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多年前,青島就在全市推行過垃圾分類試點,但分類試點在實施幾個月后宣告“夭折”。2011年1月1日起,青島在市內四區的小區、農貿市場 、學校等單位選定了16個點進行試點垃圾分類,卻仍舊是舉步維艱。究竟是什么原因讓垃圾分類難以進行下去?連日來,記者進行了深入采訪。
????我們下樓時經常隨手帶著家里的垃圾,下樓后將其扔到垃圾桶里。這些垃圾都去了哪?一些有回收利用價值的垃圾是否被合理利用了?記者從垃圾產生的源頭一路追到垃圾填埋廠,揭開生活垃圾的“回收之旅”。
????居民 哪個桶開著蓋往哪個桶扔
????11月27日上午,寧夏路田家花園小區的王先生在搬家,家里不要的瓶瓶罐罐、破布廢紙等,裝了滿滿三大方便袋。“就這點東西,賣不了幾塊錢,還得跟收破爛的討價還價 。”王先生說著順手拎著幾袋垃圾下樓 ,門口有兩個垃圾桶,顏色都一樣,王先生手一甩就將三個垃圾袋一起扔進了其中一個垃圾桶。兩個垃圾桶里的垃圾非常雜亂,有塑料袋、菜葉等不可回收的,也有一些礦泉水瓶、玻璃杯等可回收的垃圾。
????當天下午,先后有兩個拾荒人員來到王先生所在的小區,將王先生丟掉的一些水瓶、紙殼等可以賣錢的東西挑走。王先生裝垃圾的袋子被翻來翻去,很快就破了。
????王先生所扔的垃圾是全市所有生活垃圾的一個縮影。11月27日,記者走訪島城多個小區發現,絕大多數居民習慣把所有垃圾裝一個袋里,哪個垃圾桶開著就扔進哪個,很少有人觀察垃圾桶上的標識。
????環衛 一股腦全倒進垃圾車
????11月27日晚上7時左右,一輛垃圾清運車停在了小區門口,兩個環衛工人將盛有王先生家垃圾的垃圾桶放在垃圾車上,車輛自動將桶內的垃圾倒進車廂內。垃圾清運車滿了以后,很快被運到垃圾轉運站。
????市南清潔環衛總公司孫副經理告訴記者,在經過居民自分、拾荒人員撿拾、環衛工人挑揀后,大部分可以賣錢的廢棄物已經被挑走了,“但居民家里的廚余垃圾和普通垃圾仍然混在一起,運到轉運站以后,需要經過壓縮處理,將里面的水分壓縮出來,然后送往市里的轉運站。”
????中轉 打包壓縮仍無分類
????各區的垃圾車從轉運站出來之后,運到位于環灣路樓山河污水處理廠西側的垃圾中轉站。
????11月28日上午,記者在轉運車間看到,從市區來的垃圾運輸車從地上一層進入卸料大廳后,準確地停在一個泊位內,直接將垃圾倒進放置在泊位的處理罐里,隨后一個移動的大錘迅速將垃圾在處理罐內夯實、壓縮,因壓縮而產生的滲濾液則通過管道流走。等到罐內的垃圾基本滿了或達到設定的重量值后,就有運輸車停在地下一層的裝載大廳,將該罐拉走。
????據該車間主任黃磊介紹,該中心垃圾處理技術從荷蘭引進,通過計算機中央自動控制、全程密閉、自動壓縮、生物除臭、粉塵自動收集處置等五大技術,垃圾從“走進來”到“走出去”幾乎全部自動封閉運行,見不到垃圾,聞不到氣味,產生不了污染,但同時也無法實現垃圾分類。
????終點 深埋、發電、變肥料
????從垃圾中轉站出來的車輛向北走,最終來到位于城陽區河套街道小澗西村北側,這里有垃圾填埋廠、生化處理廠、垃圾焚燒廠,這也是目前島城處理垃圾的最終三種方式。今年7月以前,島城絕大部分的生活垃圾都在填埋廠進行了填埋,一少部分進入生化處理廠變成生化肥料。今年7月份垃圾焚燒發電廠投入使用后,用于焚燒的垃圾量逐漸增加,目前最高時可占到全部總量的三分之二。
