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報訊 牛羊、禽類定點屠宰管理,食品生產企業建立“紅黑”名單,食用油、酒類等8大行業重點監控……昨天上午,記者從全市食品安全工作會議上獲悉,今年我市將主要采取七大舉措,保證市民“舌尖上的安全”。副市長黃龍華表示,今年島城將加快研究制定水產品溯源管理方案,對食品企業一把手每年強制脫產培訓,年內全面建成覆蓋社區農村的食品安全監管網絡。
最新公布的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中,將組建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
【七大舉措】
黑工廠黑作坊黑窩點零容忍
今年,全市將采取七大主要措施,保證廣大市民的舌尖安全:
嚴厲查處“假冒偽劣”
今年,我市將進一步深化“食安青島”整治行動,始終保持嚴打高壓態勢,圍繞農村地區、城鄉結合部、中小學校及周邊、小作坊小攤販小市場以及食品初加工集中點等重點區域和領域,從生產、流通、消費的各個環節入手,強力整治,嚴厲查處“違禁超限”、“假冒偽劣”等侵犯消費者利益的違法行為,堅決取締制售有毒有害食品的“黑工廠”、“黑作坊”和“黑窩點”。對涉及食品安全的違法違規問題,堅持“零容忍”原則,發現一起查處一起,涉嫌犯罪的要確保刑事責任追究到位,讓不法生產經營者付出高昂的代價。
監管網絡覆蓋社區農村
食品安全重難點都在基層,去年我市在城陽區試點建立了網絡監管辦法,初步形成了市、區市、街道和社區、農村四級管理體系。今年,全市將全面落實食品安全監管的網格化管理。市政府專門下發了實施方案,相關部門和單位要充實和加強專兼職相結合的基層監管力量,完善工作運行和考核管理機制。今年上半年,各區、市要建立一批示范街道(鎮)和示范社區、村莊,抓好整體工作的推進。年底前,市政府將組織達標驗收,爭取年內全面建成覆蓋社區農村的食品安全監管網絡,實現常態長效規范的運行。
全市快速檢測90萬批次
為保證食品安全檢驗檢測工作,今年全市計劃完成定性定量檢測6萬批次,快速檢測90萬批次,各單位要加大重點區域、重點場所、重點品種、重點項目的抽檢力度,力爭實現品種、區域全覆蓋。檢測形式上,今年我市將通過服務外包的方式,聘請第三方檢測機構進行監測。撫順路蔬菜批發市場等在內的重點市場,要實行駐檢制度,流通市場則應實行派駐巡檢制度。與此同時,我市今年還要加快“智能食安”電子監管平臺的推廣應用,把食品行業基礎信息、檢驗檢測結果、現場巡查記錄等全面納入電子監管信息平臺,年內要在各個區、市全面落地運行,提高信息共享水平和科技監管能力。
牛羊禽類定點屠宰
今年我市要在完善現有肉菜流通追溯系統的同時,擴大范圍和品種,爭取覆蓋所有大宗食品品種,形成全市統一的食品安全追溯體系。今年上半年,在參照豬肉市場監管模式的基礎上,有條件區市將開展牛羊、禽類定點屠宰管理試點,對外地入青的牛羊、禽肉實行查驗備案制度,并納入追溯管理體系建設計劃。與此同時,我市正在加快制定水產品溯源管理方案,在目前基礎上把水產品納入溯源管理范疇。此外,還要積極拓展生鮮農產品的質量安全追溯系統,推行農產品標識準出和生產檔案信息化管理等措施,努力打造從種植養殖源頭到消費終端的全過程追溯體系。
“紅黑”名單每季度公示
島城今年要突出乳制品、食用油、酒類、肉類、食品添加劑、保健食品、農業投入品、包裝材料等8類重點行業,圍繞各個方面健全企業內部安全管理制度,落實產品召回、不合格食品無害化處理等措施。企業“一把手”每年必須接受不少于40小時的脫產培訓,培訓覆蓋率要達到100%。年內在全市培育一批優秀食品生產經營企業和放心品牌,帶動提升全市食品行業的誠信自律水平。與此同時,市政府出臺了《關于實施食品安全 “紅名單”、“黑名單”管理制度的意見》,每季度將向社會公布一次,年內全面建成全市統一的食品行業誠信信息平臺,推動食品安全信用結果與行業準入、融資信貸、稅收等掛鉤。
食安知識知曉率達八成
在全社會廣泛開展食品安全科普宣傳,繼續深入開展“問計食安”主題活動,動員社會各方力量積極參與食品安全工作。普及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規和科普知識,積極推動食品安全教育進入課堂,努力使公眾對于食品安全基本知識的知曉率達到80%以上,中小學生達到85%以上。
食安納入領導考核體系
“食品安全綜合評價指標”將納入全市科學發展考核體系,把考核結果作為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綜合考評的重要內容。對因責任不落實發生重大食品安全問題的,要按照上級有關規定,嚴肅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加大區市這一級檢驗檢測和技術裝備的投入力度,為基層監管人員配備現場快速檢測裝備。推動《青島市食品安全條例》立法工作,加強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和輿情監測引導,開展多種形式的應急演練,提高風險防范和應急處置能力。
上一篇:青島公務員報名27崗位未“破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