進內資55億元、實際利用外資1.6億美元,新增稅收過億元樓宇2座。
????三是優化經濟發展環境,努力提高為企服務水平。投入可用財力的10%,鼓勵引導優質企業入駐和發展壯大。深入實施中小企業成長工程,對百家成長型優勢企業實施“直通車”服務和動態管理。拓寬中小企業融資渠道,年內為區域企業提供融資突破180億元。建立高新技術企業培育梯隊,搭建科技融資平臺、科技服務公共信息網絡平臺。加快發展品牌經濟,爭創10個以上馳(著)名商標及省市名牌產品(服務)。強化人才支撐作用,健全完善各類人才引進扶持政策,重點培育引進一批高層次創新科研團隊和領軍人才。加大稅源普查工作力度,促進財政收入穩步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