????11月28日上午,記者來到小澗西垃圾填埋廠,這片填埋地位于小澗西村外圍的一片農地里,四周是麥地,填埋地比麥地高出十多米,遠看去像是一片大土堆,土堆上蓋著綠色的類似塑料布的覆蓋物,看不見下面是垃圾。
????順著運輸垃圾的大卡車所走的路上去,在“大土堆”的一角才露出一片垃圾來,面積不算大,只見一輛運輸垃圾的卡車將垃圾卸下以后,推土機將垃圾推平,之后再用壓實機將碾壓。期間,工作人員會向上灑藥品以便除臭和驅蠅。
????“這片填埋地總共有四層,每層十米高,現在已經埋到第三層了。”小澗西處置廠高副廠長向記者介紹說,最底層鋪有導滲裝置,防止垃圾產生的滲濾液滲入地下污染土地和地下水;此外,在垃圾堆內也鋪有采氣和導滲裝置,“將垃圾所產生的沼氣和滲濾液導出來,把沼氣送到沼氣廠生產甲烷等產品,滲濾液則處理成中水。”
????填埋的垃圾有廢紙 、塑料、菜葉、布料等,也有部分鐵器等金屬,這些垃圾可否在填埋之前進行分類呢?高副廠長表示:“送到這里的大部分都是生活垃圾,肯定有一部分是可回收利用的,但到了我們這全都是垃圾,都是一個下場:填埋。”他表示,填埋時沒有再分類的技術,在成本和時間上也不允許。
????生化廠 變肥料最好 可惜量少
????在這些環節中,能夠進行垃圾分類的,只有在生化處理廠了。該廠位于填埋廠和焚燒廠的旁邊,這個廠一天只能處理150噸左右的垃圾量,與市內日產3000噸的垃圾量相比,只占了極少一部分。記者28日上午到該廠進行了探訪。
????該廠處理垃圾時,偏好農貿市場所產生的垃圾,因為這部分垃圾有機物含量高。垃圾從垃圾中轉站送到廠區后,先倒進一個地坑內,隨后通過傳輸帶傳送進一個勻料機內,在輸送帶兩側,有專門的工人將塑料瓶、棉被、木板等可回收的大件垃圾挑選出來。垃圾進入勻料機后,成塊的垃圾被打碎,直徑小于8厘米的垃圾篩選出來,通過傳輸帶送進發酵車間,在此過程中 ,有專門的工人操作吸鐵石設備將部分含鐵質的可回收垃圾分出。
????在發酵車間,垃圾經過28天的發酵后初步形成了肥料,但里面仍存在小塊已經粉碎的塑料等對土質有害的物品。處理的下一步是將已經發酵的垃圾通過“吹風”等方式,將塑料吹出來,最終所剩余的就是生物有機肥了,而其他廢棄物被送到了填埋廠。
????記者了解到,垃圾發酵時間大約需要一個月左右,因此垃圾的處理過程耗時較長。該廠的發酵車間非常刺鼻,進去一會兒記者身上就全是臭味了,而環衛工人們卻常年在這種環境下工作。“這種臭味對還會熏眼。”該廠設備科王科長表示,雖然該廠的日處理垃圾量很小,但所產生的有機肥料很有用,并且實現了對垃圾的有效分類。
????生化處理廠可以分選回收塑料、金屬,還能利用微生物技術生產有機肥料和其他生物產品,那為何不能擴大規模,讓更多的垃圾進行生化處理呢?該廠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這是因為一方面投資較大,另一方面可化為生物肥料的部分只占垃圾總量的一小部分。“大約占10%左右,剩余的90%仍舊是填埋了。”該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生化處理廠所處理的產品主要用于城市園林綠化,尚未在市場上進行推廣,這也是不擴大生產的一個原因。(記者 黃英帥)
上一篇:青島金烏賊將重回餐桌可止血抗癌