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訊 獲得國家級技術轉移服務示范機構稱號的可獲一次性補助100萬元;經認定的綜合類技術合同服務機構最高可獲100萬元補助。日前,市科技局聯合市財政局出臺政策,為我市科技成果轉化進行“補血”。
????據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青島市科學技術局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技術轉移專項補助資金實施細則(試行)》(以下簡稱《細則》)從技術轉移機構、市場、技術經濟人、技術成果轉化項目四方面,詳細規定補助的額度和方法。
????其中,對經認定并通過上一年度考核評估的市級以上技術轉移服務機構,給予20萬-50萬元不等的補助;獲得國家級示范機構稱號的給予一次性補助100萬元。
????根據年度技術合同成交額,針對經認定的高校和科研機構技術合同服務機構,給予20萬-50萬元不等的補助;對經認定的綜合類技術合同服務機構,給予30萬-100萬元不等的補助。
????鼓勵行業服務機構對技術經紀人開展業務培訓和技術經濟職業資格考試,根據其相關投入給予最高不超過80萬元的補助。
????凡是經過技術合同登記后的成果轉化項目,根據合同金額給予20萬-50萬元不等的研發經費補助 (財政資金支持的不重復補助)。
????這位負責人表示,《細則》中所稱的科技中介機構是指參與企業研發中心建設,開展技術轉移、科技咨詢、技術評估、技術經紀、科技培訓和專利代理等專業化科技服務的中介機構。外地科技中介機構在青設立法人機構或分支機構從事技術轉移工作,享受本地技術轉移服務機構同等待遇。補助資金采取后補助支持方式實施。
????據悉,科技成果轉化技術轉移體系是我市創新體系建設中的薄弱環節,缺乏良好的體制、機制和政策環境,成為提高我市技術創新能力的重大障礙。《細則》的出臺是我市完善技術轉移市場體系建設的第一步,今后我市還將通過地方立法等措施,進一步發揮政府、大學、科研機構、中介機構和企業等各方面的作用,搭建以企業技術創新需求為導向、以商業化市場交易為機制、以中介服務機構為支撐的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體系。(記者 趙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