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2月6日電(房產頻道張玉璽)臨近年末收官,開發商紛紛加大推盤、促銷力度。北京樓市上周迎來推盤小高峰,共有11個住宅項目獲批上市;此外,樓盤推出的各種促銷手段,也吸引了不少購房者的目光。隨著銷售業績的上漲,萬科等標桿房企資金回籠,在大力推盤的同時,年末開始沖刺拿地補倉。
樓市迎來推盤小高峰 各種促銷博人眼球
根據機構的監測統計,上周(11.26—12.2)北京有11個住宅項目獲批上市,共有5683套住宅批準銷售,批準面積高達552763.46平米,為“十一黃金周”過后的最高峰。其中,12月1—2日兩天,就有10個樓盤取得了商品房預售證,而整個11月份也才只有15個樓盤取證。
在北京樓市迎來推盤小高峰的同時,各種促銷也博得了不少購房者的眼球。“超大面積贈送”、“買房送10年物業費”、“開盤認購一萬抵10萬”等優惠措施成為商家宣傳的噱頭,也讓一些還在猶豫的購房者心動。
12月1日,記者在京投萬科新里程的開盤現場,發現銷售人員再三強調道,“有購房預期的,要抓緊時間,過了開盤頭兩天,再來就要多交三萬塊錢”;一對情侶來到售樓處還不到2個小時,便匆匆決定簽約。
開發商“高調促銷”的同時,記者發現多個樓盤卻在“低調漲價”。根據騰訊房產的統計顯示,上周剛獲得預售證的路勁?世界城每平米的價格比11月初的報價高出2500元,而上周新開項目觀巢的開盤價比11初的報價每平米分別更是高出8000元。
對于開發商的“高調促銷、低調漲價”,業內人士分析認為,由于受到年底“翹尾”因素的影響,今年樓市出現了罕見的“金十一”現象,開放商年底沖業績的動力十足;但是羊毛出在羊身,開發商不會白白將各類優惠送給購房者,建議購房者應該結合自身的實際需求慎重選擇樓盤。
標桿房企資金回籠 年末開始沖刺拿地
由于前期的“以價換量”策略奏效,萬科等標桿房企今年的銷售業績大漲,并紛紛在土地市場上嶄露頭角。根據最新的報道顯示,萬科前11個月的銷售金額達到1271﹒5億元,僅11月份的銷售額就高達171.3億元。此外,萬科在11月后半月中累計拿地38.2萬平米,涉及位于南京和青島的4個價值10.29億元的地塊。
就連此前一度曝出資金問題的綠城地產,近期也在土地市場上十分活躍。僅在11月后半月中,就以29.7億元拿下了位于蚌埠、上海和寧波的3個地塊。有媒體對此認為,綠城有必要深入地反躬自省,別“好了瘡疤忘了痛”。而綠城有關人士則稱,拿地決不會冒進,會量力而行。
與注重普通住宅的萬科和注重高端住宅的綠城不同,從事商業地產的萬達則重點專攻一線城市。近期,萬達分別以15.53億和24.66億的價格,成功拿到了位于北京的通州北苑商務區西區地塊和通州北苑地塊。中投聯達董事長楊少鋒在接受中新網房產頻道采訪時表示,在目前樓市調控的政策背景下,政府推出商業地塊沒有太大的壓力和風險。
針對標桿房企年末的沖刺拿地,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大型房企今年銷售業績上升,資金得到回籠的同時,增加了其拿地的動力,年內補庫存的意愿上升;此外,年底地方政府推地進入加速階段,尤其是部分優質地塊入市,開發商認準了拿地時機,促使土地市場不斷升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