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改一周至少損失7萬元
記者了解到,除了島城機動車檢測站已經進入買方市場以外,還有一點就是市車管所連續推出重拳來監管檢測站,這也是檢測站為什么如履薄冰的原因。
去年,市車管所投資120多萬元建成智能審驗系統,不但大大提高了審車的效率,還杜絕了車輛檢測過程中的人為因素。今年以來,市車管所檢驗科推出了檢測站每月排名制度,每月的末三名要根據情況及時整改。“車管所的民警會不定期不定點地到檢測站督查,現場抽檢檢驗檔案,一旦發現有問題,當月的排名就要受到影響。”記者了解到,就在11月份,我市就有3家檢測站因為審驗不規范被責令內部整改,限期一周整改完畢。“檢測站要是被整改一個周,就意味著你至少要損失7萬元。”市區一家檢測站的負責人說。
“以前,你到檢測站會發現有審車黃牛,現在你再去看看,基本上絕跡了。哪一個檢測站也不敢去冒這個險,一旦發現有審車黃牛,會第一時間驅離。”一檢測站的負責人說。
年底排名方便市民審車
“我們確實每個月安排民警督查考評全市檢測站,發現有問題的檢測站就要登記在案,每月考核排名。”市車管所檢驗科科長曹云生告訴記者,市車管所主要從檢測站的服務、秩序、機動車檢查項目、數據上傳等方面考核。除了每個月考評外,今年年底還將對25家檢測站實行年終大排名,更好地給市民審車提供標尺。
曹云生介紹說,為了方便市民審車,市車管所已經推出了跨區審驗車輛措施,除了中型以上載貨和載客汽車、專項作業車、掛車、危化品運輸車、校車、出租車等車輛仍需屬地化管理外,藍牌車都可在25個檢測站審驗。為方便市區車主年審車輛,部分檢測站周六上午照常上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